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对话式教学 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趣味性

2020-07-14刘利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趣味性语文教学

【摘 要】在語文教学过程中,对话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逻辑思维、使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等意义深远。本文将对中职语文对话式教学的意义进行介绍,并提出通过对话式教学提升语文教学趣味性的主要思路,以期提升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和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中职;语文教学;趣味性;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031-02

对话式教学的基础便是师生间的平等性,其核心为教学问题,属于促进师生和谐相处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对话式教学已经在各大校园中得到了广泛普及且效果良好。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此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挖掘学生潜能,更能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对话式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教学质量

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感受力,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情绪,打破以往单向的知识灌输模式,使课堂更加和谐、民主,让学生主动从多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并在质疑、探讨中提升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1]。

(二)符合新课标要求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同时也是教育创造者和研究者,更是课堂教学的开发者、构建者。因此,教师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致力于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保师生间保持平等的关系,提升交流互动的有效性。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符的,属于一种师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

(三)满足当代学生本质需求

在新时期,学生要成为教学主体,就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学习水平。而对话式教学的全面落实便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

二、实施对话式教学,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趣味性的主要思路

(一)及时转变传统观念

对话式教学的实施基础是民主以及师生间的人格平等。教师若想顺利实施对话式教学,应在师生之间创设出一个自由、安全的互动氛围,从而让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富有个性和差异且满载爱心的交流场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以引导者、辅助者、组织者、参与者以及学习者的身份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以便让学生能够主动将自身观点表达出来,敢于对他人发言进行补充,把心中的想法、疑问等倾诉给同学和教师,保持舒畅的心情开展对话。如此才能使中职学生敢于发言,使其思维更加活跃,最终拉近师生、生生间的心灵距离。以《故都的秋》一课为例,此文感情充沛,属于抒情类散文,然而因为其写作背景久远,学生很难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情感。因此,教师若想在课堂中营造和谐的对话环境,使学生敢于说话,应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提问,如“同学们在秋季来临之时会有什么感受?而自古以来的文人们又会描写出怎样的秋景?”教师提出这种较为开放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充分拓展思维,表达内心的想法。从古至今我国有关秋天景物的诗词歌赋和文章数量极多,其中包括诸多经典名作。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有关名人名作的图片、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文章充满求知欲和兴趣。

(二)通过话题引导对话

每一次有效对话都应当拥有相应的话题,话题是对话开展的媒介。师生在围绕话题展开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话的不断深入,用对话逐渐引出新问题。另外,有效对话还可以成为拉近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设置有效话题,有助于使课堂教学出现思维碰撞,即教师、学生、文本间的不断碰撞。设置有效的话题可以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夯实基础,而无意义的话题则会导致教学失去意义。

语文教学中的话题主要包括:

(1)拓展性话题。在完成初步教学目标后,帮助学生进一步对思维进行拓展,同时引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一类话题。

(2)探究性话题。激发师生深度探索欲的一类对话式话题。

(3)争论性话题。让师生关注不同观点,并且展开激烈探讨的一类对话式话题。

(4)引导性话题。引导学生逐渐对问题加以解决的一类铺垫话题。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设计的话题应该能间接或者直接地将当堂课程的主题体现出来,因此设置的问题、话题需要有价值、有意义。与此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按照文本内容的主要特征,从不同角度设置话题,让学生能够在不断感悟、体验的过程中紧紧围绕相应话题进行对话、开展合作,从而分享自己的观点。如在讲解《荷花淀》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对话话题:①文中对话描写;②夫妻间的夜话;③全文景物描写;④文章优美的语言;⑤文章的补叙;⑥文中妇女群像;⑦水生夫妻对爱情的看法;⑧文章中的人情美。这种全新的话题设置方式,能够让师生一同感受文中的感情,并且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多层面体验文章的美。

(三)提升生生间对话质量

生生间的对话属于对话式教学开展的重要方式之一[2]。在传统语文课堂中,一般仅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少会有生生之间的对话。然而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可知,生生间的对话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极为重要,其与当前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是相符的。教师应该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合作理念。因此,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对话题加以明确,更应让学生敢于交流,鼓励学生将自身观点勇敢地表达出来。如在一场关于中职学生辍学打工情况的辩论赛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以“先赚钱”还是“先上学”为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学生也会为了胜利努力寻找资料、做准备。开展这种活动除了使课堂氛围更活跃,更锻炼了中职学生合作、写作、表达等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塑造了学生的三观。

总体而言,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属于主动参与者,学生和教师间的对话、交流应具备平等的特点。同时在对话阶段,生生、师生间可以通过积极的交流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并且学生也能从对话中认清自我、丰富知识,提升主观能动性,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最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蓓.建构对话教学激发课堂活力[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9(4).

[2]宋献华.搞好中职校语文趣味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祖国,2017(13).

【作者简介】

刘利(1977~),男,安徽宿州人,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对话式教学趣味性语文教学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试论分组学习下思维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对话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应用
对话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