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三芎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2020-07-17张佳敏范秀风
张佳敏,范秀风
(1.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2. 西安市第五医院,西安 710000)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类病症[1]。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受累同时出现,所以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状况[2]。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常将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检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方法[3]。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病因病机多认为是痰瘀互结,主要为年老体虚、精气不足、不得充养四肢百脉,导致痰浊、瘀血内阻[4],治疗以化痰行瘀、益气补血为主。本研究观察七味三芎汤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且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证实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经过筛选共有120例患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45~72岁之间,平均年龄(66±12.04)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6.5±1.3)年。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在47~74岁之间,平均年龄(64±12.10)岁;病程5~13年,平均病程(6.6±1.4)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5]制定。测量颈动脉分叉处近端1 cm的中层内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定义为:局限性斑块回声结构突出管腔,且IMT≥1.3 mm。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制定。血瘀证主症:胸前区刺痛,位置固定,夜间尤甚;次症:心悸、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舌脉:舌质淡暗或紫,舌下脉络迂曲,脉象涩或结代。
1.3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颈动脉斑块形成判定标准及中医辨证属血瘀证者;年龄 45~74 岁之间;能配合相关检查,依从性良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出现他汀类药物过敏及毒副反应而不能耐受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者,如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近期有活动性出血者,如消化道溃疡、咯血、痔疮等,严重创伤或有重大手术史者;依从性差、病历资料不全且无法判断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瑞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 mg×7s/盒) 口服1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服药基础上加用七味三芎汤。方药组成:三七粉、川芎、生地、白芍、当归、檀香、丹参(按1∶3∶4∶3∶2∶5∶10比例)水煎浓缩而成,每日1剂,分2次温服。2组疗程均为12周,各入选患者所具有的基础疾病仍给予原方案治疗。
2.2 观察指标
经彩色多普勒对颈总动脉远端、颈内动脉近端、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当IMT≥1.3 mm并向血管腔内凸出,则可确定为斑块形成[7];血脂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后空腹12 h晨起抽取肘静脉血,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炎症因子如高敏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均观察安全性指标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和血压等。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表1示,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各项指标、hs-CRP水平比较
表2示,2组患者治疗后IMT、斑块面积、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MT、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4 讨论
大量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相同的生理病理基础,都是由动脉粥样硬化逐步发展所致。
表2 2组颈动脉各项指标、hs-CRP比较
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脂功能,还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状态,并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8]。
中医学认为,痰浊、瘀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并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9]。痰瘀互结凝聚于血脉之中,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这种痰瘀凝聚之结块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0]。正如《丹溪心法》所云:“痰挟瘀血,遂成窠囊”[11];《素问·痹论篇》曰:“痹在于脉,血凝而不流。[12]” 七味三芎汤具有活血化瘀、益气补血之功效。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具有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和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经多年研究发现,七味三芎汤具有抗炎、降脂和稳定斑块等功效[10]。川芎所含川芎嗪靶向作用于内皮细胞,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始动环节,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3]。丹参酮ⅡA是丹参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多项研究表明[14-15],丹参酮ⅡA能通过参与对抗血管壁局部反复的炎症反应,调控内皮细胞凋亡及纠正血脂代谢紊乱,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李晶洁[17]等观察发现,三七粉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治疗颈动脉斑块有显著作用,可明显减少颈部斑块,预防斑块的生成。有研究证实,三七总皂苷具有体内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和显著的体外抗炎、抗氧化作用[17];当归的主要成分为当归挥发油,其能抑制颈动脉平滑肌收缩,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血脂水平[18-19];白芍的主要成分白芍总苷可以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0]。且白芍总苷能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硬化的病变程度,降低TC、LDL-C和TG的水平,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21]。
本研究应用七味三芎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经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均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稳定斑块,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所用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急慢性毒理试验研究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由于本研究纳入病例相对较少,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例特点等均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及更规范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