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2020-07-09黄开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咽鼓管鼓室中耳

黄开怀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非化脓性中耳疾病,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和耳鸣、传导性聋等症状,耳部检查可见鼓室积液,以儿童和青少年最为高发,对患者的语言功能、生活质量均有不利影响[1]。若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持续6~8 周或反复发作>3 个月,可转变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极易导致语言发育不良或不可逆性聋[2]。临床治疗本病以鼓膜置管和鼓膜穿刺为主,两种术式均获得了一定临床效果,但孰优孰劣仍存在一定争议[3]。本研究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治疗的82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7~54 岁,平均年龄(26.3±10.4)岁;病程6~25 个月,平均病程(11.3±5.4)个月。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7~56 岁,平均年龄(26.7±10.8)岁;病程6~27 个月,平均病程(11.6±5.8)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4]中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均为单耳发病,伴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耳塞感、耳鸣或耳痛等症状,经纯音测听显示气导降低>40 dB,声导抗鼓室图表现为B 或C 型曲线,耳内镜检查显示鼓膜色泽异常、活动减弱及内陷,鼓室腔可见液平面或气泡;排除鼻咽部占位性病变、合并其他内耳疾病。

1.2 方法 观察组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患耳向上,常规对外耳道消毒,根据患者的配合程度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使用0°耳内镜在监视器下操作;切口位于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对鼓膜呈弧状或放射状切开,一般约1~3 mm,若中耳腔积液较多可适当延长切开长度,吸除鼓室积液,若积液较黏稠或呈胶状,可用地塞米松溶液冲洗,促进积液的完全排出,使用哑铃形硅胶鼓膜通气管,置入切口并卡在鼓膜切口边缘,暂封外耳道,结束手术[5]。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1 周,随访不超过1年,复查通气管位置,确保鼓室通气通畅,并检测听阈,在耳内镜下观察渗液及鼓室黏膜恢复情况,若都正常则取出鼓膜通气管。对照组行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手术准备如上所述,观察中耳腔内积液及鼓膜,行鼓膜表面麻醉,等待15 min 后,用连接短斜面7 号穿刺针的注射器,大小为1 ml 或2 ml,在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行鼓膜穿刺,充分吸除鼓室积液;视积液情况,若较黏稠不易吸出,可在原穿刺孔的后上方再做一穿刺孔,行地塞米松溶液反复冲洗,确保黏液的完全排出,术毕用消毒棉球封堵外耳道口[6]。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1 周,并用呋喃坦啶麻黄素滴鼻液滴鼻,也随访随访3 周~1年,复查听阈和鼓膜恢复情况,评估鼓膜恢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术后有无中耳感染、鼓膜穿孔不愈合、鼓室硬化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中耳积液时间、完全愈合时间,随访6 个月~1年,统计复发率;采用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CCES)评估生活质量,内容包括活动限制、症状及医疗资源占用等13 个项目,每项0~6 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采用捏鼻鼓气法(Valsalva)评估咽鼓管功能,得分越高则咽鼓管功能越差[7]。根据症状改善情况、鼓膜检查及CT 检查结果判定疗效[8]:治愈:自觉无明显症状,复查听力及纯音听力测试均恢复正常,声导抗组图为A 型,CT 显示中耳内鼓膜无异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复查听力及纯音听力测试明显提高,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声导抗图转为A 型或C 型,复查CT显示鼓膜内陷改善;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复查纯音听力测试、声导抗及CT 均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复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中耳积液时间、完全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中耳积液时间(8.02±1.04)d、完全愈合时间(10.24±3.15)d 短于对照组的(10.93±1.37)、(15.64±3.63)d,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前术后CCES 评分及Valsalva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CCES 评分及Valsalv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CES 评分(56.94±7.37)分高于对照组的(47.21±9.06)分,Valsalva 评分(2.17±0.95)分低于对照组的(2.98±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

表3 两组中耳积液时间、完全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比较[,n(%)]

表3 两组中耳积液时间、完全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4 两组术前术后CCES 评分及Valsalva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术前术后CCES 评分及Valsalva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人群,以儿童及青少年最为高发。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研究倾向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当咽鼓管发生通气障碍,中耳的气体被黏膜吸收,中耳内形成负压,造成黏膜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黏膜发生水肿、渗出,日久形成中耳积液[9]。另外,腺样体肥大也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当腺样体作为咽淋巴内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免疫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萎缩,当腺样体及其邻近组织受到炎症刺激,可发生腺样体肥大,促进了炎性介质的分泌,增强了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咽鼓管生理功能紊乱,最终引发分泌性中耳炎[10]。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避免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阻止不可逆型耳聋发病的关键。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和鼓膜穿刺是临床目前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流术式,两种术式均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肯定,应用十分广泛。耳内镜下鼓膜穿刺主要用穿刺针在鼓膜上打孔,清除鼓室内积液,并将药物注入鼓室,达到治疗的目的[11]。该术式操作简单、创伤小,临床容易普及,但鼓室内重要结构较多,对术者的操作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若操作不当,可造成鼓膜损伤出血,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导致整体疗效有限[12]。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是在鼓膜穿刺治疗技术上发展而来的,利用导管的疏导作用,使鼓室内积液逐步排出,可缓冲鼓室内气压,长时间保持鼓室内外气压平衡,避免鼓室内压力骤然降低,在外界气压作用下发生损伤,并分期注入药物,有助于咽鼓管功能的早日恢复[13]。另有研究证实,鼓膜置管可以有效减少杯状细胞增殖,抑制腺体增生,防止鼓室内产生过多液体,有助于纤毛运动的恢复,为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有利环境[14]。

临床在实施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时应注意:①术前做好各项仪器、设备的检查和性能调节工作,确保摄像显示系统显像清晰;②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外耳道消毒和清洗的有效性,以免内耳感染;③操作中尽量保持动作轻柔,耳镜前端避免与外耳道壁接触,做到稳、准、轻,以免镜面污染和外耳道皮肤擦伤;④根据外耳道情况选择适宜耳内镜,确保耳内镜功能的充分发挥,置管的切口应呈放射状,与膜纤维层中放射状纤维一致,有助于保护其完整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耳积液时间、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CES 评分高于对照组,Valsalv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更佳,创伤小,恢复快,能促进咽鼓管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优于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咽鼓管鼓室中耳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中耳压力调节机制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上鼓室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40耳治疗体会△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听不清,嚼软糖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