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及效果提升探析

2020-07-14赵文博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现状课堂教学

【摘 要】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提升能力的主要阵地,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本文对目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意见建议,旨在提升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现状;效果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06-03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四个回归。”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提出:“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改革传统教学形

态,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

一、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高校创新发展的大环境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目前高教研究的重点命题。高等学校充当着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重要角色,要严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阐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注重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积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教学和学习氛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当前,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采用传统的知识讲授方式,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遵循教学成果导向、落实先进教学理念不够重视,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素养方面存在短板,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纪律涣散、教学效果不佳及师生沟通不畅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通过调研分析,高校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部分课程使用的教材十年甚至几十年不更替,教材内容和授课教案常年不更新,无法紧跟时代步伐,使新科研成果未能融入授课内容。教学内容没有与鲜活的实例相结合,存在一定宣教现象,课程感染力不高,学生抬头率不高,无法让学生动情,让知识入脑入心。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内容、题型相对单一,学生考试前临时突击应付现象较为严重。

(二)教学纪律涣散

教学纪律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晰的目标,心理上厌学;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面对一些较为晦涩深奥的大学课程,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有的学生自律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课余时间无所事事,不是在宿舍睡觉、闲聊,就是上网玩游戏,对教师布置的预习、复习及自学内容置之不理,课前没有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就只能做个旁观者。特别是在大班授课时,课堂教学秩序不尽如人意,学生基本都不愿意坐在教室前排,课堂纪律意识不强。上课时玩手机、交头接耳、睡觉等行为屡见不鲜,导致课堂上学生主体“缺位”,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2]。

(三)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佳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最为常见,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将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给更多的学生。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一是传统灌输法让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容易形成懒惰思维,缺乏自主学习、探索前进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顺利完成课程讲授,对于学生实际的知识接受程度难以把握;三是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这种教学方法难以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此外,受到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师采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等教学方式难度很大,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师生沟通不畅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思想沟通、引发共鸣的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的影响,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受到了极大限制。

一是师生分校区生活,而交流互动主要以教室为载体,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授课任务结束后,因教师离开,师生间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学校对此还未建立有效机制。

二是一些教师在授课期间没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过多关注如何完成授课任务,仅仅聚焦单方面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影响了沟通的有效性。

三是规定的课时、紧凑的教学任务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减少,课堂氛围沉闷、缺乏生机,学生与教师进行积极交流的主动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导致师生之间情感的淡漠。

(五)学生评教结果推动教师改进教学的作用发挥不足

大部分高校不但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有的还作为教师晋升职称、教改项目评审的重要条件。这种简单的学生评教结果反馈机制不仅没有发挥提升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反而诱发了教师消极懈怠的教学心理,甚至出现了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评教成绩而刻意降低课程要求来迎合学生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学生评教的问题设置没有考虑专业特色与学科差别,各专业评教问题设置类似;其次是大多数评教命题均采用选择题,会出现学生不认真思考随便作答的情况,导致学生答题的准确性难以掌控,结果往往是平时教学标准高、要求严的教师评教结果不佳;最后是学校有关部门对学生评教结果的深入分析不足,仅仅着眼将评教分数反馈给教师,不注重对评教结果客观性和准确性的科学把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真正问題得不到有效反馈,教师后续整改缺乏明确指导,整改落实工作效果不佳。

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是要优化课程内容。优先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行业规划教材,做好教材统一审查、统一使用。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不断将新科研成果加入教材或者授课内容,将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新成果和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扎实推进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切实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大课程建设研讨力度,营造课程团队潜心教学的氛围。积极探索实施过程考核和非标准答案等灵活性考核方式,改革过去单一的考核模式、题型,营造良好教风、学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教学效果[3]。

二是要加强纪律教育。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工作规范和课堂教学规范,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面对自制力差、自主探索学习能力低的大学生,教师不仅要充当知识探索的领航者,还要严抓课堂教学工作秩序。学校及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群体特征、个体特征及理论、实践、实训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完善教学工作管理规范和课堂教学规范,最大程度发挥规范的约束作用。在课程开始之初,任课教师就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规范的内容及设立规范的必要性,促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自觉遵守规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建立稳定的课堂秩序。

三是要合理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工作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结果为导向,持续推动教学质量提升,这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要义。特别是要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激發学生内在学习需求。高校要在教学方法研究上下功夫,要在改进传统灌输式讲授法的基础上,坚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综合运用翻转课堂、幕课、微课和混合式教学等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开阔学生视野。整合线上、线下优质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局面。

四是要创新课堂教学技术。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是评价一个大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两个重要标准。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而且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高校要不断开拓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师生双方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切实把师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一方面,高校教师要运用现代化教学视听工具,制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课件或视频,以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容量、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丰富课堂授课内涵,矢志破解教学难点,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 如电子白板、交互平板等) 在课堂上的重要辅助作用,利用学生对先进设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明晰教学任务目标,解决教学难点,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五是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高校教学评估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教师评教工作的指导,促使教师根据各个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目标及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适时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真正做到以评促改。要注重改进并完善现有的评教体系,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设置评教问题。评教问题的设置要做到科学合理,重点向主观题转移,减少选择题数量,避免出现学生随意答题导致评教过程失效、数据失实的现象。对于学生在评教中所反映的问题,高校教务等相关部门要在总结分析典型问题的基础上,督促教师在后续教学工作中积极改进。同时,教师要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自我评价能力,在整理分析教学评价反馈信息和进行真实、客观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推行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新模式,不断增强教学改革力度,让课程“优”起来;提升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让教师“强”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忙”起来;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课堂教学秩序,让管理“严”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效果“实”起来,才能构建系统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万明,李云飞.高校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审视及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33).

[2]王超,任婉秋.当前我国高校大班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8(2).

[3]徐晓文.高校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创新思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4).

【作者简介】

赵文博(1981~),男,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西安石油大学教务处,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现状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