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如何达到精准沟通

2020-07-04刘焕丰白星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感受观察语文教学

刘焕丰 白星皛

摘要:语文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准确地观察生活,真实地表达出观察到的事物的本质,其次要教会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教会学生怎样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实实在在的源自内心的需要,然后教会学生通过表达内心的需要来准确地提出自己的请求。此外,语文教学还应当选择有实际作用的语言来学习,关注言语的精炼和准确,从而实现正常而有序的沟通。

关键词:语文教学;精准沟通;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马歇尔·卢森堡著的《非暴力沟通》中提到,要做到非暴力沟通,就要从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等四个步骤来进行真实的交流,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实践证明,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很值得引用到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学作为语言沟通的培训手段,应当对如何有效沟通、有力沟通等做出正确的回答。我们学习知识不是为了掌握知识内容,而是为了掌握技巧和能力。就像我们背诵古诗不是为了朗诵给别人听,而是要学习诗歌创作一样。语文教学应当真正教会学生怎样观察事物,真实地表达出观察到的事物的本质,教会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教会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出源自内心的需要,教会学生通过表达内心的需要来准确地提出自己的请求,通过这种过程真正实现准确的、无障碍性的交流和沟通。

一、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精准沟通

(一)语文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准确地观察生活

准确的观察是人们表达切身感受的物质储备,通常人们是通过观察来输入信息,感受外界事物的。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对于很多人来说,观察别人及其行为,不带有任何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是难以做到的。但是,要想客观地认识自然存在的任何事物,非要做到不掺杂任何旁人的观点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客观的观察。

语文教学是教授人们采用语言媒介来表达思想的一种活动。要想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首先对客观事物要有准确的观察。观察到的内容应当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得到的。在这里,语文教学总是不知不觉地借助作家作品的观点取代学生的主观看法来追求教学效果。这就在无形中架空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忽视了学生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这是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无法讲求实效、学生学习能力无法创新的症结所在。

(二)教会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感受

众所周知,人从降生之日起,就已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呱呱坠地的婴儿立刻被周围的空气包围起来,随后的声音、水、食物等给养,以及来自人类的各种呵护纷至沓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顷刻之间由“我和它”变成了“我和你”。没有了单纯的自我,而只有与所生存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自我。人类面对大自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触发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饿了,就要把饿的感觉表达出来(人们最初表达饿感的方式是哭),才能得到食物;冷的感觉,只有传递出去,才会得到御寒设备。

其实,把自己的感觉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人们必须尽力地去学习。大致表达与精确表达之间的距离正是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来拉近的,比如,表达冷的感觉的词语有凉、冷、寒等多种,其中的程度各有不同。我们也可以体会出《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共潮生”用“生”而不用“升”的妙处。同样是雪,在北极圈里生活的爱斯基摩人使用的词语中就有几十种之多,所表达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结果,然后不加任何判断、评论和预想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喜悦、开心、气愤、害怕等等。例如,一位学生看到自己的书桌上有一个食品包装袋,知道是同桌放到自己书桌上的,便说:“我看到我的书桌上有一个你吃零食剩下的包装袋,我很不高兴。”这句话表达了这位学生的真实感受,没夹杂着任何评价和判断的话。如果这么说:“谁这么讨厌?把吃完的零食袋子扔到人家书桌上,真不要脸!”这就给这件事的发起者贴上了“讨厌” “不要脸”之类的标签,形成了加上评判后的观察。听到这话的肇事者接收到的必定是一种带有敌对情绪的攻击,这时他首先想到的不会是怎样弥补过失,而是尽快躲避或者及时反击。这种语言交流只能是一种不正常的沟通,是语言沟通能力形成中的变异现象。

要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得清楚得体,就应在平时多积累精确表达感觉的约定俗成的语料。比如,一些与感觉器官相关的近似的常用词语,与“惊讶”相关的词语有吃惊、惊奇、惊愕、惊讶、讶异、骇怪、惊异等等。在所有相近词语当中,及时选出最恰当、最精确的词语,说清楚是哪一种惊讶程度的感觉,这就是要通过学习得到的最佳语言表达能力。

