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问题及其矫正策略的研究

2020-07-04徐君娥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高中英语写作语言环境

徐君娥

摘要:写作是评价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的最直观表现,同时也是其进行语言能力锻炼的最佳途径。但是,在现有的英语教学中,多种因素致使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经研究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多种失误,大部分是由于母语负迁移所致。例如学生在使用英语词汇、语句表达以及文化理解时都出现了中式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句法特征,造成写作的专业水准度不高,使得所写文章不够地道。若母语负迁移问题不得到有效矫正,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就很难有质的改善。因此,矫正母语负迁移问题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14-2

本文将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角度出发,探究影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母语负迁移问题,主要分析母语负迁移的概念以及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影响,同时根据学生写作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问题,从大范围角度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矫正策略。

一、母语负迁移的概述

母语迁移主要指的是学习者母语与所学习的第二外语之间的互相作用与影响。如果学生的母语对所学习的第二外语有促进作用或正面影响,此种迁移称之为母语正迁移;反之,如果产生的是干扰以及反向局限作用,便是母语负迁移。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由于母语汉语以及所学第二外语(英语)的所属语言体系完全不同,并且语言的组建方式以及表达思维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多是母语负迁移。

二、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主要表现

教师通过对高中生写作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进行大范围的研究。经过深度探索发掘影响其专业化语言能力表述的制约问题,便能从学生在写作中的词汇使用、语句表达以及文化理解等多方面分析出存在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1.词汇使用负迁移现象

在写作中母语负迁移首先存在于学生词汇的使用方面,这其中最为直观的表现便是学生的动词使用错误、词性误用以及词语搭配不当。以词语搭配不当为例,由于学生受母语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英语表述中会根据模式想法,按照中式化思维将某一概念生硬翻译为对应的英文,完全不考虑其语境中的含义。比如,想要表述“我会说很多很多语言”时,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会表述成“I can say a lot of languages”,这其中“say”与所指对象“Language”并不是专业化英语表述中的固定搭配,因此显出学生用语能力薄弱,进而影响其书面表达的准确性与地道性。

2.语句表达负迁移现象

语句表达是学生在书面表达时表述想法的最直接途径。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进行书面表达时易产生句子结构不恰当以及语序不当等诸多问题。如学生所想表述的内容体现不全面,句子构成的逻辑混乱或者语义不通。以句子结构不当为例,例如学生在表述“在远处看到一座小山坡”时,根据中式化的生硬翻译,会表述成“In the distance can see a small hillside”。此句子,未遵循英语语句的语法规则,而是按照母语的句式构建方式进行排列,导致句子中欠缺重要主语成分,呈现出有语病的英语句子。

3.文化理解负迁移现象

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母语负迁移问题主要在词汇使用、句式表达以及文化理解等方面较为突出。而学生书面表达相关的文本布局安排以及素材使用则与负迁移问题无较大关联。此外,学习者的文化因素也在母语负迁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信件题材写作时,学生会在结尾处落款“That's what I want to say. Thank you. Goodbye.”来表示礼貌,但是,这并不符合西方人写信的习惯,按照西方的文化,一般人会在信件最后落款“Best wishes”以示礼貌。

三、针对母语负迁移问题的有效矫正策略

教师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问题,需要设计有效的矫正策略,使学生通过更高效的写作能力训练、基础知识的扎实与扩充,以及思维拓展来帮助其克服这些问题,全面提升其书面表达的专业能力水平。

1.多途径输入语言材料,重视良好语言环境的构建

改善母语负迁移对于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教师首先应从源头入手建立学生良好的语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材料,确保学生的高效语言信息输入。帮助學生解析专业语篇中的语言构建方式,拓展思维,塑造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在写作输出中也能借鉴同样的专业化表达方式构建语言,避免出现过多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达到专业化的表达水准。

在课内教学时,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每一单元的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仿照专业语篇中的语言构建方式来进行仿写训练,提炼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句式以及语法应用方式。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单元主题,从互联网中汲取多样化的专业性篇章,其可以是外刊资料或新闻素材等。专业化的文本是学生应参照的重要语言材料。学生借此可了解专业作者所应用的一些领域词汇,并获悉其语言构建方式来潜移默化地锻炼自身语言的逻辑思维;并探析其中的基本语法结构以及词汇使用等具有明显语言表述特点及风格的典型范式。由此不断地充实语言知识储备量,使学生在不断的分析与模仿训练中深化专业的语句构建技能,深悟语言习得规律,从而减少在书面表达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问题。

2.积极对比两种语言体系,使学生明确语言间的差异

出现较多母语负迁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无法准确把握语言之间的差异。运用母语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构建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在书面化表达时便会按照常规思维生硬地翻译对应的英语信息,造成语义表述效果不佳以及语句间逻辑性不够严谨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积极对比汉语与英语所归属的两种语言体系,使学生明确语言间的差异,以便在后续写作中能正确区分。

教师可选取高中英语阶段经常性考核的写作题目,搜集与该借助基本的概念介绍,让学生了解经典表述的差异性是由于汉语与英语所属语言体系不同所致。在精读帮助学生解析语言间的差异后,对比分析可加强学生理解,这可使学生在后续写作中有效地避免中式化英语问题,提升写作质量。

3.正确梳理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西式思维习惯

文化理解能力欠缺是学生写作中出现母语负迁移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这主要呈现于学生在写作时的语言使用习惯及思维习惯。中西方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风俗以及其他日常活动中等多层面,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述时易出现中式化英语。比如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在其进行语言表述时,通常想要以较短语句表示直接的想法及含义,以“我伸手去拿那本书”为例,会表述为“I reached for the book”,如若学生以中式习惯直接翻译则会添加赘余部分,表述成“I want to reach for the book with my hand”。这是最为直观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会显得语句啰嗦和不地道。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西式思维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整合地道的语言,表达词汇和语言知识,包括一些专业领域的词汇、短语结构以及俗语等,并且向学生积极普及这些地道表达背后所蕴含的西方文化典故以及历史背景因素,只有学生全面了解了西方习惯性的语句表达方式,以及所承载的历史與文化背景后,才能以同样的或接近的西式思维方式与习惯来书写文本,从而写出准确地道的英语单句或篇章。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词汇知识使用、句法表达以及文化理解等方面进行综合解决,全面把握这些问题所涉及的深层原因,并设计有针对性的优化矫正策略。如提供多元地道的材料输入,帮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的语言体系,强化书面表达的思维等。

[参考文献]

[1]刘雯萍.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对母语负迁移的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90-94.

[2]刘苹.高中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表现形态及对策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9.

[3]陈霞.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与应对策略[J].英语广场,2017(12):135-13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广东 广州 511300)

猜你喜欢

母语负迁移高中英语写作语言环境
协作式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中职生英语写作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与教学对策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中介语石化现象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影响和对策
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