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道不同重建路径对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影响比较

2020-07-10付天泽赵卫兵

黑龙江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胸骨后路胸腔镜

靳 锋,付天泽,赵卫兵

焦作市温县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850

现在,食管癌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过程包含开放和胸腔镜[1],但是路径方式不只一种,临床常用的有食管床路径和胸骨后路径,路径不一样,手术效果也会有差别[2],为研究比较消化道不同重建路径对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影响,故设计此实验,具体过程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焦作市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路径手术的不同,45例接受食管床路径手术(食管床组)、43例接受胸骨后路径手术(胸骨后路组)。

1.1.2 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确诊都通过消化道钡餐造影和胃镜活检诊断;(2)患者病历资料完整;(3)此次实验符合法律规定,且患者在了解此次实验全部过程和潜在风险的情况下仍愿意参加。

1.1.3 排除标准:(1)患者不同意参加实验;(2)CT、彩超显示肿瘤已经转移;(3)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晰;(4)排除患有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疾病终末期患者。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的性别比例、年龄范围、所处病情周期、患病情况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试验者基本资料

1.2 手术方法

手术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胃镜检查、心电图、肺部检查、CT以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确保身体符合手术要求,随后麻醉师进行静脉复合麻醉。消化道不同重建路径手术区别主要体现在胸胃到颈部路径不同,其他手术过程基本一致。患者需要配合医生90°左侧卧躺,并于患者胸部选切5个长切口作为入孔切口。借助胸腔镜查看确保孔位置分布在患者前线偏前处,并于腋中线膈肌横线位置上和隆突横线位置上实行第一和第二操作孔操作。食管床组:了解患者食管病灶的具体位置以及胸腔长度,然后调整切口。手术前仔细分析操作孔情况,随后切除肿瘤组织,并使用超声刀进行切断操作,缝制牵引管,拖出食管和牵引管。胸骨后路组:需要把患者的胸骨隧道进行常规分离,分离结束后,扩大胸廓伤口,把管状胃送到患者左侧颈部部位。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指标: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管留置时间、胃液引流量等手术指标。

1.3.2 并发症对比: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吻合狭窄、吻合口瘘、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后路组的胃液引流量显著低于食管床组(P<0.05),见表2。

表2 手术指标对比(±s)

表2 手术指标对比(±s)

组别胸骨后路组(n=45)食管床组(n=43)手术时间(min)290.28±56.69术中出血量(m l)241.56±27.38胃管留置时间(d)7.42±1.15胃液引流量(m l)310.86±37.45 tP 290.17±57.11 2.983 0.053 240.47±26.20 1.008 0.187 7.51±1.34 3.982 0.098 821.19±68.16 20.983 0.000

2.2 并发症对比

两组患者的吻合狭窄、吻合口瘘、呼吸衰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后路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食管床组(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对比 例(%)

3 讨论

近些年,腔镜技术发展迅速,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逐步朝着微创方向发展,胸腔腹镜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并且腔镜可以扩大医生的视野范围,相对传统手术视野清晰[3],现在主要通过食管床路径和胸骨后路径两种不同重建路径进行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4],食管床路径的优势是吻合距离较短,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分离间隙就能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生出血的概率较小,缺点是如果发生吻合口漏(瘘)很容易诱发胸腔感染。此外,饭后胸胃容易会对双肺产生压迫[5]。胸骨后途径不容易发生吻合口漏(瘘)诱发的感染。

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是食道癌切除术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通常与血液循环关系紧密,有研究显示胸骨后路径的吻合口张力一般较大,从而导致供氧功能和血液循环受影响[6]。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管留置时间差异不明显,胸骨后路组的胃液引流量显著低于食管床组。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胸骨后径路在膈肌附近形成一定坡度,再加上心包会加大管状胃的压力,进而减少胃液引流量[7]。两组患者的吻合狭窄、吻合口瘘、呼吸衰竭差异不明显,胸骨后路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食管床组,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胸骨后径路压迫心包,食管床组对肺部影响较大。此外,患者术后是否容易发生感染还与患者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免疫力有关,年纪较大、身体较弱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要显著大于年轻人和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8]。综上所述,消化道不同重建路径对患者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影响差异不明显,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本人及家属要求以及经济情况等作出选择。

猜你喜欢

胸骨后路胸腔镜
胸骨柄体脱位一例
成人心脏手术胸骨正中入路术后胸骨闭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蚕宝宝流浪记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