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磨粗胚,方成精品

2020-07-04周燕慧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周燕慧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统编教材亮点之一,符合语文课程本质内涵,也顺应语文教学改革趋势发展。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犹如粗胚打磨、填充、点色过程,应设置具体情境开展活动,补充背景知识引领活动和制订进度规范升格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设置情境;补充知识;制订表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92-2

“综合性学习”是统编版教材中亮点之一,“它以语文课程的内部整合为基点,强调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为目标”。虽然,综合性学习在人教版教材也是重要构成部分,但整体的比重乃至目标要求都在统编版教材中飞升了几个台阶。这符合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质内涵,也是顺应语文教学改革趋势。

统编版教材的“综合性学习”较以往教材内容设置有了很显著的变化,它有明确且符合生活实际热点或是需求的主题,它有较强的活动指导引领,它还有具体的资料补充。这些精典的内容设置为一线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倘若一味地依赖教材内容安排,虽能将活动展开,但离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是有一段差距。就好比统编版教材给了我们一个大致设计轮廓——“粗胚”,但要打造出精美的艺术品,还需要不断细琢、填充、上色。接下来,本人将从三个方面论述综合性学习设计关键点。

一、细琢:设置具体情境开展活动

大多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中已经设置了情境,这些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如“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创立班刊” “班级讨论会”等。但是,在此就停止探索不作为,则会使活动流于形式,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以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学部落”为例进行阐述。

在“文学部落”内容中,第三个活动安排是“创立班刊”,并且罗列了活动的三个步骤:1.推选同学组成班刊编辑部;2.编辑部设立图画组、设计组、文字组等;3.各小组负责提供班刊素材。如果粗看,教材里的活动步骤是可行的,放手让学生去做,活动也能展开。

笔者在一个班级按照此步骤开展教学活动,虽然最后也呈现出班刊,但在过程中遇到了“一开始无从下手”、“效率不高”等问题。反思课堂设计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依赖教材的原生设计,忽视了活动本身的实际性、情境性。就好比,教材给我们定了大致轮廓,但是不能直接将这个“粗胚”当成艺术品便放入展柜。首先要在课本原生设计上进行细琢,雕琢成更适合学生适用的情境。

根据反思,教师在第二堂课,对活动情境有了实际具体的安排设置。由于“文学部落”综合性活动教学时间临近第一学期期末,班刊定调为“迎新”专刊。“迎新”专刊符合同学当下生活实际情境,与学校大范围地迎新艺术活动相呼应;同时也符合日常刊物编辑的实际情况,一般大型正规刊物每期都会预设一个鲜明主题,而不会信马由缰地随意编辑;再者,对同学们最有利的是为寻找素材、创作作品、编辑作品提供了范围与评判标准。

具体实际情境设置完,可以放心给予孩子去构思与实践。倘若在此步还不收手,一味地追逐“班刊”,最终呈现的效果则会与“以学生为主体”背道而驰,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拿到每期综合性活动内容后,作为活动引领者的教师不能一味照搬照抄,也不能面面俱到替学生包办,“教师需要根据区域实际和学生实际,对这些活动方案和形式进行调整或改造”,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和成功率,扎实地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许多优秀的课例,无不体现这共同的理念。如有教师在八上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中,仿用了“国家宝藏”的节目形式,让同学们在叙述“诚信”的“前世今生”的情境下开展活动。这极大地刺激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也明确规范了活动内容。

二、填充:补充背景知识引领活动

假若只是单单设置实际具体情境,就认为此堂课便大功告成,显然这是对综合性学习狭隘、错误的理解。综合性学习“以活动为中心,注重语文素养的提升,注重言语能力、交往能力和方法性知識”,方法性知识是一个重要的教授内容。虽然许多经典综合性学习的课堂,老师貌似是“沉默的旁观者”,但其实学生在课堂最终生成,离不开老师的引领甚至是相关知识的指导。

随着教学设计地不断深入,我们会发现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协调能力以及教育指导能力要求极高。有些甚至不是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所能覆盖的,它是跨学科甚至是跨领域的。每一次综合性学习不单单是活动,其实是建立在相关知识内容之上的实践演练。这就要求我们平常注重积累和学习,或者短时间内突击某一领域的知识内容。

