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的效果观察

2020-07-09刘园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泪道泪点进针

刘园珍

新生儿泪道阻塞是眼科门诊常见的新生儿眼病,足月儿发病率约为6%[1],主要原因是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完全,或留有膜状物阻塞导致泪道不通,继发感染时则形成新生儿泪囊炎,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以及继发其他很多眼部疾病[2]。对于出生时间较短发现的新生儿泪道阻塞,可予行泪囊区按摩及局部滴抗生素滴眼液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儿泪道探通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3],泪道探通术是临床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手段,在新生儿泪道阻塞的治疗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部分婴幼儿经过一次探通治疗无法治愈,而行多次泪道探通术治疗则增加泪道损伤的风险,影响排泪功能。因此,如何改进泪道探通术,提高一次探通治愈率,减少泪道探通次数,对于提高新生儿泪道阻塞疾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本院896例确诊新生儿泪道阻塞患儿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8年12月于本院门诊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患儿89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5例)和改良组(561例)。对照组中男162例,女173例;年龄3~32个月,平均年龄6.8个月。改良组中男282例,女279例;年龄3~36 个月,平均年龄6.1 个月。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为首发病例首次治疗;均为单眼发病;泪道冲洗确诊泪道不通;年龄3~36 个月。排除标准:急性泪囊炎;眼部其他急性炎症;泪道先天发育畸形;外伤性泪囊炎;鼻子部位发育畸形的患儿。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术前30 min 禁饮用食物和用水。滴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商品名:倍诺喜)行患眼表面麻醉。患儿取仰卧位,用小儿约束衣固定肩部和四肢,护理人员固定头部,避免患儿摇晃。用泪点扩张器扩张下泪小点后,泪道冲洗器加生理盐水接泪道冲洗针头,冲洗针头用妥布霉素眼药膏润滑后从下泪点垂直进针,进针后平行缓慢进针,直至触碰骨壁后回退1 mm,将针头用手固定(防止患儿摇晃厉害,导致针头退出),缓慢注入冲洗液,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吞咽,冲洗液是否返流,分泌物的性状、量,是否存在阻力,眼睑有无肿胀。如通畅者则不予探通。如伴冲洗液从上泪点返流者,则把冲洗针头更换至泪道探通针头,针头型号可根据患儿年龄选择。泪道冲洗器加生理盐水接泪道探通冲洗针头,探通冲洗针头用妥布霉素眼药膏润滑后从上泪点垂直进针,转入水平方向缓慢进针,碰骨壁后沿骨壁垂直进针,进针后立即用手固定针头,缓慢注入冲洗液,把泪囊区的分泌物冲洗干净后沿骨壁垂直向下进入鼻泪管,当探通针头顶端遇到阻力时可稍用力旋转推针出现落空感时停止进针,固定好针栓,推注注射液,观察患儿是否有吞咽,或有冲洗液从鼻腔流出,如无冲洗液返流,证明探通成功。泪道探通完毕直接退出探通针头。术毕患眼予新霉素滴眼液滴眼。

改良组行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泪道探通前序步骤同对照组,探通成功后把注射器与针头分离,留针观察5 min,5 min 后再接上注射器,缓慢推注注射液,泪道探通完毕,退出探通针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儿泪道经冲洗检查通畅,眼睛无溢泪,无异常分泌物;有效:患儿泪道经冲洗检查通而不畅,眼睛有少量溢泪,少量分泌物;无效:患儿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眼睛流泪并有异常分泌物,泪道经冲洗检查不通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改良组患儿的一次探通治愈率、二次探通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新生儿泪道阻塞是新生儿常见眼病,其发病与泪道先天性发育障碍有关,发病机制为胎儿出生时鼻泪管下端 Hasner 瓣膜未破,少数为上皮残屑阻塞、鼻部畸形或鼻泪管骨性狭窄,影响鼻泪管的排泪功能,导致泪液潴留在泪囊内,细菌繁殖而继发感染,即成为新生儿泪囊炎。对于出生时间较短发现的新生儿泪道阻塞,可予行泪囊区按摩及局部滴抗生素滴眼液保守治疗,部分患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对于3 个月以上的患儿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泪道探通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泪道探通术是临床治疗泪囊炎的有效手段,在新生儿泪道阻塞治疗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部分婴幼儿经过一次探通治疗无法治愈,而行多次泪道探通术治疗,则增加泪道及眼部组织损伤的风险。因此,如何改进泪道探通术,提高一次探通治愈率,减少泪道探通次数,对于提高新生儿泪道阻塞疾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本院诊治的896例新生儿泪道阻塞患儿进行泪道探通治疗结果显示,改良组患儿的一次探通治愈率为79.1%,对照组患儿的一次探通治愈率为64.8%;改良组患儿的一次探通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儿的二次探通治愈率为95.4%,对照组患儿的二次探通治愈率为90.1%;改良组患儿的二次探通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良泪道探通并留置探针5 min 较单纯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疗效高。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8.96%高于改良组的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改良组一次探通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减少了多次重复探通对泪道及眼部组织损伤的风险。

在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如何提高探通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泪道探通术,因为存在探通有效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临床对传统探通方法做了如下的改良,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泪道探通进针部位为下泪小点[4],因下泪小点易于暴露,较上泪小点进针容易,操作方便,但泪道解剖特点提示,下泪小管与泪囊夹角约为75°(锐角),上泪小管与泪囊夹角约为120°(钝角),泪道探通过程中探针进入泪囊区后需由水平位旋转至垂直位下探,故由下泪点进针探通过程出现泪小点泪小管撕裂损伤、假道的风险较上泪小点进针时高;另外由于人眼75%泪液由下泪点引流排出,反复自泪点进针冲洗探通操作存在泪点损伤的风险,自上泪点操作可以保护下泪点功能,避免术后排泪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故本院泪道探通操作改为由上泪点进针。

关于泪道探针的留置时间,阎雪梅等[5]研究认为留针5~10 min 为宜。探通术后立即拔针,因不够时间充分扩张泪道,拔针后出现弹性回缩,则探通成功几率大大降低;留针时间过长,考虑患儿为新生儿,耐受性会下降,配合程度亦会受影响,所以本研究采用的留针时间为5 min,既可以充分扩张泪道,又在患儿可以耐受的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改良泪道探通术并留置探针治疗新生儿泪道阻塞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泪道泪点进针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泪点环形切开重建术治疗复杂泪点狭窄的临床效果
墨点无多泪点多 浅谈朱耷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治疗扩张型泪小管炎的效果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高低泪点
天冷泪道病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