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指导策略

2020-07-13程秀梅

家长·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美术创作指导策略

程秀梅

摘要:《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是美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提供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在美术活动中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望和创造,重视审析每个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展示每位幼儿独特的审美表现方式,分享幼儿创作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呢?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美术创作;指导策略

“低结构材料”是指幼儿园中的游戏材料,相对于高结构材料(有自己的固有形状,结构操作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言,指在幼儿的游戏中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能够投放到美工区进行创作有效利用的,可以由幼儿自由移动、重新组合、搭建或摆弄的材料。包括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一些自然材料(树枝、石头、水、光、影、树叶和沙粒等等)和再生材料(纸箱、绳子、织物、水管、牛奶盒等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的活动。”如何引导幼儿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呢?

一、美术创作准备生活化——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陶行知指出:“幼儿美术教育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促使幼儿更好地进行美术创作、分享快乐,孩子们身边活生生的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孩子们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让孩子们多参与身边的实践生活、游戏活动,是孩子们创作的需要和经验的积累。

(一)欣赏自然中的美好事物,獲得低结构绘画素材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变化,各种动植物四季的生长变化,来自幼儿身边生活的自然变化,都是孩子们绘画表达的内容,是孩子们表现美和情感的活生生的题材。

(二)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如:引导孩子们看看马路上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颜色的? 汽车分几个部分? 车头、车身、车轮各是什么形状?等等。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会对汽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孩子们就会画出妙趣横生的作品。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是孩子们创作的感性需要。

(三)有效收集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

低结构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在生活中鼓励幼儿用欣赏艺术的眼光去观察、去想象、去发现美,以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中的低结构材料为素材,自主选择收集一些有用的低结构材料。收集低结构材料的过程中,鼓励家长参与收集,和幼儿一起认识讨论材料的特征、作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审美能力,发挥想象力审视低结构材料的组合、垒搭效果,提高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运用能力。

二、美术创作过程自主化——幼儿自主体验式创作

(一)多角度投放低结构材料

教师在引导孩子们美术活动前,要对美术区低结构材料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发放调查表、访谈等形式了解美术区低结构材料的使用现状,筛选出适合年龄特征的美术区低结构材料,还要根据孩子们的需要随时增、减材料。

(二)多形式引导幼儿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创作

1.关注兴趣——引领创作。

教师要做个有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观察幼儿生活的大环境,还要观察他们的心理,去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焦点,敏锐地捕捉幼儿生活中富有教育价值的低结构材料创造内容。如:孩子在开学时对美术区中的毛线很感兴趣,有的孩子会把毛线剪碎做粘贴画,教师发现后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游戏需要,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的创作,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孩子们的创作能力。

2.关注幼儿——引领探索。

(1)在美术区,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创作活动,促进幼儿形成一套自主体验式创作的学习范式。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南》的颁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应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已成为共识。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环境和活动材料,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低结构材料(自然材料和再生材料)让游戏融入幼儿的生活之中,让孩子们和身边低结构材料互动,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为孩子们的终身自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美术活动创作前,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讨论创作主题、勾画作品图所需的材料、收集筛选材料、探索创作、收拾整理、总结回顾、再次调整、经验提升。促进幼儿逐步形成一套自主体验式创作学习范式。(操作流程如下:自主游戏中创作灵感需要——自定拟题——设计创作流程图-收集、筛选低结构材料——探索创作——收拾整理——交流回顾——再次调整——提升经验)

(2)支持引领幼儿,进行低结构材料作品多元化运用的探索。创作后,教师要支持引领幼儿对材料、作品进行多元化运用,体现一物多用功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作力、动手能力,实现材料、作品和其他游戏的有效互动。如:孩子们做的蛋糕、服装、小吃等作品材料可以放在蛋糕店、娃娃家、超市等一些角色游戏中利用、加工;再如:孩子们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有些场景班级区角里是没有的,通过大家发挥想象,可以把美术区自己设计的低结构材料作品,根据游戏需要进行组合,搭拆、来达到生活现场的再现,如:布置电影场、布置咖啡店等。

(三)关注游戏——引领分享

在美术区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重要方式,切实有效的游戏评价,能够促进幼儿游戏的开展、深入。在游戏中教师要做个引领者、指导者,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进展,对于在游戏中需要帮助的幼儿,进行适时回应引导,促进幼儿游戏的进展。同时教师可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幼儿游戏的肯定、赞美,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满足,交往能力得到发展。

三、结语

对于幼儿来说,运用低结构材料进行美术游戏,是启发其智慧、促进其实践、引导其想象的方法之一,在生活中我们要继续充分挖掘美术区中低结构材料有效利用的方式方法,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习惯,终身受益。

注:本文为2019年度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微课题“大班美术区中低结构材料有效利用的研究”(课题立项号:SQWK2019-12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低结构材料美术创作指导策略
起思维之源,活创新之水
数字时代的工艺美术摄影
浅谈美术创作的意识状态表现
基于多元方式投放低结构材料的幼儿个别化学习研究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
自主性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
微谈角色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