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赏细节 以情激情
2020-07-01肖明珠
肖明珠
【摘 要】 在小学基础性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但大部分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只是向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注重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重视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词汇分析能力,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作为新时代下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理念,将情感因素与知识因素和谐统一,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小学语文这一门学科的认可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下面笔者就以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简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细节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性水平,还注重人才的道德品质。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工作职责所在,教师除了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学会深入挖掘语文课本中的情感教育素材,促进小学生带着感情学习语文知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从而逐渐将小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完成语文情感教育目的。
一、构建教学情境,重视情感教育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在教学改革背景之下逐渐渗透情感教育,教师要学会用情感感染以及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学会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重视情感教育,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认真剖析、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藏的情感教育,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将情感教育渗透于教学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逐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愉悦感。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将课本内容中隐含的情感教育逐渐挖掘出来,促进学生思考,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身临其境,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上的交流。
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电影《开国大典》,当学生观看完,对学生进行提问:“1949年的10月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特殊在什么地方?”然后,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逐渐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彼此内心的想法,促进学生情感上的升华。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上台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再对此进行总结:“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从此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目的。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潜移默化学生的正面情感
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很难真正理解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人生道理。目前,时代在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跃性的进步,其不仅对我国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还改变着我国的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知识比较枯燥无味,特别是古诗文这部分知识比较难以理解,增加了情感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创建良好学习氛围,提升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提问,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加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抓住各种机会和学生进行情感互动交流。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时候,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有限,教师先不对学生直接讲述知识点,而是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与圆明园毁灭相关的纪录片,让小学生感受到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场景,并与当今的圆明园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完视频后的具体感受,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表扬;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点评升华,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正面情感。通过上述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崛起的奋战历史,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从而让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阅历不够,导致小学生感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知识非常陌生,很难理解作者的情感,无法形成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深入分析课本中的情感教育内容,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者故事中寻找情感的相通点,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让学生感受到真情,激发学生内心中的情感,并且不断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小学生对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认可感,从而实现良好情感教育的效果。总之,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点评,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促进学生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完成情感教育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田园生活的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让学生默读课文,接着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觉得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是什么呢?你们能否将其画出来?”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情景交融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掀起了学生内心中的情感波澜,学生充分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无限美,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家乡中的美景”为题,写一篇小作文,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学会将情感教育与构建生活情境结合在一起,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旬刊),2016(11):96-97.
[2]林红霞.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J].学周刊,2020(11):23-24.
[3]阴炳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