同样以“文学部落”中“创立班刊”为例。倘若仅是按照课本设计步骤实践,学生固然能获得活动所带来的体验与愉悦,但是对于系统性的编辑知识未必能掌握。在知识能力目标上,完成度就会打折扣。上此课时,教师应该有意识渗透编辑学相关内容。

在“确定刊名与主题”“设立编辑部”之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示范,为其进行独立编辑提供“扶手”。首先,要进行分栏,具体可借鉴日常报纸的分栏,以8开纸张为例,一般是分3到4栏适宜;其次,编辑组应规划出各版块栏目内容及拟定编选的资料,结合“迎新”班刊主题,可拟定以下栏目内容“迎新精美诗文” “中外迎新传统”等,不可多举例,举例主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再次,还要明确好各文章内容的来源,来源大致可分为“原创资料”与“引用资料”,“引用资料”也可分为两类媒介“书籍”和“网络”,此步骤明确后,编辑部内部文字编辑人员就能更有效的分工合作,包括插图也就有了明确寻找的方向;最后,不断完善优化,考虑细节问题,例如,根据班刊的内容和排版是否要插入刊首语,其次编辑人员名字、刊物时间、刊名等设计样式要达成共识。

假若不进行如上指导,学生也能呈现出刊物,但是结果往往是低效的,方法性知识是零碎的。教师进行了恰当的范例,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自己满意的刊物,更是对编辑学系统的认识与实践。很多教师或许认为,这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能力培養过程,还是教师在包办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认为这种看法是有失公允的。综合性学习本身就是带有“预设目的”,并且它是建立在一定知识体系上的要求,活动的时间安排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客观因素。教师应该是领着学生往前走,而不是任其毫无方向地横冲直撞。

三、点色:制订进度规范升格活动

绝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并不是一时一课就能完成,它比一般的教读课工程量大,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活动前指导、活动中、成果展示等。在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会倾向于活动前指导课,活动任务布置完,便觉得此次综合性学习完结。其实,这是不符合综合性学习的初衷,课标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求就有“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所以,当学生活动过程中或是活动结束,教师应该要“静静地观望”,给予“无声地纠偏或是引领”。

此活动中,两张表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活动进度表和活动完成情况反馈表。

活动进度表在综合性学习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任何一项活动除了完成质量外,还应关注时效性,倘若不讲求时效性,往往最后便成为“烂尾工程”。活动进度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活动前制订的时间规划表,这考验学生对整体活动的预估能力,也是对活动推进的有力鞭策。一类是实时活动记录表,即完成活动中哪个环节就记录下相对应的时间,这对孩子反思活动过程是有积极意义的。根据具体内容,可选取其中一类活动进度表,或是两者皆用进行对照都是可以的。

活动完成情况反馈表根据评价对象分类,可分为:自评表、互评表和师评表等。每类表都是有其作用的。师评表,即教师制定出活动理想效果的评价表,这在学生活动前下发,有利于学生活动往最正确最理想的效果发展。例如,“创立班刊中”就可制订如下表格:

自评表是用于学生自我检视活动过程能力与态度;互评表则用于考察小组团队协作程度,或是学生自我评价的有力补充。具体如图表所示:

表格设置的项目根据活动内容和要求而来,既可以是定量的评价,也可以是定性的评价。利用评价表来鞭策或是反思活动过程,对学生有经验积淀作用,就如同粗胚成精品的最后一步——点色,顿有画龙点睛之效。

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庞杂但又意蕴丰厚的“教学工程”。教师们不能怯步于它的繁琐,不能低估它的多重价值,更不能抱着“难以测验”的侥幸心理对其视而不见。只要静下心来,去走近甚至走进综合性学习,将这潜质优良的“粗胚”不断细琢、填充、点色,定能和学生共同打造出美妙的艺术品、绽开最美丽的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1]章新其等.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初中语文[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153页.

[2]章新其等.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初中语文[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155页.

(作者单位:浙师大附属大目湾实验学校,浙江 象山 315700)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预设与生成
“六结合”策略对初语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