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部浅筋膜炎48例CT、MRI诊断结果分析

2020-07-06陈朝晖

武警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状位膜炎筋膜

彭 源,陈朝晖

腰痛是常见的主诉,病因多样,腰部浅筋膜炎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腰部浅筋膜炎的诊断多以临床主诉与查体为主:患者病变部位有胀痛、僵硬,时有牵涉痛。查体有局部压痛,偶可扪及局部索条、结节感。但这些体征缺乏特异性,凭此诊断似有不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合理的影像学检查能够对腰部浅筋膜炎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证据,为进一步诊疗提供依据。本研究旨在分析对比CT及MRI对腰部浅筋膜炎的检出率,进一步提高对腰部浅筋膜炎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腰部浅筋膜炎患者,其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 21~64岁,平均44岁。病史最长者约1年,最短者2周。所有病例无明显并发症,且排除局部感染、肿瘤转移、外伤、痛风、带状疱疹等病变。

患者均以腰部疼痛为主诉,无明显昼夜节律,有固定压痛区域。疼痛在腰部负重或用力时加重,有15例伴臀部疼痛,7例伴下肢放射痛,5例伴腰部痛觉过敏。体查:腰部压痛,局部软组织僵硬,4例在疼痛区域扪及颗粒感,结节感,2例可见皮肤轻度凹陷,皮下扪及索条样物。直腿抬高试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结核特异抗体、C反应蛋白、血尿酸、肿瘤标志物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1.2 CT及MRI检查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腰椎CT及腰椎MR检查。CT检查采用西门子 Somatom Emotion 16 CT,行腰椎平扫,扫描节段从T12椎体下缘至S1椎体上缘,KV130,有效mAs13,层厚5 mm,螺距1.5,常规行1 mm重建,重建增量0.5 mm,FOV 380 mm,并做矢状位MPR。MRI检查采用西门子1.5T ESENSA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行腰椎平扫,扫描节段同CT,采集矢状位T1WI序列、矢状位T2WI序列、横轴位T2WI序列及矢状位T2_TIRM序列图像,T2_TIRM序列TR=3000 ms,TE=37 ms,TI=160 ms。

2 结 果

2.1 CT检查结果 48例中观察到异常37例,CT诊断腰部浅筋膜炎的检出率为77.1%。其中有29例矢状位可见腰部浅筋膜明显增粗呈网状、絮状,边界模糊不清(图1),横断位上部分腰椎棘突后方三角形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图2);有5例表现为腰部浅筋膜局限性增厚、凸起,呈结节状或丘状,三角脂肪间隙边界模糊;有3例除浅筋膜增厚外,还可见到明显局部积液。

图1 CT矢状位对腰部浅筋膜的显示

A.正常浅筋膜纤维(白箭);B. 浅筋膜炎时浅筋膜增粗、模糊,絮状改变(黑箭)

图2 CT横断位对腰部浅筋膜的显示

A.正常浅筋膜纤维及脂肪间隙(白箭);B、C.浅筋膜炎时脂肪间隙密度增高(白虚箭),浅筋膜增厚(白空箭)

2.2 MRI检查结果 本组48例患者MRI均能观察到与正常结构迥异的浅筋膜异常,诊断为腰部浅筋膜炎,检出率100%(图3、图4)。对照蒋伟对浅筋膜炎的四种分型[2],本组观察到片状型8例(图4B),浅筋膜局限性增厚,T2_TIRM像上见片状高信号,较局限,在T2WI及T1WI序列较难观察到异常;条状型26例(图4C),浅筋膜明显增厚、长段T2高信号,在T2_TIRM序列上呈特征性“灯带状”改变,横断位上棘突后间隙亦可见到T2高信号;积液型7例(图4D),表现为T2_TIRM上明显的局部高信号,在T1WI及T2WI序列上也可见长T2长T1信号;混合型7例(图4E),T2_TIRM上浅筋膜信号增高,局限性增厚,呈丘状、结节状凸起,部分层面可见局部明显长T2信号。

图3 MRI矢状位T2WI序列对腰部浅筋膜的显示

A.正常浅筋膜纤维(白箭);B.浅筋膜炎时浅筋膜纤维模糊,可见片状长T2信号(白空箭)

图4 MRI矢状位T2_TIRM序列对腰部浅筋膜的显示

A.正常浅筋膜纤维为线状低信号(黑箭头);B.片状型浅筋膜炎(白箭);C.条状型浅筋膜炎(白箭头);D.积液型浅筋膜炎(白空箭);E.混合型浅筋膜炎(黑空箭)

2.3 临床处理及结果 48例中,入院治疗23例,均采取非手术治疗。早期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避免腰部负重导致炎性反应加重。予局部物理治疗如热敷,红外线理疗、局部手法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对早期疼痛显著的患者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镇痛。对有显著牵涉痛的患者予以脱水治疗,缓解神经水肿。疼痛缓解后帮教患者进行局部肌肉锻炼,增强肌肉支撑作用。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0.5±3.2)d,最长者21 d。

其余25例未入院,在门诊对症治疗,予健康宣教,嘱早期注意休息,合理用腰。予局部理疗、热敷、按摩等治疗,部分患者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待疼痛缓解后适度锻炼腰背肌。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症状改善,1个月后电话随访,均已康复。

