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读题能力的策略
2020-07-17张冠华
张冠华
【摘 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文本理解能力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在处理数学习题时,很容易因为错误的读题方式影响解题效果。本文将结合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讨论熟读题目内容、分清题干主次、抓住问题重点、设置提问环节等读题能力的培养策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有效参考。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教学;读题能力
小学是孩子养成数学思维逻辑与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提高重视,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学生解题的准确率,同时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习惯,使其在阅读题目时能够快速理清题干内容,并对问题展开正确的思考,从而减少因审题马虎而出现的错误。
一、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基本上每次考试都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审题不严谨而丢分,在拿到题目后,直接凭借自己的解题习惯或第一印象展开计算,没有深入阅读题目的核心要求,导致计算结果与题目要求大相径庭。但是在讲题的时候,教师仔细读完题目后,有一部分孩子能够立刻发现自己错在哪里,并快速做出正确的解答。由此可见,低年级课程内容往往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基础知识时并不会遇到过多的障碍,“粗心大意”成为制约其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更加细心就可以了,但是从个人能力分析来看,审题模糊代表着学生读题能力与深度思考能力比较薄弱。读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信息处理、内容分析等多项学习内容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激发思维逻辑,使其逐渐养成正确的读题意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1.熟读题目内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往往比较少,所以其在处理数学题目时,经常会粗略地看一遍题目上的数字就立刻开始动笔计算,甚至都没有找到题目发问的内容,仅仅是凭借着平时练习的“经验”去处理问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能够带给孩子们思考,而思考则可以刺激智力的开发。”想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应该强调题目阅读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规则,在练习单一的乘法习题或除法习题时都能够准确地得到答案。但是将两种运算规则同时设置在一道题目中时,很多学生就开始理解模糊,不能准确判断题目的要求到底是求积数还是求商数。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能很好地将文字内容与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起来,所以对题目中提到的数字无法很好地理解。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读题时不能“懒”,对于一些内容比较复杂的文本型的题目,可以出声阅读,并在题目中标记出关键词,例如:一年级共20人,二年级共25人,体育课的时候两个班级要一起玩游戏,每组五个人,一共可以分成几个小组?首先,学生应标记出两个数字,然后画出“一起”“一共分为几个小组”等词句,理解题目是要求先求和,再求商。通过画关键词的方式,能够逐渐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并锻炼其遇到题目后的快速读题能力。
2.分清题干主次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仍处于形成阶段,因此教师更需要注重习惯的养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本身比较少,所以很多数学题都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学生在观察图像信息时,很容易颠倒主次,例如:过度观察与题目本身无关的信息。这时教师需要矫正这种错误的审题习惯,帮助学生分析出题目信息的主次。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中,以数学化的思想去读题、解题。很多时候,应用题中的大量文字都是与题目本身没有关系的背景介绍,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整理出例题中的框架,考虑以下几点问题:已知条件;需要解决的问题;参与计算的数字有哪些。养成这种提炼题干的习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养成。
3.抓住问题重点
学生如果学会抓住问题中的重点,能够快速理清解题要求,数学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基本概念的考查词语,例如:比××多(少、快、慢)、超出××多少。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重点词语,使问题更加简单化。另外,教师也要更新作业内容的设置,以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时,关注的都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应用结果,检查其是否能够经过运算得到正确数值。但是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过程的考查,这也导致学生对说理型作业处理不认真,阅读能力较弱。例如:如果一道习题以填空的方式出现,学生往往只会关注最终结果,但是对于如何得到结果的过程就比较忽视,很有可能是猜的、蒙的。从根本上来看,这种作业布置无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更加注重学生对思考过程的考查,增加应用题的比重,让学生通过自主得到答案,提高数学读题、解题的能力。
4.设置提问环节
一般小学生年龄阶段为6-12岁,这一时期孩子身心仍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低学段学生往往对课堂的配合度比较弱,对理论性知识的接受度比较低。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師需要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问是学生进行思考的直观体现,因为对知识有思考才会提出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桎梏过深,在课堂上过于强调权威性与纪律性,导致师生关系变得紧张,学生不敢或羞于提出问题。对此,教师应改变自身教学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课堂上多设置提问的任务,学生可以从回答问题逐渐发展到自己提出问题,从而与课堂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图片、视频、影音资料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小组之间相互提问并总结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用更多主动的态度去理解问题,并在思考中找到答案。
综上所述,很多小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很容易会出现审题不严密的现象,最终解题的结果错误,影响整体数学成绩。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对这种问题的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读题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进入高年级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焦欢欢.让儿童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9(1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