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意识下小说教学的路径
2020-07-01沈雅丽
沈雅丽
【摘 要】 不同的文体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其文体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小说教学也应根据小说特有的文体特质,探索教学价值,完成教学设计。以统编版六上第四单元的课文《桥》为例,从立足文体特质、分析文本特色、根据学生特点等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努力帮助他们多维度获得阅读体验,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说教学;文体特质;文本特色;学生特点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的文体特质,教师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小说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人格塑造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小说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内容,学会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还要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
要想让小说成为学生成长的肥沃养料,教学就要有小说的文体意识。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牢牢依据小说文体特质,以及文本鲜明的个体特色进行渗透与教学,让共性和个性共同飞扬;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那么,在文体意识下,如何进行小说教学?下面以《桥》(统编版六上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文体意识下小说教学路径。
一、立足文体特质,把握教学方向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立足教材,以文体为依托,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文体特有的内在规律。
统编版六上第四单元安排的是小说单元,共有三篇文章。这个单元的单元导语中也写道“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所以,根据文体特质,教师大概可以把握教学内容的大方向,即在小说教学过程中,需要紧密围绕小说三要素,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展开教学。
二、分析文本特色,明确教学内容
虽然立足文本特质,帮助教师把握了教学的大方向,但是,同一文体,不同的文本又有不同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文体特质一刀切,也要去关注文本的个性,让每一篇文章都能彰显它独特的魅力。
《桥》一文虽然仅600多字,但却是亮点十足。
1.环境巧烘托
《桥》中多次出现了环境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不仅简短精悍,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如:“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简单的四个字,就构成了两句话,写出雨势之大。又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一句子连用两种修辞手法,写出了雨水来势之猛,为山洪暴发埋下伏笔。
如此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怎么能忽略呢?
2.人物细刻画
恰当的细节描写能够充分展现人物的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桥》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著雨水。”这是神态描写;“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是语言描写;“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这是动作描写。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描写,老汉那临危不惧、大公无私的形象,才会在读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3.情节设悬念
《桥》在谋篇布局上十分地巧妙。文章在结尾处才揭开谜底,告诉人们“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的结局给读者的心灵重重一击。这样的设计真可谓是匠心独运,避免了文章平铺直叙,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基于以上《桥》文本特色的分析,教师可以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2)体会巧设悬念的写作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
(3)读懂小说内容,学会从细节之处感受老汉的形象。
三、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策略
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小学生看小说大都是“看个热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粗枝大叶、囫囵吞枣等不良习惯。因此,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年段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桥》为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从细节感受人物形象是他们擅长的,但对于情节、悬念、语言风格的概念就相对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地方要学会放手,而在他们的困难处要去帮一把,提供学习支架。只有这样有放有扶,才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1.读一读,从朗读中还原环境氛围
找到文章中环境描写的句子不难,发现这些句子的简短、大量使用修辞的特点也不难。对于学生而言,要想知道这样写的好处,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怎么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自由读一读句子,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2)对比读:文章中用简单的四个字“像泼。像倒。”来描写雨大,现在把这四个字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改为长句子,再来对比着读一读。
这样反复地读,对比着读,学生不仅能够自然地走进那一个山洪暴发的村庄,感受到如猛兽般的洪水,还能自行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所在。
2.圈一圈,从细节中再现老汉形象
根据之前的学习经验,六年级的学生对细节比较熟悉,所以这一部分给足学生空间,让他们自学自悟。
(1)默读课文,关注细节描写,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划出关键句,圈出关键词,并在一旁写写你的批注。
(2)全班交流,注意方法点拨。
(3)朗读,注意情境感。
学生在划、圈、品、读的过程中,从细节之处,感受了老汉临危不惧、大公无私、父爱如山的形象。
3.比一比,从对比中感受情节巧妙
阅读小说,不仅要读它跌宕起伏的情节,更要去深入研究作者是怎么做到让情节如此扣人心弦的,学习作者独具特色的表达形式。
对比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比较陌生的情节设悬念处,直接给出对比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
(1)老汉和小伙子是什么关系?
(2)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结尾)请看大屏幕。
(3)作者在結尾才告诉教师他们是一对父子,如果教师这样安排。(出示提前告知关系版本)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习惯。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划、圈、品、读,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各抒己见,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也让老汉临危不惧、父爱如山的形象,在细节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4.写一写,从实践中体会写作亮点
课文是教师最好的写作范文。《桥》中的谋篇布局十分巧妙,虽然篇幅短小,但情节极具感染力,随着文章的结束,情感也达到了制高点。这种设置悬念的写法令人拍手叫绝。
要想学会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能够仿照着文章中的写法进行练笔,逐步提高写作的技巧和水平。
(1)刚刚我们感受了《桥》中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篇小说《窗》,但去掉了结尾,请大家通过阅读前面的内容,给这篇小说加上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出示小说:《窗》)
(2)学生交流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试着将学生放置语言教学的中心,鼓励他们运用课文中段落的表达方式,亲身感受语言,在迁移性的实践中,逐渐内化语言规律,用他山之石,琢吾家之玉,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桥》作为单元第一篇教读课文承载着独特的教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文体特质分析文本特色,根据学生的特点等方面探究教学方向,不仅有助于本课文的学习,也为本单元后续文章奠定了基础,更像一个窗口,让教师看到了文本意识下整个小说教学的有效路径。这样“一篇带多篇”“一篇带一类”的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教得准确、教得深刻,也让学生学会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 教材 教法,2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