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04佟成良
佟成良
【摘 要】伴随着数字化理念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已成为热点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在教学领域更是如此。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悄然兴起,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通过栩栩如生的图像、婉转动听的声音、精妙绝伦的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觉“盛宴”。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将为学生开辟一条新的学习之路。
【关键词】教育技术;语文教学;策略应用
在信息时代大环境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为师生互动带来了新途径。浏览琳琅满目的网页,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被点燃;应用妙趣横生的课件,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被拓展;观看精彩纷呈的视频,学生的各种感官可以被调动。[1]这些信息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因此,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新会为师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变,语文课堂逐渐被注入新的血液,如教学媒体的应用。常用教学媒体分类:
(一)听觉媒体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是诵读古诗词的益处。诵读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开拓眼界、开阔胸怀、提高素养。[2]在古诗词鉴赏课中除了教师范读、个别学生朗读、学生集体读、学生自由朗读外,还可以播放名家诵读录音。听名家诵读录音,会为学生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声音盛宴“。例如教学《观沧海》时,教师不妨在课前播放名家的配乐诗朗诵营造氛围,听名家朗读可以让学生感受本诗气势磅礴、壮阔激昂之势,进而感受本诗的音乐美、艺术美。[3]也便于学生感知和鉴赏诗词内容,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
(二)视听觉媒体
例如教学古诗《游子吟》时,教师不妨在课前导入时播放一则泰国的公益广告《感恩母亲》,用剪短的视频来渲染氛围,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4]当代中学生由于受父母的过分溺爱,滋长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不仅缺乏感恩之心,还常常有叛逆的言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往往把顶撞父母当成一件很“酷”的事,当父母被顶撞得哑口无言时,自认为很了不起,殊不知这一切会为父母带来很大的伤害,严重破坏亲子关系,甚至还会酿成家庭悲剧。
播放了正面的公益广告后,教师可乘胜追击接着播放反面视频案例。如可以播放湖南卫视角色互换类节目——《变形记》。[5]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受到启迪:不要学习城市中不良少年对父母的忤逆行为。学生看过视频后心中一定会泛起点点涟漪,教师进而透过诗词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要明确:“不知感恩,再优秀也无用。”。
(三)交互式多媒体
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汲取了传统教学的精华,还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给课堂赋予了新的意义,注入了新的血液,给传统课堂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6]
例如教学《桃花源记》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句子,在使用名家朗读录音范读时,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将藏于图片库内的绿草图和落花图拖动出来。瞬间,学生就感受到了桃花源外的美景。在讲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时,利用flash动画展示桃花源内的美景,学生不仅产生了学习兴趣,还能够直观地感受桃花源恬静而和谐的生活图景。
二、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现存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应用现代电教手段大有裨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当新的教学手段出现时,学生们表现兴奋难免会手舞足蹈,课堂纪律难以保证;其次,一些老教师拘泥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三尺讲台”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太善于操作多媒体设备,导致了一些班级的学生还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低下;最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环环紧扣,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紧密连接,有时候播放视频等势必会耽误一些教学时间,所以在教学时间上还需要准确拿捏,不能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而耽误教学任务。
三、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素养策略
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优化语文学科整合。提高教师现代化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训上
只有教师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进修学校和本校可以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现代教学技能培训,还可以通过举办“现代化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教师参赛以提高技能。[7]
(二)教学上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应恰如其分地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课堂增添色彩。教师在课后也要多探索、多开发,尽量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不同的课型中。[8]如上作文课,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讲解作文、展示范文、批改作文;鼓励学生利用新的教学设备板演、批注品評其他同学的作文,增加新的课堂评价方式,让学生都乐于参与进来,在丰富多彩的课型实践中提高师生现代化信息素养。
青年教师学习新技术较快,应该帮扶老教师操作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软件,形成“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学习模式。
(三)设计上
在课程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注意课程的时效性、高效性,不能设计一堂“热闹却空洞”的课,要让多媒体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是课堂教学受制于多媒体手段。教师也要紧跟时势,可以用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程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提问时用点名软件,答题时用欢乐转盘抽题,揭示答案时用翻牌特效。
教师在课程的设计上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做,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信息加工的能力。语文学科可以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学科整合。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可以分组,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有素材组、资料组、影音组、剪辑组等,教师作为“总导演”对学生设计的课程加以指导,这样师生相互协作,在合作中提高了彼此的现代化信息素养。
四、结语
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完美结合,一定会为语文课堂添姿增彩,新的教学手段呈现给师生的一定是情文并茂、意蕴无穷的审美新世界。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8~20.
[2]王荣生,宋冬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15.
[3]袁济喜.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2~25.
[4]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25~30.
[5]胡文群.浅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6):98~99.
[6]朱绍禹.中学语文教育概说[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56~89.
[7]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29~56.
[8]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7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