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心理健康通识教育模式改革与探索

2020-07-08刘颖沈伯雄王敏达王祖星

大学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

刘颖 沈伯雄 王敏达 王祖星

[摘要]源于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成果的课程思政理念是指在大学生通识课堂教学与专业课程建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理念较好地做到了“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融合,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教师为指导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开展高校的心理健康通识教育改革,实现了课程思政理念中“显性”心理健康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079-03

2018年,第一批“00后”进入大学校园,与“80后”“90后”大学生相比,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00后”大学生,普遍生活在长辈的关怀下,物质条件丰富,他们自信、开朗、勇于表达自我。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佛系”“丧”“二次元”“100个赞”“快乐肥宅”等也是他们的口头禅。如何做好“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理念最早见于上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上海高校针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抬头率不高、课程教学效果不好等思政课堂常见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大学生通识课堂教学与专业课程建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较好地做到了“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融合。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形式引入高校课堂后,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堂的协同育人工作便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研究热点话题。2011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下简称《建设标准》)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高校参照《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探究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实现思政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论缘起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是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成果,最早源于上海市针对中小学的“学科德育”课程改革理念。2005年,上海市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部署,在上海市的中小学开展了以“民族教育”“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系列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工作,并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学科德育”理念——将“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中小学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落实到中小学每一位课程教师的肩上,真正体现课程育人、教师‘教书育人”。在“学科德育”理念的指导下,上海市开始了中小学全课程育人的教学探索工作,除了组织专家编制上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教育实施意见外,还为了体现“学科育人”理念“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思想,专门修订了上海市中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科教材内容,从而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贯穿中小学阶段的、体现在每个学科教学环节的德育教育特色课程。

2010年,教育部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试点工作交给上海市教委,希望试点开展“两纲教育”理念下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以解决当前我国中小学与大学阶段德育教育内容缺乏整体建设,导致中小学德育教育与大学德育教育衔接不好,部分内容重复、部分内容缺乏渐近性与层次性、部分内容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问题。在这次试点探索中,上海市高校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思政理念其实就是上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课程改革理念在大学课堂的延伸与拓展,同样体现了“全程育人”的思想。上海市高校积极探索在大学通识教育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法,鼓励上海市各大高校的大家名师走上讲台,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开展极具特色的通识课程。在此背景下,上海大学顾骏教授领衔推出的大国方略课程掀起了思政课堂的热度,原本冷清的思政课堂座无虚席,课程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输出,教师不再是单调说教的灌输者,学生不再是漠不关心的“低头一族”,课堂充满了热烈的讨论与思想的碰撞,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大国方略课程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耳”“人心”“入行”。随即,复旦大学推出了治国理政课程、上海师范大学推出了闻道中国课程、华东理工大学推出了绿色中国课程等,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大会上要求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人教育的各个环节。”上海市成功试点开展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理念,为全国各地各级教育机构创新德育教育提供了新思路,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如燎原的星火,點亮了全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空间,为各地高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全员育人、全环节育人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课程改革方法。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或者指导者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原则,采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帮助个体认知自我、了解自我、提高心理素质,从而达到预防、改善乃至消除心理困扰的教育实践活动目的。狭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根据社会主流认可的政治思想观点与行为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理念与行为的干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规范的要求。广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是高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与此同时,互联网与智能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沟通方式、支付方式还是获取资讯的方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其一,开放的国门带来的中西方不同文化价值理念的冲突,如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其二,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背离,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传统理念与现代社会的“空巢老人”现象。其三,主流价值观受到网络上多元价值理念的冲击,如开放的网络改变了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传统的媒体“把关人”角色已然消逝。在这样的背景下,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沿袭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教学既无法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也不贴近社会热点,学生一定会产生“学这些有什么用”的疑问。其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也面临着困境——无论教师的理论落脚点如何贴合生活实际,无论教师如何循循善诱,无论学生如何明白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但总是做不到自律。如有些学生明明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应当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但学习时总是忍不住刷微博、打游戏、玩抖音;有些学生明明知道不应该超前透支消费,却总忍不住“买买买”。种种现象拷问着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如何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在实处。

(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

自2011年起,全国各地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内容多元、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搭建了由学校心理咨询室、二级学院心理咨询师(多以辅导员兼职的形式)和学生心理委员组成的高校心理健康三级网络。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帮助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韧性,同时帮助学生以较为平和的心情对待生活中的压力,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对学生而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了解自我的概念、明白人格的组成部分、读懂情绪、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但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也遇到了部分“力所不及”的困境。首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学会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帮助学生排解内心的郁闷情绪,引导学生辨别抑郁情绪与抑郁症之间的区别,等等。这也意味着倘若学生真的出现心理疾病时,还是需要转诊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虽然这是严格按照心理咨询的准则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却容易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心理咨询的误解。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教学特性决定了这门课程在短时间内难以看到成效,加上教育部下发的《建设标准》中只是要求各地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因此各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形势。有的高校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采用课程教学与心理咨询协同育人的方式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较好;但部分高校由于存在课时冲突、师资力量欠缺等现实问题,采用讲座加心理咨询活动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讲座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水平,并没有稳定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有的作用嘲。最后,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值得商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是一种“隐性教育”,是由课程教学、社团活动、朋辈辅导等方式串起来的,贯穿于学生四年学习生涯中的一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而不是每年新生进校、畢业生离校时各种看似热闹但实效不高的活动。

三、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通识教育改革探索

高校的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属于高校“大思政”课程教育的范畴。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理念与思政教育相一致——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做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课程目标与思政教育相一致——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教学方法与思政教育大体一致——通过理论讲解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高校可以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开展高校的心理健康通识教育改革,体现心理健康通识课程具备的思政教育隐性课程的功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提升高校思政课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实效。

“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是当代建构主义基于学习的社会互动性提出的一个概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每个学生单独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学习者也并非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的探究者,而是一个社会的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所谓学习共同体,是指与学习者及其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种规范和文化。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应当重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形成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获得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校园思政课程教育与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在实处。这是因为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实现了“课程思政”理念中“显性”心理健康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分析、探讨、处理学习上的问题,形成一个有关学习的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通过经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资源、探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了课程思政“全环节育人”与“全程育人”的理念。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式走进学生中间,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再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舞台剧、朋辈互助等方式与学生共同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并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建构起较为成熟的学习共同体。在此过程中,教师展现出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以及求知好学的精神,虽“无声无形”,却“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学生,从而真正地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通识教育改革,还需要高校管理者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心理咨询室、辅导员、学生心理委员的形式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层网络系统,让“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共同体融入学生生活中,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全环节育人思想。

四、结语

源于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成果的课程思政理念是指在大学生通识课堂教学与专业课程建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理念较好地做到了“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融合,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教师为指导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开展高校的心理健康通识教育改革,实现了课程思政理念中“显性”心理健康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