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分析

2020-07-09李曼丽冯燕王金娜齐瑾李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恶心白蛋白化疗

李曼丽 冯燕 王金娜 齐瑾 李斌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采取化疗是对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整体治疗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化疗前后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令人担忧,营养不良的风险高达84%[2]。为探讨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对80例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在化疗前进行常规筛查。将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恶心呃逆、呕吐和腹泻、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感觉障碍)发生情况、总蛋白浓度、前白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分析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价值和可信度。以此科研成果为基础并结合患者需求来实施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支持措施,以此目标作者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肿瘤科收治的80例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析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肿瘤科收治的80例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2±1.46)年;年龄60~76 岁,平均年龄(70.0±6.9)岁;体质量指数(BMI)13.9~22.6 kg/m2;食管癌2例,胃癌15例,肠癌6例,肺癌11例,肝癌6例。试验组中男21例,女19例;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0±1.40)年;年 龄61~77 岁,平 均年 龄(70.0±6.7) 岁;BMI 14.1~23.0 kg/m2;食管癌3例,胃癌14例,肠癌5例,肺癌12例,肝癌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肿瘤科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患者每天根据身体需要满足热量供应,热量供应主要来自自食和静脉注射葡萄糖或果糖。试验组在传统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从化疗当天起在整个化疗期间给予550 ml/D 肠内营养制剂(TPF)和0.6 g/kg 口服乳清蛋白粉。患者其余的能量供应来自食物和液体供应,如对患者静脉给予葡萄糖。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抑酸、保胃以及止吐治疗,且两组患者均不补充肠外营养。化疗后第8 天检测血常规、生化、免疫功能、转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恶心呃逆、呕吐和腹泻、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感觉障碍)发生情况、总蛋白浓度、前白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患者恶心呃逆、呕吐和腹泻、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感觉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总蛋白浓度、前白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总蛋白浓度、前白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总蛋白浓度、前白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总蛋白浓度、前白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住院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总的营养支持率低。国内外专家开始呼吁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标准化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计划。82%的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存在潜在的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3]。可见,患者患有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化疗是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对老年患者化疗往往会引起患者各种消化道不良事件,如老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可能抑制老年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使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等[4]。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将极大地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体预后。还可引起患者发生牙周炎、咽炎和胃肠黏膜损伤、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加重营养不良程度。化疗期间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老年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减少化疗毒副作用,提高化疗依从性和效率。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恶心呃逆、呕吐和腹泻、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感觉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老年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可以显著降低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患者化疗导致的不良事件。由于化疗导致的许多不良事件,老年患者在化疗期间少吃食物[5]。老年患者能量和营养的补充依赖于患者肠外营养,肠外营养可引起老年患者肠黏膜萎缩,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受损,使老年患者肠道菌群移位以及肠源性感染增加,增加化疗期间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是综合评价营养不良的血液学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蛋白浓度、前白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肠内营养支持化疗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防止化疗期间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6]。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还会削弱患者的免疫功能并降低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的反应,导致老年患者细胞免疫损伤,并发生吞噬功能缺陷,加剧炎症反应,损伤并降低T 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据报道,老年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后患者血清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浓度也有升高。作者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是肠内营养液和乳清蛋白粉。肠内营养液和乳清蛋白粉口服方便且患者耐受性好,所有患者均容易得到这样的营养支持。因此,肠内营养支持是对老年患者安全、简便以及有效的选择,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老年患者的不良事件,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老年患者的免疫力。

综上所述,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显著,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总蛋白浓度、前白蛋白浓度、白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增高,且发生恶心呃逆、呕吐和腹泻、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感觉障碍的几率降低。故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来说,行肠内营养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恶心白蛋白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