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

2020-07-14吴福海

天津教育·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性课堂教学

吴福海

【摘  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历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任务,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自新课程改革到来之后,要求教师打造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改变自身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历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传统的历史课堂太过枯燥乏味,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并没有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技巧与学习方法,没有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忽视了师生之间的配合互动。因此,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采用更加有效的模式。

一、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是不允许学生发问的,以免打断教师的教学思路,害怕影响课堂秩序。但是要想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質量,就必须要活跃教学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做笔记,必须要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勇于表达自身想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新课标下,教师必须要营造出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对话,创建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的角色只是引领着学生展开更好的学习,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让学生大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善于发现问题,学生应该积极勇敢地提出疑惑,敢于创造假设,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

二、传授学生学习技巧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历史教师在传递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顺应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不能再用以往的学习方法,不能只是简单地记录笔记。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对学生展开分组,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找寻答案,让他们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深刻。

对于一些有着明显分歧的事件,可以让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将观点相同的学生设为一组,比如拿破仑战争、洋务运动等事件,都可以有着不同的见解与看法,从而让学生展开分组辩论,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总之,创新教学技巧与学习技巧,能让课堂变得丰富多样,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对于高中的学习而言,教师、学生的任务都比较沉重,他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知识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采用的方式都是填鸭式教学,很多学生只是记住了历史知识,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是片面地理解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仅限于记忆姓名和出生年月,并没有完全地掌握其知识。因此,在新课标下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展开更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置身在历史事件中,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进行情景体验,增强学生的领悟力。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历史事件,从而拥有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拥有更多自身的感悟与想法,从而主动地吸收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从而也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四、将教学目标理顺

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时,必须要深入研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并且将自身的课时目标告知给学生。

比如在学习“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时,需要有机地整合历史知识点、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为学生做好导向工作,激励学生展开评价机制,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将教材的基本内容充分掌握,并且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课程目标,弄清楚“一国两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阐述祖国完全实现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然后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让学生弄清楚本节课的学习主线,明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第二,需要拓展课程资源,教师在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述历史知识,还需要拓展课程资源,全面渗透历史知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延伸课程资源,使历史课程资源得到拓展。

五、重视历史细节

历史往往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但是由于高中历史教材的限制,只能将这些丰富的历史进行高度凝练、深度概括。在历史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无法将当时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呈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就必须要让学生感受清晰的历史细节,让课堂变得生动具体,在讲述历史人物时,必须要为学生提供更加鲜活的历史细节,让学生全方位地感知与领悟,使课堂氛围得以激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述香港回归中英谈判经过时,可以将以下细节添加进去,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作风泼辣,被人们称为“铁娘子”,但是当我国出现“钢汉”邓小平之后,铁终究比不上钢,铁娘子被融化掉,败下阵来,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的会谈结束之后,就进了人民大会堂,竟然摔了一跤。当教师以这种方式讲述历史细节时,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根据实践表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运用科学合理的历史细节,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让知识变得有趣,避免枯燥乏味的状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重难点,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的质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六、推进课堂导入

增加新课导入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置新颖有趣的开头,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新课导入这一环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这一导入工作。

比如在学习《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用媒体将《七子之歌》播放出来,要对学生展开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七子分别是指哪几个地方吗?让学生踊跃回答: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这7个地方。

此时教师再提出,你们知道这七子最后回来了吗?同学们都知道台湾并没有回归,因此教师又可以展开自然的过渡,台湾一直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人文因素,导致了分离,这就是现在所存在的台湾问题。并且建国以来,台湾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完成统一大业的使命就交给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就需要努力学习,不负使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可以很快地进入学习的氛围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要想改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就必须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传授学生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将教学目标理顺、重视历史细节、推进课堂导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尼玛扎西.探究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实效性[J].学周刊,2013(12).

[2]朱月娥.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成才之路,2014(35).

[3]邵莺飞.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7(3).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有效性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