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6-05-04张诗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康复护理干预肢体功能

张诗宇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影响。方法 15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和康复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分别为52.56%和82.0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康复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康复护理干预;肢体功能;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70

脑梗死是因脑组织血液流量、含氧量缺失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组织坏死, 导致大多数老年患者出现肢体、语言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1]。在临床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 肢体功能的恢复不被重视, 使患者机体活动能力降低。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肢体功能, 本研究针对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15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各78例。康复组男42例, 女36例, 年龄62~79岁, 平均年龄70岁;对照组男44例, 女34例, 年龄61~77岁, 平均年龄68岁。纳入标准[2]:①患者入院时经MRI或者CT确诊;②年龄≥60岁;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意识清醒, 可言语。排除标准:①无MRI或者CT等影像诊断者;②诊断明确但意识不清者;③精神及智力障碍者;④有重大外伤手术史, 造成肢体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1. 2. 2 康复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康复护理, 治疗48 h病情稳定后予以患者康复指导训练, 具体包括: ①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订阶梯性康复训练如卧位平衡、床边坐起、站立平衡等; ②指导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床上训练。采取健侧卧位每2小时翻身1次。保持患肢功能位, 训练时逐渐由被动运动过度到主动运动; ③卧位平衡训练:取15~30°卧位, 10 min/次, 2~3次/d, 逐渐增加训练角度, 适量增加训练强度;④站立平衡训练:患者能够坐起后, 对患者进行指导站立平衡练习10 min/次, 2~4次/d;⑤记忆力及注意力康复训练:督促患者在规定时间内熟悉卡片上的内容, 待时间到后向患者提问卡片相关内容, 完全正确后为患者增加训练量及训练内容, 1 d/次;⑥饮食康复护理:对患者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适量减少热量, 对患者新陈代谢进行调节以提高患者身体抵抗能力;⑦心理干预护理:给予患者亲切交流, 认真聆听患者提出的问题, 并给予详细的解释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工作使家属能够更加关心并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⑧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出院指导,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训练和知识宣教。

1. 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无乏力、麻木等症状;有效:肢体部分功能恢复, 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Barthel指数[3]对患者治疗前后自主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得分越高表示自主生活能力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疗效比较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6%, 康复组为82.0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康复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干预后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小结

脑梗死病因多是由于患者年龄增长出现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脑动脉管腔狭窄, 由于管腔及血液流动的改变出现血栓, 造成动脉管腔更加狭窄甚至完全闭塞, 导致人脑组织因血流量及供氧量缺失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组织坏死症状[4]。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脑梗死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上或功能上的重组能力和可塑性, 有助于部分神经元再生, 康复治疗中通过正常运动功能模式干预, 从而促进机体自主正常功能的恢复, 达到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 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设芬.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4):98-99.

[2] 阳淑莲.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当代护士, 2011, 6(10):100-101.

[3] 韩微, 夏义荣.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海南医学, 2014(19):2958-2960.

[4] 杨微, 李欢利.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4):26-31.

[收稿日期:2015-11-27]

猜你喜欢

老年脑梗死康复护理干预肢体功能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
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可行性及对预后影响分析
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内侧柱支撑重建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浅析早期健康教育对促进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有效性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区综合康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