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有效课堂更深处漫溯

2020-06-23蒋利娟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蒋利娟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之有趣、学之有得、学之有乐?是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一线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永远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本文结合日常的教学研究,尝试从四个方面进行自我革新,转变课堂教学策略,让有效课堂真正看得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什么是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预设与生成辩证统一的课堂,是教学有效知识量多的课堂,是教学生态和谐平衡的课堂,更是需要教师进行自我转变、自我革新的课堂。有人说:“没有课堂的有效性就没有教学的公平。”在课堂中实施什么,该谁实施,怎么实施,始终需要我们教师来决策。笔者结合自己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的解读与运用,谈一谈对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一、让问题指向深入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思维的本质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课堂提问如果停留在“已知区”,问题太简单,集体的应答代替个人的思维活动,则激发不了学生认知的热情和兴趣,使课堂教学“无效”甚至是“负效”。问题如果直奔“未知区”,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那就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要想提高问题的实效性,教师就要在“已知区”和“未知区”之间的“最近发展区”上寻找切入点,让学生“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吃”。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全部身心和智慧,深深地扎进教材中,深入解读、有效整合、适度拓展,在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上设悬疑、巧提问,问重点、问盲点、问模糊点、问发散点。通过引向学生思维最深处的提问,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形成、巩固和发展,为课堂增效。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从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中探寻到了切入点,创生出了直指言语表达特点的问题:“读读老大爷的回答,你有什么发现?”看似简单的提问实则巧妙地避开了学生一读就懂的“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已知区”,直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唤醒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渐渐明晰:老大爷说话是很有艺术性的呢!他说话总是先说要点,再补充说,这样说起话来有条有理,让人听了既明了又明白。此时,教师话锋一转,提问又直指教学的盲点:“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下令杀了官绅头子和巫婆?”并要求学生像老大爷那样先说要点,再补充说理由。这个问题揭示了西門豹一举多得、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智慧,也沟通了已知和未知,联系到了之前学生学过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将知识结构从“最近发展区”发展为“已知区”。

二、让情境趋于真实

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情境中学习,教学情境不是原来普通教学的华丽包装,也不是热热闹闹的课堂点缀。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曾经说过:“所谓真实情境,是指那些贴近学生既有经验且符合其当下兴趣的特定环境。”情境是课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语境,分为很多种,有课程整合下的大情境,也有突破教学关键点的文本情境。不管是哪一种情境,它的生发都是由横亘在学生面前的学习障碍而来的。学生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不仅要存在于情境中,还要在这个情境中得到运用。教学情境准确地说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载体,只有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才会萌发学习的欲望,才会一层层地去深入思考,才能引发真实有效的探究。

那么,什么是真实的情境呢?以语文课为例,真实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言语活动的情感,激活学生言语活动的机制,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言语交流。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认知是有些难度的。当学生对“精卫是否能把大海填平”产生歧义时,教师指出,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换位思考。学生们贴上了漂亮的精卫贴纸,瞬间化身为精卫。此时,一个个选择出现在他们面前:“前面有两块石头,一块大,一块小,你挑哪块?”“前面有两根树枝,一根粗,一根细,你挑哪一根?”而一个个挑战又需要他们面对:“飞呀飞呀,小树枝那么粗,把嘴巴都含麻了,小精卫,你怎么做?”“飞呀飞呀,小石子太大了,把嘴巴都含酸了,小精卫,你怎么做?”学生对精卫填海的艰辛和不易有了更深的了解。随着角色扮演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入,在“小精卫们”的心中,大海能否填平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透过精卫小小的身躯,看到了精卫的勇敢和坚持。在这段情境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高度,将教学的难点创生成一个学习脚本,以语言、图片、角色扮演等形式再现于课堂,构筑真实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于“精卫是否能把大海填平”做出了更加理性的判断。

三、让任务驱动学习

江苏省特级教师严育洪老师曾经说过:“一个鸡蛋,从里面打开是生命,从外面打开则是事物。然而,要从里面打开,离不开外面的孵化。”任务驱动式学习,就起到了孵化的作用。一说起学习任务,很多人认为那就是课堂的终结,是习题训练的代名词。其实不然,“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实践活动。它是教师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以达成学习目的一种支架,也是在整合的学习内容中引导学生深度建构。任务驱动减少了枯燥的说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有问题去探寻,学生也可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会互动、倾听、交流和分享,调动了学生的所有感官进行学习,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

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一课为例,它的学习任务就分为课前任务、课中任务、课后任务。课前的任务学习单中要求学生以“读一读”“查一查”“做一做”“尝一尝”的形式初步构建美食与汉字之间的联系。课中任务又分为读的任务和写的任务。读:读准美食名称,找出美食的制作方式。通过“同伴互读,为他点赞”“连连看”等形式对读的任务进行检测。写的任务是在教学完生字后,针对生字教学中“一看左右有穿插,二看上下讲错落”的“写字小贴士”,让学生通过完成填写“不完整的菜单”的任务,懂得写好“烧、烤、炒、鸡、鸭”这类左右结构字的书写注意点。课后任务则是让学生寻找家乡美食,了解其制作方式,感受家乡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分层次、趣味化的学习任务减少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来解决各种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在循序渐进中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

四、让合作更加有效

有效的合作离不开有效的指导,没有设计的合作学习是不负责任的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核心是合作任务的设计,这是摆脱合作学习形式化和泛滥化误区的关键。到底哪些学习任务需要合作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学生的个人探索无法完成,需要寻求同伴帮助解决的时候,才是合作的最佳时机。教师,就是有效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助推者和引导者。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合作现状,探寻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的教学点,让学生借助集体的智慧,“搭人梯摘桃子”。

还以《中国美食》为例,这是一篇识字课文,课文内容包括“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十一道美食。郭德纲的相声《报菜名》看完后,学生都不禁被相声语言的诙谐幽默逗得哈哈大笑。“那么你有没有有意思的与众不同的报菜名的方式呢?”这是一个学生必须通过探究合作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看似简单的十一道美食,其背后隐藏着编者精心选择和编排的智慧。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学生们迅速发现了美食背后的语言密码,并进行了分工和练习。有的小组分着类别读,读出了美食原来分成荤菜、素菜和主食;有的小组打着拍子读,感受了美食背后的节奏和韵律;还有的小组接龙读,拆分出美食的制作方法及所需的食材……有效的合作学习,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增大了信息交流量,融合了认知差异,展现了探究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有效教学是一门科学,崇尚严谨与高效。但是无论如何,教师的自我革新都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浸润在有效课堂的学习与实践中,撑一支“长篙”,用全部的生命和智慧对待每一堂课,向有效课堂更深处漫溯。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