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07-14李茜茜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

李茜茜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根本途径。将教学纳入到学生的知识构建与实践中,实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更为明显的系统性。本文对“教学做合一”这一思想展开探讨。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234-02

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相连接,教师在教学中坚持“教学做合一”思想,有利于把握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并且据此判断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研究得更为细致,能够促成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学习生活化教育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更多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做出规定。生活化学习仅仅是一个较为泛化的概念,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应用“教学做合一”思想,能够将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其中每一个部分都会受到其他部分的影响。如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对学生语言应用行为的预先判断,在教学中规划相应的语文教学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水平,制订适当的教学策略[1]。

学生的语文水平与教师的教学相关,同时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更是离不开日常的生活。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生活中的语言环境对学生汉语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不能够忽视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生活为学生的汉语应用提供了一个广阔、丰富的语言学习课堂。为了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课堂所学知识开展语言实践。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根据生活化的场景进行情境设置

在教学初期,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应用并非局限在课堂中,学生要根据实际体验,对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感受,并且完成语言知识的内化,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做出带有个人特点的内容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寻找一种“若合一契”的感受。文学作品是浓缩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学生对课文的情感进行感受,就会认识到语言的具体应用情境。

如在《桂花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桂花的形象、气味。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种回忆,教师可以带上干桂花,结合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桂花盛开的景象。如果有条件,教师也可以购买桂花糖给学生品尝。通过教师在课堂中构建的情境,学生就会对桂花形成更为具体的认识。然后再阅读课文内容,学生就会与作者产生更多的共鸣,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教学做合一”的关键是教师要制订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的实践。情境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感受的生成与加深[2]。

(二)应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口语实践

在接受了一定的外界信息之后,学生能体会到一定的情感,能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开展相关的语言实践。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践需求,设置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3]。

如《桂花雨》一课所在的单元,都是描述自然界景象、事物的文章,单元的引言是“一花一鸟总关情”。除了用课本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体验之外,教师可以扩充课外的阅读材料,结合地方的特色植物、动物等,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事物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与体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诗歌,用一定的课堂时间举行小型的诗朗诵活动,这种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体会,认识到汉语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语言中的魅力。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中,也有表达自身经历以及感受的愿望。教师要制订适当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为了给每个学生构建一个适当的表达平台,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在小组中,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定的表达时间。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让学生对自己经历过的,与动物、植物等自然事物有关的事件进行叙述,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一名学生曾经饲养过金鱼,由于金鱼得病死去,学生感到悲伤,同时也认为金鱼被局限在小小的鱼缸中,是不自由的,此后决定不继续饲养金鱼。这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能够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成长、社交以及心理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应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就可以有效应用前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实践[4]。

如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文章的结构进行总结,并且让学生用口语来叙述文章的内容,根据课文的文章构架,开展写作的实践。这种方式能使学生提前准备好所要应用的文章写作素材,同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划分。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应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能使教师教学、学生接受知识和应用语文实践形成一个整体,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帮助教师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给予更多的重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用合适的方式,注重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同步,提升學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与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晶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8).

[2]陈琳.教学做合一,让课堂精彩生花——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28).

[3]许立浩.“教学做合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6(96).

[4]张媛.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6(5).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