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个性化课程:从“每一个”到“这一个
2020-07-04贾丽君杜友锦
贾丽君 杜友锦
【摘要】主题个性化课程是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实施的一项课程改革,它使学校单科制班教学有了“向心力”,使课程设置科目有了凝聚力。学校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真实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实行“私人定制”举措,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走班教学;个性化课程;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4-0032-02
【作者简介】1.贾丽君,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助理讲师;2.杜锦,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教科室(江苏连云港,222100)研究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潜能”。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的主题个性化课程,让每一个学生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主题个性化课程实施的现状
1.学生对课程主题的认知处于朦胧状态。
为了摸清主题个性化课程实施现状,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发放438份学生问卷,回收435份有效问卷。调查问题是:“本学期,学校实施的‘个性化课程是以什么为主题的?”结果显示:61.38%的学生因为当时学校实施礼仪教育,误认为课程主题是“礼仪”;23.45%的学生能熟知学校特色课程主题;10.06%的学生认为课程主题是“安全”;5.11%的学生对个性化课程爱国主题一无所知。由此可见,学生对课程主题的认知处于朦胧状态。
2.学生对课程科目的自主选择稳中有变。
在主题个性化课程实施期间,学生选择的课程班级有无变化?是否存在逃课现象?从学生问卷来看,2.3%的学生选择的课程科目日新月异;59.08%的学生没有违背初衷;33.56%的学生课程选择半年改变一次;5.06%的学生课程选择变化随心所欲,没有规律。3.01%的学生长时间逃课;1.59%的学生偶尔逃课;95.4%的学生严格遵守时间,从不逃课。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个性化课程认可度较高,对课程的选择具有一定稳定性。
3.学生对课程成果的评价方式褒中有贬。
主题个性化课程主要采用“以展代评”的评价方式,学生喜欢这种成果展演方式吗?调研表明:34.02%的学生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特色成果展示活动,26.44%的学生偶尔参加学校“主题”个性化课程成果展示,39.54%的学生两年内没有参加课程成果展示活动。多数学生对个性化课程的评价方式持肯定态度,57.47%的学生特别喜欢学校“以展代评”的课程成果评价方式,35.4%的学生比较喜欢这种评价方式,7.13%的学生对“以展代评”的成果评价方式持否定态度。
二、主题个性化课程的转型策略
如果把课程的开发权赋予学生,会收到什么合理化建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课程需求还停留在学校现有的课程科目上。四至六年级学生则渴望增加科幻、航模、3D打印类课程,以便了解太空;添加游泳、滑板、溜冰、棒球、武术类课程,便于强身健体;添加数学创客、智能游戏类课程,利于培养创新意识。
1.配足“个性化课程”教学设备。
教学资源是学校特色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学校先后购买了钢琴、葫芦丝、陶笛等乐器,满足了“舞美课程”音乐素养教学的需求,让一大批学生在“个性化课程”学习中可以各显其能,各美其美;购买了缝纫机,为“服装设计”课程打开创新之门,使学生的服装设计别出心裁、引人注目;购买了寿山石,为“篆刻课程”的开设提供载体,留下一块块承载中国汉字文化的“魔石”。
2.奏响“个性化课程”主题旋律。
学校利用教师例会、教研组活动等从教师层面普及特色课程主题,再由教师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进而让学生、家长了解“个性化课程”的实施主题。学校实施的“个性化课程”主题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定,首次是“爱国”主题,有效期一年。一年后,再自行更换,依次为敬业、诚信、友善。
3.提升“个性化课程”教师素质。
学校以连云港市赣榆区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每学期精心挑选部分教师参加“书法”“诵读”“演讲”“雏雁项目”等培训,不断提升“個性化课程”科任教师的素养,提高“个性化课程”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外聘一些专业人员来校教授“机器人课程”“英语拼读课程”“走进国学课程”等课程,让“个性化课程”科任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4.调整“个性化课程”科目菜单。
根据学生需求,学校围绕“礼、乐、书、画、射、数”架构新六艺课程。将科幻、航模、3D打印、设计、军事、数学创客、智能游戏类课程纳入“创意课程”科目范畴,将游泳、滑板、溜冰、棒球、武术类课程融入“阳光健体课程”类别,将礼仪、法律、环保、安全、户外活动类课程归属“明德课程”一族,将戏剧列入“书香课程”。此外,学校还将“个性化课程”课时延长,每节课长约80分钟。
5.改进“个性化课程”评价手段。
评价采取多元方式,静态评估主要采取试卷分析、作品展示等测评方式;动态评估则形式多样,阶段性“进班测”“擂台赛”“朋友圈成果晒”“网络秀”与终极性评估“节日展”“表彰会”“家长评”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