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聊重症急性胰腺炎如何治疗

2020-06-24李文桃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染性腹腔胰腺炎

李文桃

胰腺炎疾病这种疾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对此疾病的了解并不深入,往往是在患病之后才开始进行一系资料的查阅,在此过程中,疾病可能加重。对于这一情况,患者们应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必要的治疗,以免引发严重的后果。那么重症的急性胰腺炎到底要怎么治疗呢?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今临床上也有了新型的治疗方式,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1 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常常由局部发展累及全身器官及系统而成为 SAP。SAP 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出现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需要多学科的合作诊治才有望成功。

2 治疗方法

2.1 疼痛处理

处理腹痛应该将液体复苏是否足够放在第1位。阿片类药物能安全和有效的控制疼痛。充分的疼痛控制需要静脉使用阿片类药物。吗啡可引起 Oddi括约肌压力升高,但没有临床数据表明会加重胰腺炎或胆囊炎。哌替啶在胰腺炎镇痛方面优于吗啡。芬太尼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但要注意呼吸抑制问题。

质子泵抑制剂或 H 2 受体拮抗剂 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质子泵抑制剂或 H 2 受体拮抗剂的使用可以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但其可以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抑制胰酶分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以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但并不改善预后。有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可以减少肠液分泌。

抑制胰酶活性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加贝酯)能够广泛抑制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磷脂酶A等的释放和活性,并可稳定溶酶体膜,改善胰腺微循环,主张早期足量应用。乌司他丁推荐20万U3次/d,但对预后及AP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关系尚不明确。

急性期营养支持 重症胰腺炎患者急性期初始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且优于肠外营养。重症患者在入院 24~48h內,待初始液体复苏完成,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定后,放置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初始滋养型 EN(定义为 10~20kcal/h 或 500kcal/d),根据病情逐渐达到目标量(热量 25~30kcal·kg -1 ·d -1 ,蛋白质 1.2~2.0g·kg -1 ·d -1 )。研究显示早期 EN 可以减少肠道细菌移位,抑制细菌生长,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早期 EN 可以降低腹腔内压,对于腹内压<15mmHg 者可临床获益;腹内压超过 15mmHg,早期 EN 耐受性降低,实施时需要进行耐受性的监测评估 。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 CRRT) 患者,可增加蛋白质供给,最高可达2.5g·kg -1 ·d -1 。只有尝试 EN5~7d 失败后,才使PN。

应在发病后最初 48h 内密切监测 AP 患者。即使来院时是轻症的患者。监测内容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和血氧饱和度(SpO 2 );每小时测量尿量;最初 48~72h应频繁监测电解质;每小时监测血糖水平,如果有高血糖(血糖>180~200mg/dl)则应进行处理;中重症患者应该监测腹内压 。

2.2 腹腔引流和手术

无菌性液体积聚 SAP 患者急性液体积聚或迟发性液体积聚,若临床状况稳定,应首先选择继续观察,等待其自行吸收,并避免施行穿刺引流,因任何穿刺操作均有导致感染的可能,当病情恶化,临床或影像学出现可疑感染征象,可选择 CT 引导下细针穿刺并做标本培养。当患者炎症反应持续不缓解,腹腔高压持续进展或出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以及积液可疑感染等征象,应首先行经皮穿刺引流。其在超声或 CT 引导下均可实施,但是 CT 引导相对安全性更高。

感染性液体积聚和感染性坏死,当患者确认感染性液体积聚或感染性坏死,应根据临床状况逐步实施 PCD,可视化内镜辅助清创引流,直至最终手术清创引流的升阶梯治疗方案。任一阶梯的治疗方案都可能需要放置多处引流。患者发生感染性液体积聚或感染性坏死,甚至胰腺胰周脓肿,PCD是可供选择的第一阶梯治疗方,可使48%~56%的患者避免外科手术。

穿刺入路优先选择左侧脾肾间隙,并发症更少,并且利于后期灌洗。若PCD后病情稳定,10~14d 后复查 CT 显示原感染灶缩小>75%,临床症状改善,则可能不需要进一步处理。若感染灶缩小<75%或病情仍持续恶化,则在后续的治疗中,可采用扩张器逐级扩张,增加引流管的孔径直至 28~30-Fr,并置入冲洗引流管进行灌洗。部分患者实施 PCD 后临床状态仍不能完全改善甚至继续加重,则可选择内镜引导下的微创引流。近年来,内镜技术进展迅速,部分感染性液体积聚或感染性坏死若位置邻近胃或十二指肠,可优先选择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或十二指肠壁进行造瘘,并逐级扩张,置入猪尾巴塑料或金属支架,并以网篮或息肉圈套行脓肿/坏死组织清除引流。若 PCD 或内镜引导下的微创引流后仍不能改善病情,建议尽可能延迟到起病4周后,坏死组织分界明显后行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应首先选择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如后腹膜腔镜清创引流术,并放置多处持续冲洗引流管。

总而言之,重症急性胰腺炎对患者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要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治疗。现今的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所以很多治疗方式也在随之革新,有了这些变化,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也有了更理想的突破。本文主要就现今的变化为基础,为大家介绍了几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式,希望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猜你喜欢

感染性腹腔胰腺炎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关于急性胰腺炎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术中术后如何防止腹腔粘连
对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报道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顺铂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对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维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