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活血消肿汤对胫腓骨骨折术后下肢肿胀疼痛的疗效分析

2020-07-02王富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度消肿腓骨

王富强

(甘肃省秦安县中医医院骨科,甘肃秦安 741600)

胫腓骨骨折临床较为多见,在全身骨折中也占较大比例,尤见于10 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壮年,多由于直接暴力如压砸、冲撞、打击致伤等引起。 该病的治疗,一般是根据骨折程度,采取手法复位后石膏托固定或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但因为骨折和手术的双重创伤,患者术后多存在肢体的肿胀、疼痛,这会对患肢的骨折愈合带来不良影响,轻者引起皮肤坏死、伤口感染,妨碍伤口愈合,延长骨痂形成时间,严重者可诱发血栓形成或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造成不可逆的肢体功能障碍[1]。 该次研究将2017 年12 月—2019 年3月收治的38 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分组治疗, 以观察和探讨中药活血消肿汤对胫腓骨骨折术后缓解肢体肿胀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该院骨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且均为单侧胫腓骨骨折。 将38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均为19 例。 对照组男10 例, 女9例;年龄7~58 岁,平均年龄(25.5±8.6)岁;其中左侧胫腓骨骨折8 例,右侧11 例。 观察组男7 例,女12 例;年龄8~60 岁,平均年龄(18.4±7.2)岁;其中左侧骨折9例,右侧骨折10 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良好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2]:存在外伤史,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并经患侧胫腓骨全长正侧位X 片或CT 检查,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对胫腓骨骨折的西医诊断标准。 中医症状诊断见局部组织肿胀、疼痛,或有青紫瘀斑,脉弦紧等,辨证属血瘀气滞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心、脑、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严重脏器损伤者;(3)精神疾病患者;(4)恶性肿瘤患者;(5)孕期和哺乳期女性;(6)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7)陈旧性骨折者;(8)年龄超过80 岁者,等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根据骨折的不同情况,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 (手法复位者除外), 并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 甘露醇注射液静滴,250 mL/次,1次/d; 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2 g/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 稀释静滴,1 次/d。连续治疗1 周。 治疗期间须抬高患肢,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行对照组相同手术后,只给予切开复位手术者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 所有患者术后第2 天开始口服中药活血消肿汤,1 剂/d,分2 次煎汤口服。 活血消肿汤组成:生地15 g,当归12 g,川芎9 g,桃仁9 g,红花6 g,赤芍9 g,苏木9 g,泽兰9 g,乌药9 g,川断15 g,双花15 g,紫地丁9 g,蒲公英12 g,木香9 g,大黄6 g,木通6 g,薏米20 g,茯苓皮30 g。 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等与对照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患肢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

肢体肿胀程度主要评估患肢肿胀分度,共分为Ⅰ~Ⅲ度,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3]。 Ⅰ度:患肢轻度肿胀,皮纹尚存;Ⅱ度:患肢肿胀明显,无皮纹,也无张力性水泡,皮温高于健肢;Ⅲ度:患肢肿胀明显,皮肤紧绷发亮,出现张力性水泡,皮温明显高于健肢,但无骨筋膜室综合征。

肿胀疗效评价标准主要计算不同肿胀分度的患者的患肢平均消肿时间:肿胀在3 d 内减轻为显效;肿胀在3~6 d 内消退为有效;肿胀消退超过6 d 为无效。总有效率按显效和有效之占总例数之比计算。

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4]。其中0 分为无疼痛, 4~6 分为中度疼痛,7~9 分为重度疼痛,10 分为剧烈疼痛。 主要评价术后第1 天和第5 天的疼痛评分。

表1 两组术后患肢肿胀分度、术后疼痛VAS 评分(±s)

表1 两组术后患肢肿胀分度、术后疼痛VAS 评分(±s)

组别Ⅱ度肿胀(d)例数 平均消肿天数Ⅲ度肿胀(d)例数 平均消肿天数术后VAS 评分(分)第1 天 第5 天对照组(n=19)观察组(n=19)t 值P 值10117.10±2.805.26±2.442.1550.0379811.60±3.868.55±2.342.9450.0066.75±1.266.68±1.310.1680.8682.57±0.823.84±0.744.7740.000

1.5 统计方法

该次数据统计采取SPSS 20.0 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 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患肢肿胀分度、术后疼痛VAS 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1 周后,两组中的Ⅱ度肿胀和Ⅲ度肿胀消退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 其中每组中的Ⅱ度肿胀、 Ⅲ度肿分度之间的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 天和第5 天的VAS 评分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 所示。

2.2 两组患肢肿胀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肢肿胀消退总有效率为89.47%,显效率为21.05%;观察组患肢肿胀消退显效率为57.89%,总有效率为94.74%。 两组数据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肢肿胀的临床疗效[n(%)]

3 讨论

骨折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疼痛的机理,大致与骨折断端血管破裂出血, 造成周围组织间隙血肿形成,患肢微循环紊乱,静脉回流障碍而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手术损伤骨折附近组织,体液回流障碍等诸多因素相关[5]。 祖国传统中医学将其归为“筋伤”范畴,认为骨折和手术致使患肢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离经之血瘀积,阻碍患肢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形成肿胀,加剧疼痛。 如明代《普济方·折伤门》“伤折疼痛”中对骨折有述:“人之一身,血荣气卫,循环无穷,或筋肉骨节误致伤折,则血气瘀滞疼痛,仓卒之间,失于条理,所伤不得完,所折不得续,轻者肌肤肿,重者髀臼挫脱。 ”总之,该病的基本病机以水湿邪毒为标,气滞血瘀为本,治疗原则为散毒消肿,活血化瘀。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肢肿胀消退天数明显减少,消除患肢肿胀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术后第1 天VAS 评分无差别,但第5 天出现差异,说明观察组疼痛缓解很显著。 究其原因,活血消肿汤由养血活血、清热凉血、解毒消肿药组成,其中当归养血活血,有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以及抗炎、镇痛作用[6];川芎行气化瘀,可促进骨折愈合,治跌打损伤不可或缺[7];桃仁、红花活血祛瘀[8];生地、赤芍清热,凉血,散瘀;苏木、泽兰、乌药、木香理气活血,化瘀利水;双花、紫地丁、蒲公英、大黄清热解毒,消肿;川断具有补肝肾,续筋骨之功效;木通、薏米、茯苓皮加强利尿消肿作用[9]。 方中诸药配合,具有减轻水肿,消除炎症,加速损伤组织愈合康复,帮助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然该方只适用于骨折术后初期,有活血消肿止痛作用,如在骨折中后期,则非本方所宜,此阶段用药,应着重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促进筋骨生长,以利骨折的快速愈合。

综上所述,该次研究显示,中药活血消肿汤可明显缓解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的肿胀疼痛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在骨科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分度消肿腓骨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周向定位旋转分度钻模设计
三齿盘定位分度工作台的设计研究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肌电图诊断特点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新型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啮合效率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