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0-06-24孙彩霞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病理特征

【摘  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并明确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综合分析其预后结果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主要对特定时间段内的60例患者进行病情资料的分析,得出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不同患者基于病变位置及合并疾病的差异,其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显示不同,而年龄和胃肠间质瘤疾病自身性质是其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具有非典型性特点,必须综合考虑与分析。而针对其预后影响因素,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病理特征;预后分析

胃肠间质瘤常见发病部位为腹腔,属于间叶源性肿瘤,多见于胃和小肠[1]。在结直肠、食管等部位也有发病体现。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不典型,受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的差异影响,表现也不尽相同。常见的表征主要是腹部疼痛,包块感、消化道出血等,临床上也有约30%的患者没有不适反应,中国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必须结合病理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两大结果。胃肠间质瘤最有效也是最常规的治疗手段是手术,但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患者的预后情况并不理想。因此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具有现实必要性。

1 一般资料

主要选取某医院从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60例[2],其中男性胃肠间质瘤患者34例,女性胃肠间质瘤患者26例,平均年龄在54岁,平均病程为5.3年,分析其病变性质[3],潜在恶性有15例,恶性有45例。而具体的发病部位,食管1例,胃和小肠41例,十二指肠2例,肛管3例,其他13例。多数患者伴有贫血,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辅助检查为胃镜检查,B超检查,CT检查。

其中46例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肿瘤在胃底部的进行胃底部切除,肿瘤在胃体者进行胃大部分切除,而肿瘤在肠部的进行创段切除,接受根治性手术的46例患者没有出现手术死亡的情况。在手术切除后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主要是标本切片,HE染色处理,重点进行的是平滑肌动蛋白检测,络氨酸激酶受体检测[4]、造血干细胞抗原检测等。

其中阳性细胞判定標准参考如下:以胞浆或胞膜内出现黄色至深褐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标准。在结果判断方面主要参考阳性细胞数量,<5%为阴性,介于5%~10%之间为弱阳性; 10%~50%为阳性;>50%为强阳性。所有标本的病理切片均放置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细胞核的分裂像计数,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颁布的胃肠间质瘤良恶性危险等级标准,将其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四个等级。

2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选取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代表计量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

通过对6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其临床症状具有不典型性的特征。但多数胃肠间质瘤患者也有某些共性的临床症状。胃肠间质瘤患者均伴有不同数量的结节,胃有单发性结节和多发性结节之分。所有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伴有胃肠疼痛感。通过分析胃肠间质瘤检验标本,S-100 和SMA呈现病灶性分布。

除了这些相对共性的临床症状外,部分患者也有不同情况的病症反应。如有的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的情况,有的患者出现胃肠溃疡,胃肠道梗阻等。有的患者伴有消化道出血、包块和疼痛感。也有的患者存在持续发热的情况。而此次参与分析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也有3例患者存在腹腔积水,因此对胃肠间质瘤临床症状的认定需要特殊情况特殊分析,不同病症的胃肠间质瘤疾病伴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总体呈现不典型性。

4 胃肠间质瘤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本文在综合分析胃肠间质瘤临床症状的同时,也对其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Fletcher分级,分级越高代表胃肠间质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表示患者生存时间越短,对患者术后影响效果最明显。除了该研究发现外,年龄也是不容忽视的患者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其中患者年龄与胃肠间质瘤复发有相应的正性相关关系。一般来说,患者年龄大,其胃肠间质瘤术后效果差。这主要是患者年龄大,其各项器官及系统功能逐渐变差,相应的身体素质和抵抗能力逐渐减弱,年龄大的患者其往往伴随其他疾病,手术后并发症几率大,胃肠间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除了年龄外,影响胃肠间质瘤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也包括间质瘤的大小,梭形细胞及核分裂象,同样是正相关关系,如果患者的间质瘤越大,核分裂象越多,梭形细胞多,则患者手术预后越差,胃肠间质瘤患者胃肠间质瘤复发的可能性越高。而对胃肠间质瘤患者性别,临床病理表现、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对手术预后的影响不大。因此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手术护理中必须加强相关预后影响因素的关注,在了解其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加强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手术预后指导。选择胃肠间质瘤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及疾病性质,对胃肠间质瘤患者治疗来说,必须综合评估与分析其可能出现的情况,对于罹患恶性胃肠间质瘤疾病的老年患者必须谨慎手术,加强其预后结果的分析,最大限度保障老年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生命安全。

结束语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对胃肠间质瘤病理特征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而基于本文对胃肠间质瘤患者手术预后影响因素的探讨,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治疗中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从而拟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胡伟贤,黄成智,赵亮,姚学清.15例原发性胃肠外来源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9,37(06):712-717.

[2] 沈振华.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3):168.

[3] 赵丁民,廖国庆,刘盛,漆靖,朱从波,刘苇行,蔡高强.原发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附314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28(04):467-473.

[4] 龚承先,计春燕,屈银宗,黄景荣,赵莉,汪毅.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4):102+104.

作者简介:

孙彩霞(1986.12-),女,汉,山东东营,学士学位,全科医师,研究方向:内科。

猜你喜欢

病理特征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MRI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颅脑创伤诱发慢性创伤性后遗症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志物
新疆维吾尔族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5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和病理分析
T1期外周型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炎症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分析
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理研究
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66例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