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020-07-17江孟德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图形教学空间观念培养

江孟德

【摘 要】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建立学生对于空间立体架构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具备一定的空间立体思维对于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基于图形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应当把握图形教学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空间观念;培养

一般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体系中,图形教学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生在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图形是比较抽象的,如果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很难理解那些抽象的知识。现如今,大多数教师还按照之前的教学模式,直接教授给学生一些抽象的规律和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对于新时代的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当结合图形的具体结构来解读那些抽象难懂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提升学生空间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文科教学来说,数学更具备这个学科所特有的抽象性。其中,图形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部分,老师应当运用不同的图形变化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现在很多小学数学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仅仅是枯燥地教学,阻碍了学生对于图形变化的理解。一方面,现如今大多数的小学数学老师并不重视图形教学,并没有看到图形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有的教师认为空间思维能力会伴随学生逐渐成长而形成,老师的教授并不重要,给予的关注度就比较少。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对图形教学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规律,并没有从空间的角度帮助学生来理解抽象难懂的知识。另一方面,在进行图形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而言,他们对于图形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教师应当使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就目前而言,老师在进行图形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并不强,学生也没有参与到整个图形的设计和改造过程,并不能切实地感受图形的变化规律。所以,老师在今后的课堂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图形教学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空间立体能力。

二、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相关措施

目前,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任务任重道远,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结合具体的图形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能力。

1.引导学生认识图画,感受图形的变化

一般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应当从最基本的认识图形开始。小学生对于图形的理解是比较直观的,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不够,老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认识较难的立体图形。事实上,很多图形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认识,只是放到课本上就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建立现实生活与抽象图形的联系。一方面,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些平面图形,再把这些平面图形组合起来看看会变成什么样子。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对于图形的认识,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同时,老师可以结合美术绘画的方式,让学生画出一些简单的图形,在绘画过程中了解图形的基本形态。另一方面,老师应当带领学生总结一些相似图形之间的差异。例如,老师让同学们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可能会有一些同学画成长方形,这时老师就要给学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不同,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同学们去识别,不是学生进一步去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属性。这一过程有利于让学生认识不同图形之间细微的差别,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简易图形的深刻理解。

2.联系现实生活,建立空间观念

从根本上来说,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可以加强课本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让学生对知识感到一些熟悉感。一方面,老师可以拿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拿着物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物体,和课本上的图形进行对照,运用课本上相关的规律对物品进行讲解,慢慢地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特征。此外,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玩积木,用积木搭成不同的形状,让学生迅速理解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都喜欢的互动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架构想象。另一方面,在学习图形时,老师也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学习。例如,教師在教授圆形的时候,老师可以拿汽车的轮子模型给学生看,同时可以放一些视频告诉同学们哪些是圆形。在具体的案例中,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

3.引导学生实践,在动手中深化空间观念

一般来说,对小学数学的图形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理解图形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剪纸。老师可以在课本内容规定的图形中,让学生带卡纸和剪刀自己动手制作。同时,为了让学生对图形教学产生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对图形进行涂色。对于一些好看的剪纸,可以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另一方面,除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可以实际操作以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合图形的制作。比如说,老师可以让几个小朋友成一组,让同学们互相合作制作立体图形。老师可以让学生用正方形粘成一个正方体,根据自己制作的图形来看看数学上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这样一来,老师在教授长方体的时候,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学习正方体拆开是什么样子。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新时代数学教育的要求,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能力,教师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汤志荣.浅析小学数学空间观念教学实践[J].名师在线,2019,No.98(25):23-24.

[2]蓝玉文.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以人教版“面积的认识”教学为例[J].教育文汇,2019,No.296(08):44-45.

[3]林莉莉.数字化背景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探究[J].新智慧,2019(18):14.

猜你喜欢

图形教学空间观念培养
例谈小学数学图形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
例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实践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低年级图形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