3 讨 论

3.1 腰部浅筋膜及浅筋膜炎概述 浅筋膜遍及全身,亦称皮下筋膜、皮下组织,属疏松结缔组织,内有浅动脉、浅静脉、浅淋巴管及皮神经分布[3],有研究认为,浅筋膜是皮下脂肪和纤维网状结缔组织[4]。腰部浅筋膜后缘为真皮,深面为胸腰筋膜后层,胸腰筋膜是多层结构复合体,后层覆盖于竖脊肌后面,对脊柱和骨盆起到稳定作用[5]。浅筋膜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针灸学上,文献[6]提出,针灸产生临床疗效的原因在于针刺浅筋膜效应器后会产生广泛的局部或系统反应,这类效应器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浅筋膜内的神经及受体血管,淋巴,皮肤附属结构及肥大细胞和多种其他可移动细胞。

浅筋膜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主张将其归类为腰肌劳损[7],陈爱萍等[8]将浅筋膜炎定义为由劳损、风寒等原因引起浅筋膜非特异性炎性变化。浅筋膜内有皮神经穿行,当浅筋膜发生病理改变时,刺激皮神经分支,引起疼痛、感觉异常等一系列症状,由于腰部皮神经均来自脊神经后支,所以浅筋膜炎引起的疼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等常难区分。此外,腰部浅筋膜毗邻胸腰筋膜,浅筋膜的无菌炎性改变会导致局部内环境的变化,刺激深面的胸腰筋膜,可能导致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产生,引起症状[9]。

3.2 腰部浅筋膜炎的CT及MRI诊断 本组病例,CT平扫对腰部浅筋膜炎检出率为77.1%。矢状位MPR为观察浅筋膜最佳层面。腰部浅筋膜含脂肪较多,毗邻也以脂肪组织为主,软组织密度的浅筋膜纤维与周边脂肪组织对比明显,在矢状位上呈现为清晰、连续的线状结构。浅筋膜水肿、积液、纤维增生时,浅筋膜明显增厚、毛糙,与正常表现区别显著。横断位上,浅筋膜与双侧胸腰筋膜在腰椎棘突后方围成一境界清晰的三角形脂肪间隙,筋膜炎积液常集聚于此间隙,伴浅筋膜增厚,脂肪间隙密度增高,边界不清。CT对浅筋膜炎诊断也有缺陷,如果病变处于早期,仅有轻度水肿而无明显形态密度改变时,CT无法检出;此外,由于CT诊断有赖于与毗邻的脂肪对比,瘦弱、皮下脂肪较少的患者,其异常征象不易被观察到,也影响了检出率。

本组病例,MRI对腰部浅筋膜炎检出率为100%,无疑是诊断腰部浅筋膜炎的首选检查。MRI最佳观察序列为矢状位T2_TIRM序列或矢状位STIR序列[10]。TIRM序列属于快速反转恢复序列,当TI在140~175 ms时等价于STIR序列[11],该序列能够选择性抑制脂肪信号,保留液体的高信号。正常浅筋膜纤维在矢状位各序列上均表现为清晰线状低信号结构,发生浅筋膜炎时,水肿增厚的浅筋膜在T2_TIRM序列上显示为条状高信号,与其前后被抑制的黑色脂肪信号对比强烈,我们将此改变称为“灯带样改变”,为腰部浅筋膜炎的特征性变化。本组所有病例,在T2_TIRM序列上均可观察到异常高信号。浅筋膜炎时,在T2WI序列上亦可见到浅筋膜高信号,不过需在合适的窗宽窗位下观察,T2WI序列横轴位的特征性表现是浅筋膜境界不清,棘突后方三角脂肪间隙信号不均,并可见点状、片状高信号。浅筋膜炎在T1WI序列上没有典型信号改变,不过该序列是重要的鉴别诊断序列,如腰外伤所致局部出血时,随出血时间的不同,含铁血黄素沉积的多少,在T1WI图像上均有不同的表现,可与浅筋膜炎鉴别,避免误诊。

3.3 重视腰部浅筋膜炎的影像学改变 腰痛是常见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浅筋膜炎则是造成腰痛的重要原因,临床并不少见,对于腰部浅筋膜炎的影像学改变,需要高度重视。腰部浅筋膜炎的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有相似之处,如不加以鉴别,可能误诊误治,埋下医疗纠纷的隐患。腰椎检查是目前最常见的影像科检查项目,其中CT检查又占较大比例,影像科医师在做腰椎CT检查时,不仅应关注椎体及椎间盘,还要注意浅筋膜炎的异常CT征象。MRI作为诊断腰部浅筋膜炎最灵敏的手段,也有赖于完整序列扫描,如果仅做常规序列,省略掉耗时较长的T2_TIRM或STIR序列,就很容易漏诊。

总之,在腰部检查时,CT和MR图像上的异常表现,对腰部浅筋膜炎的诊断非常重要,尤其是MR对腰部浅筋膜炎诊断的敏感性更高,可以作为首选。

猜你喜欢

状位膜炎筋膜
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手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改善情况分析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在疾病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排列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