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2020-07-04谢冲黄建美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路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谢冲?黄建美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新作用,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导向出现偏差、信息环境趋于复杂、教育实效淡化、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能力弱化等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策略。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建设;净化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自20世纪末网络技术出现以来,至本世纪将全面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就成为了公认的可预见事实。人类社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变革,信息传播速度、数量与质量较之前而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互联网技术所创造的多领域革命中,新媒体这一新兴崛起的信息传播载体,已然是当代大学生信息交互最常用的媒介。正因如此,新媒体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需要进一步厘清,以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持足够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新作用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在校大学生普遍拥有一台及以上的新媒体终端,获取新媒体信息的速度和效率非常可观,所接触的是尤为复杂的新媒体文化。[1]天长日久,其思想、心理与情感和价值观等很难脱离这一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把握好新媒体文化阵地,不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新媒体革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学习、生活等习惯都发生了深刻改变,辐射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无论是学习空间、学习体验、交流模式还是活动形式都较之前大为不同。时空分离、师生分离以及隐匿性和虚拟性特征开始逐渐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依托于课堂教学、座谈会、班级干部汇报等模式。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正在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渠道,且表现出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具有的优势。新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便捷、高效的资源信息发布和传播,并以语言、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实现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呈现,教育成效也有所提升。新媒体使大学生群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必再局限于特定时间空间,而是随时随地、随处可接受。

2、新媒体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内涵

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娱乐、人际关系维护和知识学习方面的功能已经非常突出,“数字化生存”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已经成为渗透进现在与未来生活的基本生活要求。在可预见的未来,新媒体还将成为他人人际交往、个人意志表达的重要载体,因此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思想与价值观也必将受到新媒体时代的深刻影响。新媒体所具备的强大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诸多需求,如借助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能够满足日常的信息交互需求;借助强大的搜索引擎与新闻网站,能够满足各个阶段大学生所需的学习信息。无论是从传播方式还是传播内容层面而言,新媒体都具备毋庸置疑的优势,保障大学生能够在一种较为轻松、活跃的状态中,自行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或资源,并激发大学生探索使用新媒体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取向等产生作用。借助大学生自觉自主使用新媒体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从原来的被动教育转变为大学生主动接受、主动参与的教育模式,这无疑对激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热情大有裨益。

3、新媒体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新媒体所带来的网络虚拟性与匿名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接地气”,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从而建成全新的主客体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媒介迁移为新媒体后,原本由课堂所造成的教育时间、教育空间的桎梏自然消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需要紧跟变化,快速过渡到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例如目前非常流行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哈佛公开课”、“网易公开课”以及各类丰富的远程教学平台,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线上教育体系。高校可以组建專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令学生能够自由共享学习资源、交流心得体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能够与教育对象之间保持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学内容,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切实效用。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作为新兴传播媒介工具,固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受到挑战

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广泛应用,使得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门槛有所降低,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偏好产生了较大程度的脱节,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大不如前,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再者,新媒体超高的信息容载量和交互效率,也决定了其传播环境相当复杂。新媒体用户的隐匿性特征更是导致各种不良信息与思想大肆横行,思想教育控制难度显著提高。如若继续沿用刚性手段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约束,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成效,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学生承袭社会所推崇的主流价值观,拥有社会所鼓励的道德品质。在应用新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正确客观对待新媒体造成的价值观多元化冲击与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一元化之间的矛盾问题。

2、新媒体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环境趋于复杂

交互性与创新性的优势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更为自由、良好地发展自我,但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导向方面的突出作用也可能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信息环境的单纯性和良性发展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譬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民主自由”价值、政体等等,其中不乏意识形态与我国大相径庭、甚至是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的存在。然而信息的庞杂和高速流动使得在新媒体中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剔除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些不良信息与我国主流媒体进行宣传阵地博弈,冲击着价值观还未完全确立的大学生群体。面对如此之复杂的信息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复杂的、庞大的。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出现学生道德观念的偏差、对民族认同感或主流价值有所抵触的情形。

