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2020-06-24赵洪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脊髓损伤生存质量

赵洪

【摘  要】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取2018.10~2019.10接收50例脊髓损伤患者研究以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n=25常规护理),试验组(n=25康复护理干预),对比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结果:生存质量对比试验组(95.63±1.25)较对照组(85.63±2.05)高,P<0.05。心理状态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脊髓损伤;生存质量

脊髓损伤(SCI)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以损伤部位感觉、运动、主动功能丧失为临床特征,若未得到优质康复护理会增加各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其整体康复效果。大量资料显示脊髓损伤后有效的护理可增加患者自理能力,改善整体预后效果,韩香平[1]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可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本次选择50例2018.10~2019.10接收脊髓损伤患者研究评价康复护理干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2018.10~2019.10接受50例脊髓损伤患者研究。试验组27例男、23例女,年龄18.54-76.51岁,均值(46.21±20.31)岁;病程5.21-30.51天,均值(17.21±11.31)天。对照组26例男、24例女,年龄19.54-75.18岁,均值(46.12±20.28)岁;病程5.64-30.74天,均值(17.44±11.16)天,对比P>0.05。

排纳标准:(1)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无听力、认知障碍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2)排除:精神疾病者;听力、认知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

1.2方法

常规护理:入院后为患者宣教,并遵医嘱开展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叮嘱其遵医嘱用药、治疗,出现不适及时拉响“呼叫铃”。

康复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根據患者受教育程度采用通俗易懂语言为患者讲解脊髓损伤知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用药及治疗方法、康复功能锻炼目的,使患者对疾病、治疗形成正确认知,提高临床遵医嘱行为。(2)康复护理:为患者康复训练重要性、方法,指导其掌握清洁、导尿、自我管理膀胱方法,准确记录排尿次数,采用循序渐进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抗阻训练-内收肌牵张-跟腱牵张-腘绳肌牵张-转移训练-步行训练[2]。①肌力训练:采用渐进抗阻训练法进行;②肌肉及关节牵张:采用内收肌牵张、跟腱牵张法训练;③膀胱控制训练: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每次收缩持续10s,重复10次,每日3- -5 次;④排尿反射训练:发现或诱发“触发点",叩击或触摸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等,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叩,,叩击频率50- -100 次/min,叩击次数100- 500次/日;另外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均为辅助性措施。(3)饮食干预:指导患者掌握科学饮食重要性,叮嘱其多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促进胃肠道蠕动,降低便秘发生率[3]。(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耐心与患者沟通,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后进行心理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转归,鼓励其积极面对临床治疗及康复训练,闲暇时间多与家属沟通,及时发现其照顾患者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并进行有效疏导。(5)并发症预防:定期对患者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湿化气道等方法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间歇导尿法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此外护理人员要定时更换体位,生活中选择棉质、弹性较高坐垫,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降低压疮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①参考QOL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分值:0-100分,得分高低与生活质量成正比[4]。②参考汉密顿量表评价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状态,分值:0-50分,得分高低与心理状态成反比。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以%、卡方表示,统计数据借助SPSS22.0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2 结果

2.1生存质量  试验组生存质量95.63±1.25分与对照组85.63±2.05分比差异显著(P<0.05)。

2.2心理状态  试验组患者焦虑18.61±2.05分、抑郁评分18.99±2.14分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脊髓损伤会导致脊髓结构、功能出现不同程度损伤,以感觉、运动、自主功能障碍为主,若未及时开展康复护理会增加关节挛缩、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其整体生活及工作质量。大部分患者经临床救治后病情基本稳定,便可转向家庭、社会进行功能代偿性治疗,大量资料证实正确的急救及康复护理可降低脊髓损伤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其整体康复时间[5]。

常规护理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无理想价值,康复护理干预开展前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康复认知,为后期康复训练奠定基础,康复训练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改善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饮食护理指导为康复训练提供营养支撑,且科学合理饮食结构可加速胃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功能,因脊髓损伤多大型创伤所致,且损伤较突然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情绪沮丧、悲伤、绝望孤独等表现为主,护理人员参考汉密顿量表评估其心理状态后针对性疏导,让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治疗及康复信心,本研究中试验组焦虑18.61±2.05分、抑郁评分18.99±2.14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康复训练既可提高生存质量,还可改善其负面情绪。

综上,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负面情绪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韩香平,何磊.人文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6):167.

[2] 沈昳忞,姜宇,荣晓旭.早期综合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164-167.

[3] 崔怡,邸禄芹,陈彩真,等.颈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提高护理干预效果的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8,34(6):546-551.

[4] 欧会芝,陈玉梅,刘凡,等.延续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医药,2017,11(24):00082-00082.

[5] 王瑞珩,刘跟莉,赵茹.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法在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1342-1344.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干预脊髓损伤生存质量
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