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2016-12-07黄良通袁海源梁达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8期
关键词:烧伤小儿

黄良通+袁海源+梁达荣

【摘要】 目的 探讨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93例伴头面部烧伤患儿, 采用包扎疗法, 简称“三次换药法”, 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护理措施, 观察效果。结果 93例患儿, 除1例因作气管切开暴露面加深外, 余92例创面如期愈合, 优良率为98.92%。结论 对小儿头面部烧伤采用包扎疗法, 具有以下特点:①阻隔细菌病毒入侵, 避免污染;②减少患儿不自觉的活动所致意外的擦伤;③包扎可以保证创面处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加速伤口愈合。小儿头面部烧伤创面采用此法可行有效。

【关键词】 三次换药法;小儿;头面部;烧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ree-dressing change method in pediatric head and face burn. Methods A total of 93 childre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face burn received bandaging therapy, as three-dressing change method, and they received condition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 for effect observation. Results Among the 93 patients, there was 1 case with deepened trauma due to tracheotomy, the other 92 cases had standard wound healing time, with good rate as 98.92%.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bandaging therapy for pediatric head and face burn contains features as followed: ①blocking bacteria and virus, avoiding pollution; ②reducing scratch due to automatic movement; ③ensuring suitable woun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celerating healing speed.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pediatric head and face burn.

【Key words】 Three-dressing change method; Pediatric; Head and face; Burn

在日常生活中, 小儿烧伤并不多见。小儿特别受到社会的关注, 关爱儿童成长, 不仅是父母迫切心愿, 也是国家人民的责任。对于小儿烧伤的治疗已有众多文献的论述, 但是小儿头面部烧伤治疗的专题论述较少, 由于小儿头面部烧伤的治疗是患儿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 在治疗上头面部烧伤较其他位置烧伤是一个重之又重的部位[1]。小儿头面部烧伤的治疗较成人有明显的区别。本文收集2012年6月~

2015年6月本科收治烧伤出院患者共775例, 其中小儿烧伤233例, 伴头面部烧伤患儿93例, 现将本科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临床应用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科收治烧伤出院患者共775例, 其中小儿烧伤233例, 约占同期烧伤患者的30%, 伴头面部烧伤患儿93例, 约占总烧伤部位的40%, 烧伤面积最大60%, 最小2%, 平均烧伤面积5%, 烧伤原因为热液、火焰, 绝大部分属开水、热汤之类的烫伤。临床研究资料, 所有病例伤前均为正常健康小儿, 而且是受伤当天急诊入院。按年龄段分成三组:婴幼儿组(0~2岁)65例, 占70%;学龄前组(3~5岁)17例, 占18%;学龄期组(6~12岁) 11例, 占12%。

1. 2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 先向家长了解烧伤原因, 检查全身烧伤情况, 然后快速作出对病情的判断。分烧伤大、小作不同的处理:大面积烧伤患儿, 首先建立静脉通道, 保证呼吸道通畅, 病情稳定的状态下作简单创面处理。头面部创面清创时, 尽量保留水泡皮, 不要轻易撕脱, 已撕脱的腐败表皮创面敷厚凡士林纱, 用纱块覆盖, 戴头套网纱固定, 休克期过后, 即伤后3~5 d, 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彻底的清创术, 将头面部创面残留零碎、游离的腐皮清除。注意:如果见腐皮不透红的创面此表皮应继续保留。创面分别先用0.1%聚维酮碘消毒, 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 外露创面敷“爱可欣”或“猪皮”, 用纱块覆盖, 戴头套网纱固定, 1周后再作常规换药。小面积烧伤患儿, 首先判断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 排除这种情况后, 头面部创面的首次处理同上。伤后3~5 d, 除学龄期组外, 婴幼儿组和学龄前组均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清创术, 创面处理同上。将患儿入院后这三次的创面处理, 简称为“三次换药法”。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本科根据小儿头面部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分优、中、差三个等级来评估。这种等级的评定根据《烧伤治疗学》相关诊断而来:优:指伤后12 d内创面愈合, 可以预计创面愈合后, 一般不留疤;中:指伤后13~20 d创面愈合, 可以预测创面愈合后可能不留疤或仅留浅表瘢痕;差:指伤后21 d以上创面未愈合, 创面愈合后遗留明显瘢痕。优良率=(优+中)/总例数×100%。

2 结果

93例患儿, 除1例小儿因头面部烧伤休克期肿胀明显, 伴呼吸功能障碍, 需作气管插管(2 d后排除)外, 其余均未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治疗后优89例(95.70%), 中3例(3.23%), 差1例(1.08%), 优良率为98.92%。见表1。

3 讨论

本组93例头面部烧伤患儿, 根据本科研究, 头面部烧伤的发生率最高为婴幼儿组, 其次为学龄前组和学龄期组。致伤物质各组均以热液烧伤为主, 如开水、热汤、热茶等之类物质, 致伤原因:①年龄段越小的烧伤是直接与家庭人员看管不到位有关, 如为小儿洗澡时用热水不当, 热物放置的位置不当等。②烫伤后缺乏自救知识, 主要表现年龄较大的儿童和一些成人[2]。这些原因的烧伤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烧伤外科的科普知识在社会宣传的力度不够有关。