要想把自己的感觉精准地表达出来,有时还必须准确地选择媒介。词语是传递感觉的基本符号,但仅凭词语是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感觉的,因为,词语仅仅是概念而已。爱默生指出,“自然是思想的容器。词语是自然事实的符号。词语源于自然现象,而自然本身又是一种象征性的语篇。”所以,如果想把感觉表达出来,就应当把表现自然的符号有机地组合起来,编织成连贯的媒介。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把感觉表达出来,比如,水的触觉仅用“水”这个词语符号是难以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还需要更细致的描述才能表达清楚。“冰凉的水潺潺地流动”,这句话表明“凉”得像“冰”一样的,并且能够“流动”的物体便是“水”。

这就给我们一种提示,即要想说清感觉,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一种与目标事物相仿的参照物做媒介,借助参照物的性质来诱发对目标事物的认识。所以,能够讲清楚自己的认识,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此及彼,触类旁通。

想做到精選媒介,就要有足够的积累和沉淀,这需要平时多关注这方面的事例,并分门别类地贮存起来,择时启用。

(三)教会学生怎样表达实实在在的需要

阿德雷·史蒂文森说,“了解人们的需要时,需要就已经满足了一半。”这说明了解在感受需求中的重要性。

许多人把表达需要跟自私、依赖等负面因素联系在一起。这种想法跟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存在直接的关系,认为谈到自己的所求就意味着自私,或者唯我独尊。实际上,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要是我们作为正常人应当具备的素质,这是无可厚非的。而现在的惯性思维是服从别人、取悦别人、满足别人,以至于我们羞于表达我们正常的需要。

能否准确地表达出要表达的意思,直接关系到交际效果的好坏。也就是说,直接关系到交际承受方的受事反应。比如,父母关心子女,担心子女在外有什么闪失,在好久没有得到音讯的时候会说:“真担心你会出什么事儿!”还可能说:“一直没有你的消息,以为你出什么事儿了呢!”两种表达对听者来说产生的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第一种说法是担心孩子出什么意外而揪心,第二种说法是设想出无中生有的事故而为之揪心。对于说者来说,也许是相同的意思,而从听者的角度来说,会为父母无端地担心产生的心理焦虑而更加不安。更有甚者,听者也会无中生有地受到不良心理的暗示而产生负面效果,城府不深的子女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某种诅咒。

要想向聆听者讲明自己的认识,一定要认识清楚信息的传递渠道。信息的传递渠道首先是输出者,其次是传递媒介,再次是输入者。要想完成好信息传递的整个过程,仅仅重视和做好前两项是不够的。输入者能否准确地接收所传递的信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人类的大脑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会启动自动取舍功能,即删除对自己有害的信息,存储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所以,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要极力克服这种取舍功能。否则,接收的信息一定是片面的,不客观的。信息的输入者往往因为克服不掉这种大脑的取舍功能,接收片面的信息而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要讲明自己的认识,一定不能忽视接受者的这种信息输入心理。

有了感觉器官的感性认识,自然就要通过大脑的理性思维过渡到理性认识,把自己的理性认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传递给别人,这就是语言能力所要完成的最终使命。

要想把自己的理性认识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就要极力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其前提是正确客观地观察和合理理性的思维。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就是要在积累知识的前提下,用准词语,精选媒介,正确客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语文学科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与自然感觉相吻合的词语。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就是要通过学习,经营好语言表达的形式,尽可能地设计与信息输入者相适应的最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调配好这两种能力,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言能力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四)教会学生正确地提出请求

正确的请求是语文教学的最终方向。有了感觉器官的感性认识,自然就要通过大脑的理性思维过渡到理性认识,把自己的理性认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传递给别人,这就是语言能力所要完成的最终使命。

把自己的认识用对方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力陈己见的最有效方式。易于被人接受的关键是要以欣赏的角度而不是以挑剔的视角去理解对方,然后发表自己的认识。任何人都希望被别人认可,如果总是一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积极地与对方达成共识,总以为自己的观点是最正确的,就会引起聆听者的反感,使其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导致信息输出失败。

