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脾护心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血管神经症临床疗效观察
2020-07-14刘玲戴小华
刘玲,戴小华
(1.安徽中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安徽 合肥;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0 引言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可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其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多发于20-50 岁的中青年,女性居多,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目前该病西医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因素、精神压力及情绪失常有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精神压力剧增,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然发展成为心内科常见病。目前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主要以改变症状为主,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焦虑、抗抑郁以及营养植物神经等药物,近几年临床护理同时注意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结合。但由于心理医疗的不足及患者认知差异,存在不良反应及停药反复的现象,临床疗效不满意[1]。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对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有一定疗效,并且副作用小。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与心神失养,肝脾失调有关[2],治疗当调补肝脾,安神宁心。因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调脾护心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血管神经症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01 月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心内科门诊经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确诊为心血管神经症心脾两虚型的病人60 例,随机分为2 组,其中,观察组30 例,男性12 例,女性18 例,年龄22-55 岁,平均(38.5±5.0) 岁,病程0.2-8 年,平均(4.1±0.15) 年;对照组30 例,男性14 例,女性16 例,年龄20-60 岁,平均(40.0±5.2) 岁,病程0.5-8年,平均(4.2±0.1)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第9 版西医≤内科学≥[3],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悸、呼吸困难(胸闷、呼吸不畅)、心前区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失眠、多梦、焦虑、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多汗、尿频等),并且心电图及超声等检查除外器质性心脏病。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4]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并结合我科对该病心脾两虚型的诊疗,主证:心悸、气短、胸闷,胸痛;次证:失眠、纳差、头晕、多梦、乏力、焦虑,舌质淡有齿痕或暗淡,苔薄白或腻,脉细弱无力。符合主证1 项或次证2 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内科学和中医内科学关于心血管神经症及心脾两虚型诊断标准;(2)治疗前2 个月未接受过其他中药汤药及颗粒剂治疗者;(3)病程在一个月以上;(4)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经实验室及临床检查证实有器质性心脏病及甲亢等代谢障碍疾病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药物过敏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 同时在使用其他中药,影响疗效判定者;(5)严重精神疾病,不配合治疗者,以及中途放弃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 组患者在门诊均予以心理疏导,并指导其健康锻炼、调整饮食结构,对照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100167,规格:47.5mg)。每天23.75mg,1 次口服。
2.2 观察组
观察组予以调脾护心方单味颗粒剂,(由安徽省中医院中药房提供),药物组成为:蒲公英2 袋,茯苓2 袋,陈皮1 袋,白术1 袋,酸枣仁2 袋,炙远志1 袋,木香1 袋,炙甘草1 袋。每日1 剂,开水冲服,分早晚2 次服用,4 周为一个疗程。2 组患者随访6 个月。
3 观察指标
包括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临床症候积分,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情况。(有效率=(所有病例-无效病例)/所有病例)。
4 评定标准
4.1 临床症候评分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评分标准,根据主要症状: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系列症状进行评分,分别将严重程度按照重、中、轻、无,记做6 分、4 分、2 分、0 分。分析2 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分情况。
4.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评分标准。(1)治愈:心悸、胸闷等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下降超过90%;(2)显效:主要临床表现明显减轻,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下降超过70%;(3)有效:临床症状表现有所改善,偶有失眠、多梦、头晕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下降超过30%;(4)无效:临床表现基本无明显好转,甚有加重,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下降低于30%。
5 统计学方法
6 结果分析
6.1 临床症候积分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其临床症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对比表(±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对比表(±s,分)
注:*与同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症候 时间段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心悸 治疗前 3.60±1.52 3.73±1.36治疗后 0.87±1.14*# 1.33±1.32*呼吸困难 治疗前 3.27±1.53 3.47±1.38治疗后 0.40±0.81*# 0.93±1.14*心前区痛 治疗前 3.47±1.48 3.27±1.44治疗后 0.60±1.07*# 1.33±1.4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治疗前 3.53±1.55 3.73±1.64治疗后 0.80±1.24*# 1.07±1.36*
6.2 临床疗效分析
两组治疗后疗效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7 讨论
心血管神经症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症,主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心痛等心血管表现,合并头晕、失眠多梦、肢体颤动、多汗、尿频、焦虑、抑郁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该病以主观感受为主要表现,临床实验室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改变,体格检查偶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以及部分病人心电图可见ST-T 改变及早搏表现。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通过对症处理及心理疏导,但因该病主要由情志因素及压力影响的无器质性改变的疾病,西药治疗短气效果尚可,长期不良反应多,副作用大,进而导致患者情绪及精神压力愈重,恶性循环。而中医治疗本病可从整体观念出发,调整全身脏腑气机,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6][7]。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可根据临床表现归纳为“心悸”、“怔忡”、“胸痹”、“脏燥”、“郁证”等范畴,其病机可概括为虚实两端,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火瘀热为标,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证型主要有肝郁气滞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心虚胆怯型[8],从笔者跟诊经验来看,其中心脾两虚型较为常见。该类患者主要是由情志不遂,肝失调达,脾土受克,脾虚及运化失常,无以化生心血,心主血脉功能失调,血脉失养神无所藏而发病;或由劳思过度,伤及心脾,而致气血生化乏源及心血暗耗,心脾愈虚而发病,治疗上则以调补心脾,养血安神为主。
调脾护心方是安徽省中医院心内科协定方,是由治疗心脾两虚证经典方归脾汤化裁而来,具有补气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效。方中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酸枣仁宁心安神,养肝健脾,二者合用共奏养心健脾之效,共为君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远志安神益智,二者共为臣药,茯苓配伍白术以增其健脾之效,远志配伍酸枣仁以助安神之功;陈皮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与理气醒脾之木香配伍,使补而不滞,蒲公英清热解毒,利热散结,三者共为佐药;炙甘草补脾气、调肝气、养心神为使药,既可以增强全方健脾安神之效,又可调和诸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通过调脾护心方治疗后,其临床症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其结果与陈辉、严建英[9]通过从脾论治的方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以及郭志华[10]运用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血管神经症结果相符。由此可见调脾护心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血管神经症,能明显改善其临床表现,提高临床疗效,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