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23例临床分析核心探寻

2020-07-09章春兰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剖宫产术保守治疗

章春兰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于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且出现子宫瘢痕部妊娠的23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13例患者使用手术治疗,作为研究组,其余10例使用保守治疗方法,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使用手术治疗的研究组,成功率(100%),血β-HCG值(27.84±2.31)U/L,出血量(251.39±41.83)ml,住院时间(25.32±10.13)d;参照组中,治疗成功6例,成功率(60%),其血β-HCG值(27.53±3.69)U/L,出血量(17.12±6.59)ml,住院时间(15.29±3.31)d。两组数据间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剖宫术后出现子宫瘢痕部妊娠的患者使用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瘢痕妊娠;保守治疗;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194-01

子宫瘢痕妊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主要发生于初次分娩时剖宫产瘢痕处,在该病症的影响下,患者极有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子宫破裂等情况,宛如一颗“定时炸弹”。据相关调查表明[1],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极低,若是一旦发生便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该病症治疗难度较大,因此加强预防是最佳方法。本文围绕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共23例,均为剖宫产术后存在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在入组后,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了参照组和研究组,分比为13例、10例。23例患者中,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年龄(34.23±1.6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使用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应用甲氨蝶呤,以50mg/m2的标准进行肌肉注射,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β-HCG值、出血量等。研究组使用手术治疗,针对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实施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以治疗成功率、血β-HCG值、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为准。

1.4统计学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SPSS23.0作为数据分析处理工具,并以(P<0.05)表示有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使用手术治疗的研究组,成功率(100%),血β-HCG值(27.84±2.31)U/L,出血量(251.39±41.83)ml,住院时间(25.32±10.13)d;参照组中,治疗成功16例,成功率(80%),其血β-HCG值(27.53±3.69)U/L,出血量(17.12±6.59)ml,住院时间(15.29±3.31)d。两组数据间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1

2.2

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下,患者的血β-HCG值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据相关调查表明[2],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仅为0.045%,而出现该病症的主要群体为存在剖宫产史的产妇。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但在人口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老龄化现象严重,以至于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了调整,开放了二孩政策,使得进入妊娠期的产妇越来越多。分娩是产妇必须要经历的一个人生历程,而部分产妇可能会因为病症因素、自身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等影响使用剖宫产。虽然剖宫产能够有效提高分娩安全性,但同时也会使产妇过多失血,且也极有可能使新生儿出现呼吸系统类病症。总之,剖宫产是一般双刃剑,少数存在剖宫产史的产妇在二次进入妊娠其后,有一定几率会出现剖宫产瘢痕妊娠,即受精完成的胚胎未能成功种植到正常子宫腔中,而是种植在了剖宫产瘢痕处,是异位妊娠的一种,治疗难度较大[3]。据多数专家调查发现,胚胎种植于剖宫产瘢痕处时,正处于子宫腔边缘处最薄弱的区域,随着胚胎的不断成长,会使子宫出现破裂,对此,一般可以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但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子宫切除后患者会失去正常生育能力,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均是一种严重打击。同时,医生在行剖宫产手术时,会极大的影响人体正常分娩,虽然保证了新生儿的安全,但产妇的身体会因解剖层的改变的而产生多种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在当前先进的医疗技术下能够有效的环节此类情况发生,但依然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当前,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一般会采用常规保守治疗,为患者使用甲氨蝶呤,但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多数患者在治疗后,效果相对较差,依然需要使用手术治疗,进而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双重压力。就当前情况来看,对于剖宫产后依然存在生育要求的产妇,必须要定期到院检查,提高重视程度,降低瘢痕妊娠情况的出现[4]

剖宫产是妇产科分娩过程中的常用术法,有利有弊,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瘢痕妊娠的发生率,对此,医生必须要进一步强化自身专业技能,更深层次的对剖宫产进行了解,避免因多种情况的影响而出现瘢痕妊娠,提高剖宫产后产妇安全性,尽可能的贯彻落实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董俊清,张帆.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妊娠的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效果分析[J].名医,2019(03):88.

[2]王晖莲,詹艳涛,刘润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患者的诊治与护理进展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285-286.

[3]刘妍,刘宗印,高立,薛晓玲.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的临床疗效[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11): 47-49+62.

[4]牛锦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J].社区医學杂志,2016,14(04):47-48.

猜你喜欢

子宫瘢痕妊娠剖宫产术保守治疗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宫腔镜联合腹部超声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辅助吸宫术诊治Ⅰ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子宫动脉栓塞术和甲氨喋呤注射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2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