语文学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积累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引经据典,为我所用。所谓为我所用,就是用别人的材料表达自己的认识,陈述自己的观点。这里需要重视的是,要力戒误入前人的圈套。在引经据典的过程中,我所“引”和“据”的是“经”和“典”,而不是前人已有的认识和观点,也就是说,我们拿过来的是论据,而不是观点。引用的是前人的根据,不是他们现成的学说。如果把前人的观点囫囵吞枣地全盘引用过来,就只有继承,而没有了创新。其结果是我们只起到了传声筒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所推崇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境界,并不应该是人才的标准。只有把学到的东西消化成自己的学识,树立自己的观点和理论,独树一家之说,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有才华的人才。

积累知识不是目的,应用于实践才是积累知识的最终目的。以往人们认为有学问的人仅仅是知识渊博的人,并没有特别重视他们应用所积累的知识做出了什么创新的实际成果来,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严重错误。这种错误认识导致目前的教育评价仅仅停留在对已有知识记忆能力的考查上,作为最终落脚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却被遗憾地淡化了。比如,人们只欣赏那些记忆了多少古诗词的人,却对诗词创作的人不予以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市面上诗人词人多,读诗品词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中国社会认识上极为致命的错误。

引经据典的目的是应用。既然要应用,并且为树立自己的观点而应用,就必须引用那些已被历史证明正确的经典,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立在其上的自己的观点稳固而可信。所以,选择经典材料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绝不能人云亦云。近期有一股所谓“后现代”哲学的潮流冲击着中国部分高校的学术界,而且大有动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势头。而只要稍有筛选能力的人就可以分析出,这是一种国外神学机构向中国进行的宗教渗透,其最终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筛选材料始终是建立一家之说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

二、精准沟通要使用有实际作用的语言

语文教学如果为工具性目的服务的话,就应当选择有实际作用的语言来学习和使用。我们首先应当关注言语的精炼和正确,以便于实现正常而准确的沟通。

(一)尽可能不说的言语

1.尽量不说少说转折性词语

从正常的对话角度来说,当听到对方说出转折词语(如“不过” “可是” “但是” )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可能在否定我的观点”。这时候开始,两个人的对话已经产生分歧。这就意味着,下面的对话不好再进行下去了,沟通就产生了阻碍。

2.少用或慎用表示絕对意义的词语

这是最具破坏性的语言。当两个人沟通的时候,出现这种表示绝对意义的词的时候,听者就会感觉其听到的是一种命令或指责。在沟通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通常会有两种结局:一是对方继续勉强地听,二是遭到反驳。而无论哪种结局出现,沟通都不能正常进行下去。从这一刻开始,正常的沟通就已经产生了变异。

再比如“总是” “从不” “经常” “很少”这类词,当对方听到这类词语的时候,通常会觉得“这个人在以点概面,以偏概全”。因为这是在做一种不负责任的评判,是在以没有充分论据的情况下做判定。这种沟通可想而知是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

(二)需要替换的言语

1.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通常人们在有义务的情况下才去做事的话,是带着压力来完成任务。这时候的心情是不愉快的。所以,给人一种可做可不做的选择,人们就很容易接受。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自己选择的。我们永远都有选择做什么事情的自由,没有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只不过我们没有弄清楚我们选择做的那件事情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

2.用“因为我”代替“因为你”

人与人交往时,免不了要出现一些冲突。当冲突来临时,尽可能不要把诱因归结到对方身上,总是强调对方的不是,而是要多想一想各自的感受,多找一找原因(不是诱因),多倾向于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对化解冲突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一个人的愤怒应该阐述为“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而不是“我生气是因为他们……”。你的生气要变成 “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你的爱和关心”这样的表达方式,替代“我生气是因为你做的不好,你根本不在乎我”。因为人的理解容易被愤怒掩盖,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你的言语认清楚了解你的内在需求,当他们不能这样做的时候,你自己要把自己的需要表达清楚些。

(三)应该慎用的言语

1.“错误” “道歉”

用定性的口吻给事情下定义,即使说话人很在理,听者也是倍感压力的,因为这时已经经过了对错标准的裁定,人的情绪是处在低劣的层面上的。这个时候的双方,无论是占上风还是占下风,都没有好心态。

