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2020-07-02马强孙洪源贾风光史晓萍崔文超
马强,孙洪源,贾风光,史晓萍,崔文超
(山东交通学院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山东 威海 264210)
一、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按照教育部的规划,2019年至2021年,全国将建设10 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 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的提出,使得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
一流的应用型高校必须以一流的专业为支撑,专业建设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更是提高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2]。蔡基刚[3]认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改变以学科建设和评估为中心的理念,把高校的工作重心从学科建设转移到专业建设。而一流的专业建设,离不开一流的课程。王晓莺等[4]提出,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加强顶层变革制度设计,明确课堂教学变革的导航仪;强化课堂教学育人初心,勾勒课堂教学变革的方案图;深化主体发展实践认知,唤醒课堂教学变革的原动力;加强执行变革机制建设,落实课堂教学变革的责任单”应该成为高校推进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选择。同时,一流专业的建设,离不开“政产学研用”的深化结合。江爱华等[5]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新平台,构建了“党政协同、产教融合、跨界发展、校际共享”的专业建设体系。
上述研究,对一流专业的地位与作用、建设策略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对于一流本科专业的具体建设措施仍缺乏系统性论述。在中国知网,输入“一流本科”并“船舶与海洋工程”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尚无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参考。
2019年底,山东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被评选确定为第一轮的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本文在深入分析该专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山东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1.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山东省高校特色专业,为全国特别是山东省船海工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本专业紧扣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发展需求,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以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理论为基础,以船舶、游艇、海洋工程的设计和建造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船舶、游艇及海洋工程等领域设计、制造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专业发展
山东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自2006年开始招生。2011年该专业船舶与海洋运输实验室获批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11年该专业获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12年获批山东省高校特色专业,2016年被评为山东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之一,2018年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对接产业项目建设专业,2019年获批建设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3.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通过调查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和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挑战(threats)等4个方面,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条件对态势进行分析、列举,排列到矩阵,基于系统分析的思维进行综合总结梳理,得出一系列具有一定辅助决策意义的结论[6-7]。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见表1。
(1)专业建设的优势(S)
一是专业特色鲜明、定位准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下设船舶工程、海洋工程和游艇设计制造三个专业方向,被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游艇培训中心”和“中国游艇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基地”。
二是建有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办学,被山东省国防科工办授予“山东省船舶工业校企合作示范单位”,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被山东省经信委、教育厅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
三是社会评价较高。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15—2018年连续被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评为四星专业,办学层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2018年获得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四是师资队伍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整体较好。该专业下设3个课程教研室,分别为船舶力学教研室、船舶设计教研室和实验实践教研室。现有在职教师20名,生师比为16∶1。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8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3人;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9人。
(2)专业建设的劣势(W)
一是平台及专业水平受限。学校是省属普通二本高校,就平台档次和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而言,难以与山东省内双一流高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相比。
二是实验室建设滞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从2016年9月开始,由山东交通学院济南校区整体搬迁到威海校区,实验室新建项目缓滞,导致专业实验室建设不足。
(3)专业建设的机遇(O)
一是国家和区域战略对人才需求增加。“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战略等涉及亚洲、欧洲和非洲,涵盖了5个核心通道和6大经济走廊,有助于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提出加快发展包括“海洋产业”在内的新兴十强产业,这些都给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带来需求。
二是山东省一流本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专业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是本科审核评估整改措施的重要一环,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8]。2019年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批进行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于进一步凝练专业定位、发挥优势特色、更新发展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举措,提高专业水平,带来难得的机遇。
三是国内外合作交流支持。国际化是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关键环节,是院校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专业建设的国际化,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学生交换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化。[9]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赴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接收留学生管理规定》《中外合作举办教育考试暂行规定》等系列文件,支持和规范高校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4)专业建设的挑战(T)
一是师资人才恶性竞争。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高校之间核心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高水平师资队伍的竞争方面。高校之间师资队伍合理有序流动本属正常现象,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高水平人才招聘、引进的新一轮“挖人大战”已经在省内外如火如荼地展开,部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专家型师资人才成了被“挖”的重点对象。
二是优秀生源激烈争夺。为了吸引更广泛的优秀的生源,各高校纷纷采取在更多的重点高中建立优秀生源基地、加强招生宣传与推介、设立校企合作订单班等方式,增加学校吸引力,扩大办学影响,从而为学校谋求更大的综合利益。部分省级教育部门提出,要进行专业+院校的招生改革,使得不同院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之间业已存在的生源争夺战愈加激烈。
表1 山东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
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策略
1.专业建设的S-O策略
一是抓住机遇,积极为国家和区域的战略服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行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应立足突出专业特色,设立卓越工程师班等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高地,积极为产业行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是全面发挥专业优势,扩大社会服务能力。针对国内相关人才缺口很大的状况,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团队应跟踪船舶、游艇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努力提升自身教学、科研的水平,加强与行业的联系沟通,积极申报、承担各级各类项目、课题,主动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开展全方位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
三是加强“金课”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所需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调查和分析,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导向,明晰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侧重加强实践应用教学环节。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校企共建案例库,共同加强课程建设。融合新工科理念,加强“金课”课程建设,将含有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等领域知识的一线实际工程项目素材应用到本科教育中。针对与工程项目结合较为明显的课程,如船舶设计原理、船舶生产设计、有限元分析等,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校企共建船艇教学案例库,形成从案例筛选到最终完成评估、再次创新的整个过程。
