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20-07-04陈建英
陈建英
【摘 要】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更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鉴于此,笔者也对其进行了探究:本文首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出阐述;然后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展开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量农民由农村转向城市务工。农民工数量的提升也带来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普遍存在。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在社会中,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儿童被留在家中跟着亲戚生活或是独自生活,缺少人照顾的儿童。心理健康主要指的是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而言,其基本指标在学术界并未统一。而在本文中,设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指标主要为:(1)具有一定自我认知,可以正确认识自己、调节自己,具有行为主动性;(2)品德发展较为健全,具有拾金不昧、尊老爱幼、责任意识强等优良品德;(3)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可以对自身和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4)具有稳定情绪,通常不会有乱发脾气、过于焦虑、胆小怯懦的情绪或心理产生;(5)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可以对新环境予以快速适应,且具有一定意志力和动手能力[1]。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现阶段,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缺乏自信、性格内向、性格封闭、多动、叛逆等心理问题,之所以产生此类问题,其主要是因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多方面有所缺失造成的。
(一)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环境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造成直接影响。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种娱乐设施、娱乐场所纷纷出现。娱乐业的发展固然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所,但与此同时,游戏厅、网吧等场所也会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如部分网吧非法接待未成年人,就可能会让留守儿童痴迷网络游戏。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留守儿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会浏览到少儿宜的网络信息,其心理健康可能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2]。
(二)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监护人陪伴不足。现阶段,很多留守儿童都存在监护人陪伴不足的现象。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顾子女的家庭中,老人往往白天需要耕作,晚上还要料理家事,几乎没有时间关注孩子成长。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会一年都在外,在家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难以在短时间的陪伴中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2)监管人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多为隔辈代为监护,而老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教育理念落后的问题:一方面,老人受限于自身文化水平,难以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和心理方面提供有效指导;另一方面,老人普遍存在教育理念落后问题。隔代抚养容易对孩子产生溺爱,造成孩子养成很多的坏习惯,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3)缺少亲情抚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缺少亲情抚慰的现象,因为家长与留守儿童沟通时间相对较少,即使在电话沟通中,其沟通内容多为日常生活、学习成绩,缺少情感沟通,这会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形成情感障碍,产生情感距离,进而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教育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措施欠缺。留守儿童所处学校多为农村或城郊,而农村学校或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学设备落后、教师老龄化精力不足、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学校的留守儿童数量多,学校给予关怀不够,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没有进行及时疏导。与此同时,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心理问题咨询点,但是缺乏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而兼任心理咨询的教师由于对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不足,难以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而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多以理论灌输式教育为主,教育效果相对较差。(2)教育经验缺失。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缺失的问题在我国农村学校或城乡结合部学校普遍存在。城镇化的推进让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但与此同时,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心理教育工作开展中,因为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学校自身教学能力有限,可能会让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问题[3]。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对策
(一)强化社会各界进行关爱
强化社会各界进行关爱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举措。只有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留守儿童形成正确三观。首先,社会群体、舆论媒体应积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明确不良信息传播会对留守儿童三观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舆论媒体的管制,引导舆论媒体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内容。其次,社会各界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并积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问题,让留守儿童教育设施变得更为完善,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此同时,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应加强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避免其出现闭塞等心理缺陷问题。最后,社会学者、机构组织应加强对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对现存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在充分了解留守儿童具体情况及当地民情特点后,可提出针对性建议,并整合为具体解决方案,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的实行提供理论依据[4]。
(二)提高家长重视程度
提高家长重视程度可以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环境得以塑造。我们应提升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其义务观念得以树立,进而主动地承担留守儿童监护职责。针对留守儿童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当下最生活化的沟通方式,如QQ及微信等新媒介展开日常的沟通交流,这样就可以了解到子女的心理状况,进而开展及时的疏导工作。
(三)完善学校心理教育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国留守儿童所处学校建设现状,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义务教育投资模式,加强农村学校和城乡结合部学校基础教育投资力度,从硬件上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应利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增强一体化管制力度;另一方面,应针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提升资金投入,建设并完善学校心理功能室等硬件设备。
2.提升教师素质水平
提升教师素质水平可以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得以提升。一方面,留守儿童多的农村学校和城乡结合部学校更应该配备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更好地为留守儿童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提供专业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全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增强责任感,并在教师技能考核项目中积极纳入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环境影响、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足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通过强化社会各界进行关爱、提高家长重视程度以及不断完善学校心理教育的措施,可以让此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而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苏玉桃.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0(1):162~163.
[2]丁小花.新時代心理教育让留守儿童自主快乐发展[J].学周刊,2020(2):165.
[3]尹德福.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23.
[4]甘红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