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2020-07-04朱夏晓
朱夏晓
摘要:激励教育是指以激发、鼓励、唤醒等为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的知识技能,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行为准则,提高学生素养的一种教育方法[1]。心理学认为: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激励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其重点在于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管理中,实施激励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素养能力提升、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激励教育;班级管理;欣赏
一、班级管理中应用激励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増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赖于周围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其中,班主任的看法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当学生取得成功或者有所进步时,他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师长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地、实事求是地赞扬学生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和潜在的优点,让学生自我肯定,增强学习的信心。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家园。激励班级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处处为班集体争光。让每个学生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班级的形象。激励他们从具体可行的班级小事做起,如打扫课室卫生,自觉地做操,自觉地上好自习课等,自觉为班级做贡献,相信这样的班集体一定是个团结、自主、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3.有利于班主任的个人成长
班主任是班级的引领者。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导者的心理气质和本人形象直接影响其所在群体的心理氛围和组织形象。班主任也是班级的一分子,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班主任应自觉督促自己,不放松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教师用激励教育法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进步和提高。激励教育也能让学生更加信任老师,学生与老师之间如果能建立充分的信任,这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班主任应客观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多用表扬来鼓励学生,表扬往往比批评更加有效,更能发挥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功能。学习动机一旦被激发,能很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班级管理中激励教育的有效策略
1.善于运用语言激励学生
班主任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要善用语言来达到激励效果。而语言激励也包括了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和书面语言。
2.善于运用情感因素激励学生
情感激励是指师生之间以情感沟通和情感鼓励为手段,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以“爱动其心,以理晓其弊、以严导其行”的目的。有爱的教育才能激励学生的成长。学生只有信赖自己的老师,才能产生情感的交流,在爱的滋润下,学生全情投入到学习中,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学习效率。给予学生关爱之心,让学生沐浴在关怀中成长,让学生在关爱支持下主动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班主任的关爱如春风,如细雨,它能激起学生无限的热情投入到学学习中去。
3.善于制定目标来激励学生
目标激励,就是制定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人所共有。对于青春年少的中学生来说,对自己前途和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这样的憧憬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动力。教师应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好阶段目标。激发起学生昂扬的斗志,满腔的热情去实现目标。
4.善于用民主參与来激励学生
一个班级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奖惩制度、班级公约、班干的选举等等。一个班级的管理要联系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班级的相关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使激励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激励机制的制定必须坚持一条原则,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相关机制的制定工作。坚持了这一原则,才能使制定出来的激励机制更加有效。
通过民主参与班级管理,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这可以鼓励学生为班级争光,増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发挥学生的特长,增长学生的才干。
三、班级管理中应用激励教育的误区
1.激励教育偏向只有赏识。
赏识应当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在赏识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激励教育主张对学生多肯定, 多鼓励, 少批评, 但不等于有错误不去批评。激励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不怕失败;它要与随机教育结合, 对有错误的学生要及时指出错误,该批评的问题应当批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不能含糊, 不能偏废。
2.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 因此,班主任应当扬其所长, 避其所短, 尊重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称赞、表扬、激励学生时, 可能班主任会不自觉地常把学生与学生比过来比过去, 进而对优异者加以赞美, 认为这样有助于学生长善救失, 取长补短。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对教育来说, 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实际上, 每个学生都是世界的“唯一”[5],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教育,能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有效,让班级充满生机与活力。有效恰当的激励教育,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虎.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六期.
[2]张惠平.运用激励教育实现高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