四是利用中国大学MOOC联盟平台等的优质教育资源,采用雨课堂等平台工具,推广混合式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来源包括老师的传授、网络的自主查询获取、小组同伴协同讨论学习等。教师在课前加强导学设计、课中加强互动性设计、课后强化结果测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自主获取、分析、加工和掌握知识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专业建设的W-O策略
(1)凝练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
根据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所服务的行业和地方经济,着眼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发展所需的人才,结合自身优势,横向对比各高校特点,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打造具有优势的专业特色。在调研相关同类院校和行业的基础上,错位发展,坚持发展游艇造型及游艇内装数字化设计、游艇邮轮结构优化设计的专业方向,在国内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专业。
深化“新工科”的专业内涵建设,精确定位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分析海洋强国战略与船海工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为着力点,以一流专业要求为定位,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豪华邮轮、智能船舶设计建造岗位要求,加入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物联网等专业知识,打造特色优势的新工科专业。
实行按需培养的“3+1”培养模式。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大四安排较多的专业课程,而新时期学生的毕业需求更加多元化(就业、创业、出国、考研等)。为了有效引导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3”指在校内进行3年课堂学习;“1”指1年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拓展训练,学生在大四可以不局限于在课堂内学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及兴趣灵活选择适合的时间及项目。
实行“四结合”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中,将精品课程群建设与训练式课堂结合在一起;实践教学中,将双师型教学团队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结合在一起;课外拓展中,将开放性实验室与船舶大赛结合在一起;实验室建设中,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在一起。
(2)创新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服务海洋强国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为使命,通过校企合作,在互惠互利基础上,专业主动按照企业技术要求,调整改革教学计划和方法,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训练基地,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和综合动手能力。与山东海洋集团、中集来福士、北海重工、黄海船厂等多家单位合作,继续实践在校大学生“见习”和“顶岗实习”制度,广泛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按照“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方针,实行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重点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加大科研教研力度,提高教师双语授课能力,注重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形成一支思想政治素质、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
一是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重点引进船舶与海洋工程“双一流”学科高校师资;以柔性引进等灵活方式,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聘请兼职、客座教授及产业导师。二是鼓励教师进一步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和专业综合素养。三是支持教师通过参加企业实践等方式,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每年支持若干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工程设计与研究项目,或者深入企事业单位一线实践锻炼,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解决技术难题,以切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10]。四是支持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采取国外进修、访学等方式,加快师资队伍视野、眼界的国际化进程。五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组织教师在教学各环节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积极申报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
(4)加强管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全课程育人。在全校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基础上,根据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特色,每门课程安排一定学时的与课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学,增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切入点,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和学生个体发展“三位一体”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建立四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校级质量监控系统下,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委员会,实行二级学院、专业系以及教师层面的课程嵌入式质量评估三级管理。制定“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实施意见”,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包括日常检查和监督、师生互评、学情调查、第三方调查等四个方面的常规项目。
三是建立毕业生跟踪评价反馈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持续改进。对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与社会等进行跟踪调查与反馈,详细规定跟踪调查的方式、周期、责任人和结果反馈等。通过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专业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四是应用“六维”教学评价机制。构建由社会、管理者、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注重未来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培养方案评价、授课效果评价、学生应用能力评价、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行业社会评价等六个维度入手,相互参考、相互印证,综合评定培养效果,全面反映学生培养的情况,及时给出修正意见。
五是强化实践育人,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依托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船舶与海洋运输实验室,积极参加“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和“全国游艇设计大赛”,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支持计划,通过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参加各类科技大赛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专业建设的S-T策略
一是找准切入点,积极搭建船海工程教育联盟平台。国际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的发展,给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战略等的深入实施,国家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山东省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大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多而不强。在此背景下,山东交通学院应联合兄弟院校倡议成立“船海工程教育联盟”,旨在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内各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院校的人才协同培养能力,应对当前形势下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提高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
二是积极与船舶设计、船检、船厂、兄弟院校等相关机构合作,整合资源。凝聚行业企业力量,建立政、校、企对话机制,成立由船舶设计、船检、船厂、兄弟院校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平台,明晰各单位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发展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紧密对接产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契合度[11]。产教融合,设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积极吸纳典型性企业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共建混合所有制实验室,资源整合,共同发展,实施订单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研究与改革。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落实教学环节,形成培养目标共建、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培养过程共管、教育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4.专业建设的W-T策略
一是发挥协会作用,加强服务规划、引导,避免恶性竞争。发挥“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联盟”等协会平台作用,各成员单位之间团结协作、互相融合,突破组织有形边界,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联盟各成员单位间的有序竞争,实现校际间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共享,实现平台组织内教师教育资源开发成果共享。
二是争取多方支持,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既要保障实践教学的学时数量,又要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目前,山东开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院校分布在青岛、威海、烟台等地,若各院校分别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拖曳水池等专业实验室,既不合算,也不可能。部分条件较好的院校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集中投入资金建设一定规模的共享性质实验室,实行办学资源共享,优质师资资源也可协调共享,有效地促进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育发展。
四、结语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承担着“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社会”等使命,必须在前期已经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合格专业人才的基础上,按照新时代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要求,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创新人工智能+新工科的建设理念,以培养输送高质量人才为主要目标,强化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