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在烧伤难愈创面中的应用
2020-06-24范智凌
范智凌
【摘 要】目的:探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在烧伤难愈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烧伤难愈创面患者,共67例,使用随机抽签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明确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4.42±1.22)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为(16.21±1.4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感染率为24.24%,观察组感染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烧伤难愈创面患者采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烧伤;难愈创面;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应用效果
在烧伤科,难愈创面患者十分常见[1],烧伤之后创面会出现大量渗液,需要对渗液进行有效引流,否则将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导致预后差[2]。本文主要研究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在烧伤难愈创面中的应用情况,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烧伤难愈创面患者,共67例,使用随机抽签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7例和16例,年龄区间为21-69岁,平均(44.54±5.34)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9例和15例,年龄区间为26-62岁,平均(44.42±5.14)岁。对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换药治疗,具体如下:清洁创面,然后将涂抹有磺胺嘧啶银霜的无菌敷料覆盖在创面上,注意观察渗出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一般每天一次。观察组采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具体如下:首先采用醋酸氯己定溶液对创面的附着分泌物进行清洗,根据患者的创面情况裁剪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覆盖创面,保证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主要观察敷料情况,如果发现敷料明显渗湿出现膨胀的情况,则需要更换敷料。如果敷料出现明显的污染情况也需要尽快更换。另外,敷料覆盖时间不能超过3d[3]。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感染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显效为患者皮瓣或者植皮80%以上生长良好;有效为50%以上生长良好;没有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4]。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的软件为SPSS22.0,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33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34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為94.1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9.357,P<0.05。
2.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对照组疼痛评分为(7.79±1.13)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为(5.15±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5.244,P<0.05。
2.3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4.42±1.22)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为(16.21±1.4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6.231,P<0.05。
2.4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
对照组感染患者8例,感染率为24.24%,观察组感染患者2例,感染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9.357,P<0.05。
3 讨论
烧伤难愈创面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为防止创面进一步扩大、加深,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需要加强对创面渗出液的处理[5]。我院对部分患者采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苏海涛,吕茁等学者[6]在相关课题中指出,采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患者有效率为93.94%,而实施常规换药患者有效率为66.67%,本文的研究结果与此基本一致,采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94.12%,常规换药患者为75.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这就说明对创面难愈患者采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另外,对照组有效率为观察组有效率为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4.42±1.22)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为(16.21±1.4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感染率为24.24%,观察组感染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可以将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作为治疗难愈创面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
综上所述,对烧伤难愈创面患者采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卫玺,程宏宇,於国军, 等.多种肌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14(6):435-438.
[2] 张丽静,赵鸳鸳,韩雄.VSD预防急诊创伤患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9):709-710.
[3] 萧惜玲,陈瀚熙,魏丽君, 等.微动力负压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疼痛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4):2313-2314.
[4] 安鸿肇,王煜,周小茜, 等.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难愈性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7):419-422.
[5] 陈惠,姜文荃,孙柯.悬浮床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患者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9,31(6):400-403.
[6] 苏海涛,吕茁,李宜姝, 等.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在烧伤及难愈创面作用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9,43(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