3、新媒體在一定层面淡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即大学生已经惯于应用新媒体作为个人意志表达、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同时,新媒体的硬件设备技术仍在快速发展之中,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恰好经历了新媒体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阶段。由电脑、手机所建立起的无孔不入的新媒体环境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而忽视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情况并不鲜见。这种脱离真实人际关系,过多关注虚拟世界的交往情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观念等产生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4、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新媒体将话语权释放给了网络环境中的每一个个体,开放的交流空间与匿名虚拟的交流状态使得不同文化背景、政治理念、信仰的人群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我。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本身并不具有阶级特性的新媒体被贴上了政治属性的表情,多样价值观、政治态度的传播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冲击。一些有心人大肆宣扬西方普世价值观,使少部分立场不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站位发生了变化,甚至于接受了一些消极、错误的思想观念,迷失了自我。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腐化而脱离了群众,走向错误的思想道路,甚至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敌对心理。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显然是无法肩负起正确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重任,甚至有可能向学生传递一些消极、不良的价值观,导致严重的思想教育偏差。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着较之前更为严峻的教育能力、个体思想修养方面的考验。[2]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策略

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时代问题,我们应当秉持客观、积极的态度,坚持相关理论与基本原则,探索适宜于现实情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3]

1、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建设

导向功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具有决定整个思想环境大方向的作用。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使得虚拟社会中的价值观碰撞、社会矛盾等日益突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其所需,需要进一步着重建设其导向功能与话语作用,突出其在新媒体中的“软管理“作用,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解决当代虚拟环境中思想道德单薄、主流价值观认同度偏低的问题。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效率、传播质量的优势应当得到充分的发挥,先进人物的事迹、正确价值观的多元化表达与弘扬,能够达到一种更为深刻的感人成效,并借助“议题设置”等聚焦一些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在分析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思想道德观念的宣扬,实现良性舆论引导的目标。出现重大社会事件时,需要直面舆论,态度客观冷静,及时作出响应,确保舆论导向不发生错误偏离。

2、净化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

相较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速度明显是有所落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政策、目的等欠缺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新媒体环境中的教育问题还未能得到全面梳理和解决,首要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信息环境过于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在课堂上机械讲授思想道德内容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了解社会环境、网络语境、文化导向和青年亚文化潮流为基本前提的。教育者需要主动将自身调整到与大学生平等的地位,理解大学生群体,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问题。对于党报党刊、通讯社、电视电台而言,在保持其传统业务的宣传优势前提下,也需要灵活结合当代信息技术,占据主流宣传舆论阵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融入宣传的方方面面,争取获得时代舆论阵地中的优势话语权地位,为高校缔造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环境。

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无疑是其教育质量的最终体现。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各行各业甚至各个社会组织群体、单位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以此作为宣传推广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见,微信、QQ等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仍然客观存在,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是网络信息时代对外宣传的重要话筒,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更强的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应用这一宣传抓手,提升思想教育实效。不过,这是建立在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具备足够多的宣传受众的基础之上的。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为丰富的交流互动,尤其是在思想教育活动开展中,以交流互动了解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体验和评价,积累教育经验,及时做出教育模式的调整。对新媒体时代的多元沟通交流形式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新媒体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交流,畅通学生群体向上反映思想动态的渠道,更好地掌握并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4、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人素养势必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水平思政教育的基本前提。因此,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素养势在必行。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站位必须正确牢固,坚定不移地爱党爱国、支持社会主义,自觉自主地维护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言传身教,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念,将会在无形中影响到被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清晰理智的思想道德观,才能有效传递党和国家的思想、价值取向,引导青年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优异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新媒体这一具有时代性的媒体工具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教育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习水平,由理论引导工作,积极迎接时代挑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需求,并对其遭遇现实困难、问题时进行适宜的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高水平、高效率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思想教育挑战的必由之路,是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想树.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 唐俊兵.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0)5-7.11.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

[4] 刘升学,王莉芬,邹海贵.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J].高教论坛,2015(9)3-5.

【作者简介】

谢 冲(1986—)女,河北定州人,硕士,中国政法大学讲师.

黄建美(1957—)女,湖南醴陵人,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校资助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路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从“南海仲裁案”看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
精准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