临床上头面部烧伤称之为特殊部位烧伤, 为什么说它是特殊部位。作者认为基于三点:①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此部位是外露让人看, 让人审美, 随时影响着自己与别人的心灵;②从病情来看, 此部位是呼吸道的开口处, 一旦发生咽喉部水肿, 易招致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③从创面修复来看, 此部位皮肤黏膜损伤后, 治疗上有些困难, 临床上头面部烧伤愈合后遗留瘢痕的患者累见不鲜。如何为特殊部位得到更好的修复一直是专科医生关注的问题[3]。

在治疗小儿头面部烧伤的过程中, 重点是在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选用较好的方法, 使创面得到又快又好的恢复, 尽可能减少后期遗留瘢痕的后遗症。小儿头面部烧伤早期都有水肿表现, 头面部肿胀, 眼睑睁开困难, 尽管咽喉部水肿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例很少, 但是仍需引起重视, 本组1例烧伤小面积头面部休克期有呼吸道梗阻表现, 经气管插管2 d, 水肿消退, 拔除插管, 另1例是特大面积烧伤, 没有特殊头面部烧伤, 但由于全身肿胀明显, 呼吸频率明显增快, >40次/min, 血氧饱和度偏低, 伤后数小时内做了气管切开。对于气管切开利弊同存。有利一面保证了呼吸道通畅, 便于救治, 必要时可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 减轻患儿呼吸功能;为休克期过后接着迎来的首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弊的一面:增多了一次创伤;增加一个易感染的伤口, 易并发气管炎、肺炎;增加护理工作量;患儿治愈后颈部遗留瘢痕, 给其成长过程中心理留下阴影[4, 5]。平衡其利弊, 作者认为, 对小儿气管切开应持慎重态度, 原则上能不做气管切开的就不做。只有在密切监测病情时, 患儿出现烦躁, 血氧饱和度下降, 确诊为气道梗阻所致, 同时考虑, 如果作气管插管不能在2~3 d拔管, 接着又需手术治疗。这时才考虑作气管切开。关于气管切开的问题临床上有些医生总结出一句话“宁松勿紧”。也就是说, 为了避免喉头继发性水肿, 招致痰液误吸, 窒息死亡的发生, 对头面部烧伤患者认为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者, 入院后即作气管切开。作者认为:如果仅仅是因为惧怕患儿喉头水肿而误吸导致窒息, 而随意放松气管切开术的指征, 显然不妥[6]。

头面部烧伤创面传统的处理方法为暴露或半暴露, 原因是此部位不便于采用包扎疗法, 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从临床观察, 创面处理选用包扎疗法较暴露或半暴露疗法更具优越性。创面愈合的速度要比暴露或半暴露快, 同时将大大减少瘢痕的形成。其原因, 包扎疗法:①阻隔外界细菌病毒入侵, 避免污物的污染。②减少患儿不自觉的活动所致意外的擦伤。③包扎可以保证创面处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符合创面“湿润疗法”的理论。作者认为小儿头面部烧伤创面采用包扎疗法, 收到较理想的效果。本组93例患儿, 除1例小儿因头面部烧伤休克期肿胀明显, 伴呼吸功能障碍, 需作气管插管(2 d后排除)外, 其余均未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治疗后优89例(95.70%), 中3例(3.23%), 差1例(1.07%), 优良率为98.92%。

采用包扎疗法, 对于小儿头面部烧伤创面有些难度, 尤其是小儿常哭闹, 越是小的小儿越不明事理, 换药时头面部老是转动, 不易更换药物, 不易固定敷料, 不配合给予包扎, 包扎后的敷料又容易松散。但是, 小儿也有其优势, 创面一旦保护得好, 无继发损伤感染, 愈合速度较成人快。本科对小儿头面部烧伤采用包扎疗法, 其优点:①采用无痛换药, 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②换药时医护人员不受患儿哭闹影响, 清创干净, 敷料包扎固定牢固;③换药次数少, 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④有利于创面的自然修复。

根据临床观察, 小儿头面部烧伤绝大多数病例都是Ⅱ度创面, 非常适合应用包扎疗法。通过采用“三步换药法”, 此法可行有效。对于过去沿用的暴露疗法, 应当废用。因为暴露疗法, 容易使创面加深, 延迟创面愈合, 增加头面部瘢痕形成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冯莉萍, 叶素琴. 小儿头面部烧伤的护理体会. 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20):3166-3167.

[2] 姚洪玲, 李娜, 张晓婷, 等. 小儿头面部烧伤的护理. 实用医药杂志, 2008, 25(1):62.

[3] 王会军, 蒋永能, 赵炳瑜, 等. 软组织扩张术在小儿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2):211-212.

[4] 马月兰, 柴雪珺, 张晓燕, 等. 小儿头面部烧伤合并眼部损伤的护理. 全科护理, 2013, 11(24):2242-2243.

[5] 杨丽, 唐文华, 李莉, 等. 多爱肤超薄敷料治疗小儿头面部烧伤的护理体会. 全科护理, 2013, 11(21):1941-1942.

[6] 晏成凤, 龙行梅, 覃维. 26例小儿头面部重度烧伤的护理体会.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8):301-302.

[收稿日期:2016-05-23]

猜你喜欢

烧伤小儿
小儿难养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应用磺胺嘧啶锌治疗烧伤模型的药效学分析
烧伤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血清降钙素原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探讨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