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啶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6-24古丽娜·塔林巴依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氯胺酮临床效果

古丽娜·塔林巴依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11月30日-2019年11月30日收治的78例患儿进行分析,以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均分成常规组39例以及实验组39例。常规组采取氯胺酮进行麻醉,实验组采取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分析麻醉情况。结果:实验组(7.69%)呼吸抑制、头晕、噩梦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25.64%),P<0.05;实验组皮质醇、BIS、MAP、HR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实施麻醉,可有效降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减轻应激反应,与氯胺酮相比较更具有安全性,是一种临床儿科值得采取的麻醉药物。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氯胺酮;小儿麻醉;临床效果

小儿接受口腔、眼科、耳鼻喉等治疗时,均需要采取麻醉,麻醉易导致患儿出现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情况,并不利于患儿安全,严重时还可造成医疗纠纷[1]。小儿麻醉术后躁动可消耗更多的医务人员精力,因而,如何采取有效的麻醉药物,提高小儿麻醉治疗的安全性,为广大医务工作者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氯胺酮及右美托咪啶均为小儿麻醉的常用药物,均可实现镇静、催眠的效果,但是临床关于上述两种药物的具体麻醉效果并无较多的相关报道。对此,为明确右美托咪啶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本文特选择医院收治的78例患儿展开分析,分别应用不同的麻醉药物进行比较,以下就相关数据展开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8年11月30日-2019年11月30日收治的78例患儿进行分析,以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n=39)以及常规组(n=39)。实验组中,男女患儿人数比为19:19,年龄为2-10岁,均值(6.07±2.91)岁;平均体重为(19.26±4.13)kg。常规组中,男女患儿人数17:22,年龄为3-9岁,均值(6.29±2.31)岁;平均体重为(19.17±4.24)kg。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资料后未发现差异,P>0.05。

1.3方法

常规组:采取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氯胺酮(国药准字H20023609)进行麻醉,麻醉剂量为1-2mg/kg,治疗过程中再次静注10-20mg/kg。

实验组:采取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右美托咪啶(国药准字H20090248)进行麻醉,静脉泵注0.4ug/kg的右美托咪啶,泵注时间为10-15分钟[2]。

1.3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情况:实施麻醉后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呼吸抑制、头晕、噩梦以及恶心呕吐等情况,并对发生数据展开统计。

应激反应:监测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皮质醇(抽取患儿3ml中心静脉血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ELISA法)、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与平均动脉压(MAP)。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所获取的资料取SPSS22.0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结果以[n/(%)]表示,检验方式为“”,计量资料结果以()表示,检验方式为“t”,若统计学“P”小于0.05,可判定为本次研究数据存在价值。

2 结果

2.1不良反应情况

分析表1中两组患兒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数据可知,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2.2应激反应评估

统计表2中应激反应数据可发现,实验组皮质醇、BIS、MAP、HR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临床以往在小儿麻醉中多采用氯胺酮,该种药物为苯环己哌啶,可显著抑制人体的丘脑侧核,静脉注入氯胺酮后,患者术后极易出现精神类的不良反应,例如噩梦、焦躁等,并不利于术后安全。因而,在小儿麻醉治疗中采用何种麻醉药物,既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保证安全性,是每一位临床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院选择近年来接受麻醉治疗的患儿展开研究,分别应用了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啶,数据提示,实验组呼吸抑制、头晕、噩梦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实验组皮质醇、BIS、MAP、HR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果表明,采取右美托咪啶进行小儿麻醉的治疗,有利于维持治疗过程中患儿稳定的生命体征,其效果优于氯胺酮[3]。右美托咪啶属于新型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的激活α2-肾上腺素受体的G蛋白,从而良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实现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抗焦虑、催眠、镇痛、镇静等效果。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麻醉药物,关于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仅发现恶心呕吐与头晕,对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基本无影响,因而具有较高的麻醉安全性,可减少不良反应[4]。

综上所述,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实施麻醉,可有效降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减轻应激反应,与氯胺酮相比较更具有安全性,是一种临床儿科值得采取的麻醉药物。

参考文献

[1] 陶倩云,谭媚月,陈丽娜等.右美托咪啶喷鼻在儿科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11):1749-1753.

[2] 葛伟,鲁美静,陈永权.右美托咪啶持续输注降低小儿麻醉术后躁动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4):35-36.

[3] 付纲,陈浩,刘传辉.右美托咪啶在小儿七氟醚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66-67.

[4] 张鑫.右美托咪啶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3): 14319-14320.

猜你喜欢

右美托咪啶氯胺酮临床效果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氯胺酮或能减少饮酒
麻醉药氯胺酮可缓解抑郁症状
右美托咪啶用于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下镇痛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右美托咪啶剂量对诱导插管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