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30例分析

2020-07-06孙永强

大医生 2020年1期
关键词:疝囊复发性修补术

孙永强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马站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6403)

在临床中,腹股沟疝属于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和婴幼儿,特别是老年男性。以往主要运用传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后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手术结束后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例如阴囊水肿、局部疼痛等,同时疾病复发率较高,需要患者长期卧床休息[1-2]。现阶段,在不断完善外科手术技术的影响作用下,在临床中开始广泛运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该治疗手段包含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种治疗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无张力的缝合疝周围组织,治疗期间不会对腹股沟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产生影响,且层次分明,该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3-4]。本文主要探究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运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2月临沂市沂水县马站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15例。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为56~72岁,平均年龄(66.39±6.94) 岁,病程为 1 ~ 4 年,平均病程(3.39±0.32) 年;对照组男性 13 例,女性2例,年龄为58~75岁,平均年龄(70.35±6.31)岁,病程为2~5年,平均病程(3.15±0.59) 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聚丙烯平片为修补材料,对患者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和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长度为4~6 cm,将疝囊向疝囊颈游离,若存在较大的疝囊,可以将疝囊横断打开,对其实施荷包缝合;若存在较小的疝囊,可以将其直接向腹腔内纳入。避免术后出现阴囊血肿情况,可以不对远端疝囊进行剥离。修剪补片,保证其大于腹壁缺损边缘1.5 cm,并在补片上缘剪一裂口,裂口长度为0.5 cm。再对精索进行环绕,同时在内环上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上进行缝合。

给予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成功麻醉以后,选择合适的部位做一手术切口,将皮肤组织逐层切开,充分暴露外环,分离两侧的腱膜,充分暴露疝囊后实施剥离切除,成功切除后,使用中号线对疝囊颈部上方0.5 cm的位置进行荷包缝合,放回精索,对切口冲洗以后予以有效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低(P<0.05),见表1。

表1 比较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s)

表1 比较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情况(±s)

观察组 15 20.06±3.06 4.26±0.62 5.46±0.75对照组 15 50.36±5.24 9.26±1.29 7.53±1.16 t 13.054 15.112 13.021 P<0.05 <0.05 <0.05

2.2 2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比较2组并发症[例(%)]

3 讨论

腹股沟疝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主要有斜疝和直疝两种疾病类型,其中主要为腹股沟斜疝,在我国,老年人腹股沟疝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传统方法存在较大的剥离范围,患者有较大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慢,同时具有明显的术后疼痛症状,且复发率较高[5-6]。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腹壁软组织比较松弛,且多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合并发生,例如前列腺肥大、冠心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明显降低了机体的愈合能力。同时,由于受切口疤痕和手术创伤的影响,导致腹股沟后壁有较大的缺损形成,缺损周围组织状态十分薄弱,导致疾病恢复受到影响。因此,为促进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恢复,需要加强对手术方法的合理选择[7-8]。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补片由人工合成,主要修补腹股沟管的缺损区域,不会破坏腹股沟的正常结构,其组织相溶性和耐冲击性较好,通过无张力缝合,可以强化腹股沟管的作用,同时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操作简单,术后具有较快的恢复时间,使得疾病复发率明显降低,因此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9-10]。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期间主要对聚丙烯补片进行充分运用,机体组织不会将其吸收,其生物稳定性较好,且具有良好的组织相溶性,在短期内可以粘合固定缝合的组织,通常情况下,完全相溶合所需要的时间为8周左右[11-12]。

本文通过探究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运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3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13.33%较低(P<0.05)。综上所述,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运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后,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当积极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疝囊复发性修补术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联合腹股沟小切口治疗特殊类型腹股沟疝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的相关性分析
成人腹股沟疝囊内面病理及细菌学观察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的远近期疗效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