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营改增”角度分析高校财务工作

2020-07-12孟骕沈阳工程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销项税额资格发票

孟骕 沈阳工程学院

一、“营改增”概述

所谓的“营改增”,是指国家将原来由营业税征收范围的业务转变为增值税来征收,彻底取消了营业税税种。国家实行“营改增”是为了减少各税种之间的重复缴纳,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率的目的。我国于2012年1月1日将上海作为“营改增”试点,试点的行业是现代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经过上海试点的摸索,先后在其他城市成立了“营改增”试点,2013年8月1日,将广播影视服务行业加入到“营改增”试点范围;邮政及铁路运输业也于2014年1月1日加入试点,最后,2016年5月1日正式实行全国范围所有行业的“营改增”工作。

二、“营改增”后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高校税务风险增加。增值税的销项发票是通过税控系统来开具,此套系统与税务局系统实现了网络连接,而增值税进项发票要先通过认证,与税务局进行信息比对一致后才能进行抵扣,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抵制了企业虚开发票的情况发生。高等院校一部分收入来源于门市出租业务,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对于教育收入部分因为属于免税项目,则需要开具的是财政部专用的非税统一收据,而高校采购物资或固定资产则可以取得进项发票来抵扣销项税额,这样,在发票取得环节要对增值税发票真伪进行识别,因在发票开具、抵扣及申报方面较“营改增”前更复杂,使高校的税务风险增加。

(二)高校在科研研究方面成本提高。高校主营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技术开发与转让,而这两项业务要想取得免税资格,需要提供很多的材料,这些材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及工作时间,而高校在申请时的审批程序也较复杂。作为一般纳税人的高校来说,只有取得较多的进项发票才能降低自己的税负率,如果所研究的项目遇到无法开具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势必会增加高校销项税额,从而使研发成本增加。

(三)高校会计核算出现难度。“营改增”后,应交税费的算法有所改变,营业税的税费是直接用经营收入与税率相乘得出,而增值税要将高校的经营收入实现价税分离,将营业收入与应交税费分别核算,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要对其进行勾选认证才能抵扣销项税额,在核算出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后,根据差额交税,这就要求高校财务部门需要新增加很多核算科目,核算时也比以前增加了步骤,工作严谨性要求更加严格,因为高校涉及到若干个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如果都单独设立账目核算,无疑使财务部门工作强度增加,从而影响到高校财务的工作效率。

三、高校实施“营改增”政策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高校纳税人资格认定要科学合理。“营改增”政策实行后,增值税的纳税人资格也发生了改变,各行业一般纳税人认定资格实现统一要求,即应税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自动变为一般纳税人,应税收入少于500万元则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而高校在科研项目的收入一般都会高于500万元,符合一般纳税人认定资格,如果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分别核算增值税,无形中为财务核算部门增加了工作量。所以,税务部门对高校的纳税人资格进行认定时,要将高校的业务类型做充分的调研,使科研资金发挥其重要作用,向科研服务及培养科研人才方面发展。而高校的纳税人资格采用简易征收、小规模纳税人及核定征收这几种方式比较适用,在减少科研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税负水平也会有所下降,同时,也能使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

(二)高校财务要增加会计科目,实现规范管理。高校财务在进行会计管理时,要按照“营改增”要求新增会计科目,完善会计科目核算方法,将涉及到日常核算科目再进行细化,高校应根据2019年《政府会计准则》要求增加应交税费科目及其二级科目,如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未交增值税等科目的设置,以便于财务人员校对税费的核算准确性。高校财务还要规范会计管理流程,在原有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为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等环节更加精确化提供保障,同时能够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高校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营改增”政策培训。“营改增”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为了使纳税人的税负得到降低,减轻纳税人负担,让国家税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正规化。由于一些高校财务人员对于“营改增”政策了解不全面,真正实行起来容易出现偏差,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从而影响到高校的发展进程。高校财务人员要时刻关注国家新出台的各种税收政策,积极参加税务机关组织的相关培训,将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降低高校税务风险。高校也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营改增”政策培训,改变其原有的营业税时期经营模式,内部审计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定期对高校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组织各部门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提高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

结语:“营改增”政策是国家一种全新的税务改革途径,它为国家实现更规范的税收环境提供了基础,高等院校要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在进行纳税人资格认定时要选择科学合理化的方式,在会计核算方面要根据会计准则要求规范会计科目地设置,同时,也要对财务人员进行“营改增”政策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财务工作流程,让财务管理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销项税额资格发票
2023年,这四类考生拥有保送资格
基于改进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发票识别研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运用销项税额抵减简化纳税申报及核算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试论“营改增”后若干特殊事项的财税链接
浅析营改增可能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浅析营改增可能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