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2020-07-14冯琳燕赵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精神障碍精神疾病

冯琳燕 赵燕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了医院工作场所的暴力行为,即医护人员在疾病诊疗、住院护理过程中受到患者、家属的威胁、辱骂以及攻击, 从而威胁医护人员的幸福、安全、健康[1]。精神病尤其是狂躁型精神病患者,具有行动迅速、易冲动、危害性大、攻击性强以及控制难度较大等特点。精神科护士接触其时间最长、机会最多, 受到攻击伤害的风险较高[2]。有报道显示,精神病护士受到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是其他科室的5~10倍,如何正确防范攻击行为已成为精神科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问题[3]。为此,本研究选取80例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攻击护士行为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2~71岁,平均(44.01±7.33)岁。纳入标准:均符合ICD-10《国际疾病分类的诊断标准》[4]等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病情严重,家属同意入院治疗;住院时间>7 d。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其他严重疾病;患病前严重暴力倾向;年龄<18岁。

1.2 方法 护士遭受暴力攻击分级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Fottvell[5]3级分类法:1级为无明显躯体伤害,包括拍打、轻踹等;2级为轻度躯体受伤,包括拉头发、拳打脚踢、皮肤青紫、嘴咬等;3级为躯体严重伤害,如眼充血、被咬、打伤出血、牙齿与头发脱落等。通过询问责任护士的方式进行统计,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精神疾病类型:包括酒精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其他;攻击行为史:有、无;性别:男、女;年龄:<60岁,≥60岁。病程:<2年、≥2年;住院次数:1次、≥2次;婚姻:已婚、未婚;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及本科、研究生及以上。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0统计学软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危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情况 80例精神疾病患者中38例对护士发生过攻击行为,发生率47.5%。共44起,包括殴打29起,咬伤10起,其他5起。

2.1 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疾病类型为酒精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有攻击行为史,是精神科护士遭受攻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尽管在不同地区护士遭受攻击行为的报道数据有所差异,但护士遭受患者或家属攻击行为的预防是职业防护的重要部分,尤其是病情更为复杂的精神护理领域[6-7]。观察中发现,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行为对精神科护士身心均造成伤害,影响其职业功能,严重者甚至引发创伤后应激、焦虑、抑郁等症状,因此针对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职业防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

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有酒精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男性、有攻击行为史等,因此应针对疾病种类、性别以及有无攻击行为史等进行针对性职业防护[9]。其中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并伴随着强烈的攻击行为以及兴奋性,或出现幻觉及妄想症状,部分患者长期饮酒导致大脑额叶功能失调,表现出反社会性人格,因此其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较高[10]。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复杂,包括思维、情感、意识行为、认知障碍等,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表现出幻觉、迫害妄想等,在日常护理时患者可能觉得自身安全受到威胁而出现攻击行为[11]。调查性别发现,男性患者发生攻击行为风险明显高于女性,原因可能是女性性格相对男性更温柔,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患者,面对年轻护士时可能因其母性思想而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12]。男性患者本身精神症状较强烈,其身体、力量更大,更易发生攻击行为[13]。精神病患者在发生攻击行为后,往往不会受到惩罚而加深记忆,导致攻击行为的再次发生,这正是有攻击行为史的患者再次攻击护士风险更高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对于酒精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进行单独管理,严禁其携带、私藏危险物品;对于不寻常安静、坐立不安、态度凶恶、烦躁等攻击行为先兆进行早期识别[14];保持安全距离、采取防护措施的同时需加强药物或心理干预,包括增加打扑克、下棋、看电视等娱乐活动。对男性患者施护时可派男护士,还可适当增加护士数量,责任护士负责拉近医患关系,增加交流沟通,降低其戒备心理以减少攻击行为。对于有过攻击行为的患者需要加强防护,妥善管理、检查危险物品,减少不良刺激,同时可增加趣味活动、加强健康教育,降低再次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15]。 当发生冲突时,护理人员要保持机智、冷静,用温和、亲切的语调劝说患者,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 及时制止其冲动行为。待其安静后,再进行各项护理,避免遭受攻击。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包括酒精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男性、攻击行为史等,应制订相应措施及预防教育培训,提高护士防范技巧,规范患者日常行为,以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率。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精神障碍精神疾病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