2.“惩罚” “报复”

有很多词汇直接导致了我们将暴力引入了正常的沟通之中,以至于我们的沟通不知不覺地植根于暴力范围之内。

比如,“惩罚” “报复”等,还有更严重的,如“报仇” “复仇”等等。这些词语我们可能经常在影视剧当中听到,但在生活当中,不应当存在,或者应当极少存在。然而,这些词汇虽然不像影视剧当中那样带着血腥和火药的味道出现,但是在语言交流和沟通中却屡见不鲜。这显然是脱离了客观观察和切身感受,而单纯由对情感态度的狭隘的冤冤相报的心理而产生的。这种词汇的出现,是对真实感受的一种掩盖,是对理性的一种背离,因此,是不宜在语言教学中不加筛选地直接使用的。

(四)应该常说的言语

1.多用缓慢性语言给对方一个时间

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们应当时刻想到,要给足对方思考的空间,让人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能够倾尽自己的能力去说清面对的事情。

2.多用谦词类语言

当人们听到自己被给予说话权力的时候,心情通常是既紧张又欣慰的。一是因为得到了对方的认可,二是因为获得了发表观点的机会。得到这种机会的人,就算没有多少准备,也要极力说上几句。

三、精准沟通是出于对生命的挚爱

精准沟通的真正目的是每时每刻都将人类的注意力集中在生命上,沟通不但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生命,而且还要时刻关注他人的生命。具体体现在马歇尔·卢森堡所指出的两个关键问题,即我们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和我们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而做的事情。

(一)调整好心态

人们的心态是受情感调控的,而人们的心态的好坏是正确进行人际交往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态,就不会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通常带着情绪进行的交流都是病态的,是非正常的交流。所以,要想进行正常的情感表达,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七情六欲,将自己调整到健康状态之后进行表达,才能得到正常的认识。

人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当从语言学习入手,尽可能多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语言,而少用有害于身心健康的语言。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使用语言调控好身体状态,从心态上排斥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以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二)组织好语言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言语和眼睛一样是人心灵的窗户,不要在沟通的时候,使它成为一堵墙。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脆弱的自己,不喜欢被冷落,害怕被伤害,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被语言暴力伤害有多么可怕。

我们在使用语言时,一直没有专注于自己内在的鲜活的生命状态,而且,我们的惯性思维是不关注我们做事是为了使生命更加美好,而大都认为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

(三)维护好观点

无论是谈话唠嗑,还是撰写文章,都要学会自圆其说。说出一句话,就应当为此寻求各种佐证材料尽力去维护。养成自己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的习惯,这才是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否则,说出的话自己都不能负责,像墙头草一般人云亦云,这样的人绝不会得到公众认可的。

树立了自己的一家之说,就应当能够以各种依据为其做足够的论证,以便使本学说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作为存在的根基。

建立了一家之说后,应当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即维护。这个环节不但要有自己本人的维护及本学科团队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启发其他同行承认、认可,并接纳这个学说,而且能够为此做不同层面的实践和尝试,同时还要返回到理论之中,进行不断的充实、加固,然后再进行实践。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返回到理论,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最后夯实本学说的坚固堡垒。

实施者本人要形成这种语言习惯,并不断使这种习惯成为自己做事做学问的风格,形成这种成熟的语言能力。这是语文学科塑造人的语言能力的正确路径。

总之,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足以说明人们在学校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这种沟通是精炼、准确的,不带有任何评判、评价以及预设等附加成分的。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大多强加了权威人士等外在的附加评价因素,忽视了语言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导致语文教学真正要达到的精准沟通的目的被淡化了。这是语文教学的异化现象,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从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养成角度来看,与美化语言相比,人们更应当重视的是精化语言。美化语言是为了装饰,而精化语言是为了精准沟通。究其实,语言的首要任务是要完成沟通,然后才是促成优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程虹.宁静无价:英美自然文学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邢秀凤.语文课堂对话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5.

[4]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M].阮胤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

[5]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实践篇[M].梁欣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6]马歇尔·卢森堡.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M].于娟娟,李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韩    璐]

猜你喜欢

感受观察语文教学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