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诵”会“编”:童谣资源优化运用的策略

2020-07-09马燕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化童谣法治

马燕

【摘   要】童谣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教师可以从“诵”“编”这两个维度积极探索童谣优化应用的策略。通过游戏绘画、音乐丰富“吟诵”形式,帮助儿童理解童谣内涵;通过改编、补白、创作深挖“创编”价值,促使儿童内化道德认知,发挥童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童谣资源;优化运用

童谣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因其语言浅显易懂、韵律优美明快,内容富有幻想和童趣,成为儿童易接受、较喜欢的文学样式,也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表现形式。综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师普遍忽视童谣资源,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涵挖掘不足,学习形式单一;二是缺少“二度开发”,教学效益低下。

教师可以从“诵”“编”这两个维度积极探索童谣优化应用的策略。通过游戏绘画、音乐丰富“吟诵”形式,理解童谣内涵;通过改编、补白、创作深挖“创编”价值,内化道德认知。如此,方能发挥童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有效载体。

一、豐富“吟诵”形式,理解童谣内涵

虽然吟诵是学习童谣的传统方法,但持续单一使用,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可见,课程强调儿童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而非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因此,童谣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用游戏、图画、音乐来促进理解。

(一)童谣变成游戏:在快乐中理解童谣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旨在通过带有“玩”的色彩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游戏,促进儿童道德认知,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

【案例1】一年级上册第4课《上学路上》

教师把教材中的童谣:“小学生,上学校,交通信号要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过路口时左右瞧……”与“红绿灯”游戏结合起来。四个学生当交警,分别站在“路口”,其余学生当行人,排好队横穿“马路”。当交警高举“红灯”牌,“行人”立刻停下脚步;“绿灯”牌出现,“行人”快速通过。学生一边念着童谣,一边玩着游戏,认识了交通“信号”,并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童谣变成游戏后,学生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中愉快主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法规,轻松掌握安全过马路的技巧。游戏能事半功倍地使学生理解童谣的内容,并自然而然地被悦纳。

(二)童谣变成图画:在涂鸦中演绎童谣

绘画是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表达感受的方式,是儿童认知过程的反映。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绘画比语言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童谣的文学形象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画,使文字与色彩融为一体,用艺术语言演绎童谣内涵。

【案例2】一年级下册第6课《花儿草儿真美丽》

教师先引导学生吟诵童谣:“大树有生命,花儿有生命,小草也有生命……”然后请学生根据童谣想象充满生命气息的美好的大自然,并画下来。于是,各种姿态的树、鲜艳美丽的花朵、欢快歌唱的小鸟等纷纷跃然纸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也流淌在学生的心里(见图1)。

一幅充满蓬勃生机的画面,使童谣教学可视化。童谣中有画,画中有童谣,童谣与画互相生发,相得益彰。童谣变成图画,有利于学生生动、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表现童谣,从而自然、主动地掌握童谣蕴含的意义,并将童谣所蕴含的价值理念铭记于心。

(三)童谣变成歌曲:在表演中升华童谣

《课程标准》提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童谣本身具备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利用儿童歌曲的旋律,将童谣作为歌词填入。学生就可以把陌生的童谣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

【案例3】一年级下册第3课《我不拖拉》

教师执教时,把童谣《生活中的小拖拉》作为歌曲《小星星》的填词,变成了一首新儿歌:“生活/中的/小拖拉,时常/会说/‘等一下,凡事/都要/‘等一下,多少/时间/溜走啦!”表演时,学生配合表情和动作,用歌声对“拖拉行为”进行了批评,轻松愉快地明白不做“小拖拉”的道理。

儿童乐曲简单活泼、美妙动听,学生喜欢唱,愿意学。把童谣当作歌词填入乐曲,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演唱中体会歌曲的主题和情绪,在有趣的表演中升华童谣的内涵。

二、深挖“创编”价值,内化道德认知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童谣都极具教育意义和价值,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或班级。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教材童谣进行改编,通过改编、补白、创编,让童谣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丰富儿童的内心体验,内化儿童的道德认知。

(一)改编童谣,贴近儿童现实生活

通常情况下,教师对教材中的童谣较多采用“拿来主义”。道德与法治课强调教学内容必须关注、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鼓励教师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挖掘童谣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对教材童谣稍做改动,使之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彰显童谣回归学生生活的意义,实现在生活中学习童谣的教育价值。

【案例4】一年级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懂得饭前洗手的道理,并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师运用了教材中的童谣。但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教师发现,这首童谣针对性不强,与学生现实生活关联度较小,学生不能产生情感共鸣,童谣未涉及洗手方法,缺少实际指导意义。于是,教师进行了改编,请学生将自己洗手的方法嵌入到童谣中(见图2)。

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

饭前要洗手,卫生又健康。

掌心搓一搓,手背蹭一蹭。

指腹揉一揉,拇指转一转。

手腕别忘记,就能洗干净。

改编后的童谣将饭前洗手的意义和洗手方法融入其中,道理明确,步骤清楚,动作规范。由于童谣朗朗上口,适合学生记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念着童谣洗手,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形成了讲卫生的意识,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补白童谣,丰富儿童内心体验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童谣中的留白部分,引导学生调动和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充,即补白。在补白童谣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内心体验,形成了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案例5】一年级上册第16课《新年的礼物》

教材中有一首留白式童谣,是以童话的语言诉说新年新气象,意在引导学生感受新年的美好。童谣的最后一句为省略号,旨在通过补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对新学期学习和生活的向往,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学生补白的诗句有:小朋友说,新年是长高的个子/新年是勤奋的态度/新年是更端正的字迹/新年是更快乐的心情。

补白童谣是对教材童谣的延伸与拓展。它往往行文结构类似,补白难度不高,尤其适用于一年级学生,同时易于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发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童谣。补白童谣是一种真正的自我学习方式,比教师反复强调知识点更有效。

(三)创作童谣,内化儿童道德认知

有些课文并没有编写童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童谣创编活动,提高儿童认知水平,内化儿童道德认知。创编童谣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固化正确的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案例6】一年级上册第8课《上课了》

“课前准备”有两层含义,既包含上课学习用品的准备,也包含思想与精神的准备,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借助班级课程表,让学生明白根据课程表做好课前准备的意义,以及不同科目有不一样的课前准备要求。在结课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收获,自己创编一首童谣(见图3)。

预备铃响进教室,

书本文具放整齐。

念儿歌,背古诗,

快快集中注意力。

认真听,仔细想,

多提问题勤举手。

创编之初,由于没有范例,一年级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能发挥想象,运用综合能力进行创编。如帮助学生回顾课堂收获,围绕主题找寻内容的切入点;从韵律感、节奏感入手,把握童谣的可读性;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提炼童谣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小组讨论,进行集体修改直至定稿。

童谣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它能潜移默化地啟迪儿童心智、完善儿童品格。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有责任优化运用童谣资源,发挥其独有的教育功能——丰富道德体验、内化道德认知、养成道德行为,使童谣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宋维妮.儿歌的教育价值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汪昱雯.童谣与儿童德育——基于生活世界的视角[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二小学   311100)

猜你喜欢

内化童谣法治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快乐童谣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