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区块链技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若干思考

2020-07-16漆文洪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风控区块链小微企业

漆文洪

摘要:区块链技术天然具有分布式记账、数据隐私安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多重特性,有助于解决传统风控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成本高的痛点难点。本文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领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绝好场景,也是金融科技精准赋能小微企业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区块链;小微企业;风控

在我国小微企业贡献的GDP占总量的60%,税收占总量的50%,城镇就业岗位占80%,特别是在当下国家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在稳就业、保市场主体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在经济转型升级新动能形成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凸显。通过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小微企业本身生命周期比较短暂,抵质押担保欠缺,逆向选择风险及道德风险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很多商业银行都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区块链技术天然具有分布式记账、数据隐私安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多重特性,创建了人与数据之间的信任机制,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贷款中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产业变革及技术革新中,将区块链技术运用进去,作用重大。区块链的发展方向是脱虚向实、赋能实体、改善民生以及取得产业优势。由此,区块链技术已经站到了国家高度。面对区块链技术,商业银行应提高认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主动作为,加快探索“区块链+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为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逆周期机制、打通货币政策传导堵点发挥积极作用。

一、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风控管理的痛点难点

2015年,梅兰妮·斯万在《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前言中这样描述了区块链产生的意义:我们可能正面对一场革命的晨曦。2016年国家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对区块链的定义是,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区块链不但包含了加密货币等一些公有链,还包含了商业社会问题解决等一些联盟链。练本领本质是分布式的账本,能够利用账本的共享来更好的进行业务的协同。通过区块链能够将市场的资产情况以及交易情况更好的记录下来,提高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数据存储、共享、真实性、成本以及追溯方面的问题,恰好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助于降低贷款风险。

小微企业最大的成本是信用风险成本。按照通常的风控逻辑,大企业授信靠风险计量手段和授信经验,微贷授信靠大数法则和群体识别。小企业“高不成,低不就”,两种风控逻辑都无法运用。在现实实践中,小微企业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信息、必要的抵押物以及长期持续经营的信用积累,按传统对公授信逻辑审查财务报表等信息作用有限。近年来,银行机构通过看“三品三表”优化信用评审机制等方式不断改进小微金融服务,但这还不足以从风险计量技术上医治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痼疾。因此,必须从改变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出发,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特点,充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将数字化技术嵌入贷款流程环节,建立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真正提高识别小微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能力。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利用数学方法进行各方信任关系的建立,不需要通过第三方建立信任关系,能够很好地降低信任关系建立成本。区块链的信息高度透明和难以篡改特点表明:个人或组织若存在负面信息,将给其带来巨大成本。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小微企业风控管理,将有助于破解小微企业因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融资难的本质问题。

二、区块链模式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适配性

通过分析当前技术可以发现,区块链进行价值转移的时候,性能方面还存在一定争议,因为区块链本身便是点对点数据共享的网络,在数据的共享和存证上分歧比较少。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区块链的五大作用包括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这些作用与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质效的要求高度契合。区块链技术应用被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方认可的最大公约数,在公有链(类似比特币这样的公开网络、任何人无需身份验证即可随时加入或退出)、私有链(限于企业或组织内部使用)和联盟链(多个机构联合创建、需要身份验证的半公开“受控”系统)几大模式中,金融对安全的需求比较特殊,“受控”形态的联盟链能够很好地降低风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服法律部门和监管者,也是最有可能先落地的区块链模式。

目前,区块链在商业银行中已有不少试验用例和小规模应用。在贸易金融领域,多家银行联盟的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于2018年12月29日上线,成员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平安银行、汇丰银行(中国)等共同发起银行。其中,中国建设银行建立的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自2018年4月上线以来,已吸引多家机构参与,交易金额累计达数千亿元,是业界交易规模最大的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中信银行2017年加入国内信用证传输系统(BCLC)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链接多个买方行和卖方行的联盟链,链上主体通过相互授信建立头寸管理和轧差机制。通过联盟链,信用证信息可以在链上实现安全、快速、可追溯的传递,具备以下优势:快速,处理速度接近准实时;可信,行间自动代理,不需要额外互信关系;实时结算,链上实时结算各行同业授信额;双链架构,同时处理信息与头寸信息。由此可见,在多方协作平台中,区块链非常的适用,进行新通用开放平台构建的时候,可以将其作为首选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给贸易融资的更好进行提供一个良好的架构,能够改变以往仅仅依靠人工,业务效率比较低下,融资的时候成本较高,虚假融资及重复融资的问题,优势比较独特。

在“供应链+小微企业融资”模式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不可篡改特性,围绕核心企业及其所在的供应链,将核心企业与一级供应商形成的应收账款转化为智能账单,并为供应链上一到多级供应商提供可拆分、可流转、可贴现的债权融资,打破传统供应链金融应付款只能为一级供应商融资局限,为整个供应链体系提供融资支持,使小微企业获得增信渠道,能够惠及整个线上企业。银行与核心企业之间搭建联盟链,给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使用,利用区块链多方签名、不可篡改的特点,使得债权转让得到多方共识,可以解决部分信用欺诈问题,银行也能以较低成本拓展链上除核心企业的其他所有企业。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可以减少企业贷款总量,降低融資成本;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降低融资额度;减少核心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供应链可追溯,增强对供应商体系的管理。由此可见,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信息透明、不可篡改特性构建的供应链模式,可以达到核心企业、小微企业和银行的三赢局面。

三、区块链技术为金融科技精准赋能小微企业提供新路径

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形成了较大冲击,小微企业首当其冲,而现金流不足、资金周转不畅又是诸多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通过分析三分之二的小微企业本身资金维持能力比较差,低于两个月,其中30%左右的小微企业认为难以维持一个月。真正帮助众多小微企业度过疫情带来的多重考验,不仅是稳就业、保市场主体的需要,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对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提供适度金融政策支持,及时对疫情冲击影响企业进行“输血”,可有效激发实体经济主体活力并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同时,在贷款展期和续贷临时性措施安排方面,又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的困难和经营失败两种情况进行区分,避免出现企业搭便车的情况出现,降低道德风险出现的概率。综合考量,要解决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商业银行必须首先解决融资获客难和风控难这两大核心问题。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有可能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颠覆性技术:一是重构信用机制。能够提高征信效率,成为继血亲信用、贵金属信用、央行纸币信用之后的第四种信用;二是应用范围广泛。从证券交易、结算、清算、身份识别到电子合同,再到虚拟货币,金融领域所有的交易、产品和服务都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三是实现共享金融。区块链上的数据量大,整个系统的计算能力强、处理速度快,绝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极低的成本就能获得所需的数据,且网络中的节点是平等的,各种信息能更高效、更低成本地流转,从而实现信息和价值的共享。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控制环节,可以使得静态的风控管理转为贷前审核、贷中监控和贷后管理全动态实时管理。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商业应该应该及时转变思路,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业务创新中去,突破小微企业融资瓶颈。

总之,面对“后疫情时代”,商业银行势必将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完善金融科技在银行各类业务中的应用场景。区块链从底层解决了数据的确权、定价、流通、价值交换、利益分配的问题,从而使得信息系统工具化、公共化和共享化,让数字资产成为未来社会最大的财富。在信息技术发展中,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能够转变以往的商业模式,推动社会经济转型更好的进行,对经济产生更大推动力,也必将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新空间。

猜你喜欢

风控区块链小微企业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论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控制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