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

2020-06-19牛学文

教育参考 2020年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牛学文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浙江杭州 310014)

聚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关键载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益途径,是促使课堂教学从一般平庸走向更加卓越的重要专业支撑。

一、问题的提出

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重“教书”轻“育人”

在确定、实现历史与社会学教目标时,广大教师尽管接受了三维目标,但由于各维目标分别独立描述,加之情感态度价值观较抽象、难落实,就造成教学中重点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忽略其他维度目标的达成,出现重“教书”轻“育人”问题。削弱了课程育人价值,不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二)重“现象”轻“本质”

在选择和组织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时,由于缺乏对学科本质的把握,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重视“一般性学科知识和技能”,但对本学科核心概念、核心思想方法、核心能力理解不够,不能将这些核心思想、方法、能力有机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无法实现对学科本质或教学关键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三)重“形式”轻“内容”

2007 年以来,“学为中心”的历史与社会综合性学习理念及其教学模式逐渐被一线教师所接受,不少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了“多学少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教学方式,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重视“怎么学、怎么教”的同时,教师却又忽视了“学什么、教什么”。这样的教学仅仅考虑了课堂形式,却忽略了教学内容,特别是忽视了最有价值、最关键的内容主题及其最适切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关键问题的内涵

由此可见,我们当前面临着教学“内容”问题而不是教学“形式”问题、教学“内容”中的“本质”问题而不是“现象”问题、学科“本质”问题中的“育人”问题而不是“教书”问题,这就是教学关键问题。所谓问题,就是“须要研究讨论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或者“关键、重要之点”(《现代汉语词典》)。所谓关键问题,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最关紧要的”矛盾、疑难,或是重要之点。所谓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在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须要研究解决的最关紧要的学科重点和学习难点。这就涉及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重点、学习难点。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等。

学科只有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结合,才有意义和价值。换言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就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所以,这里所说的“学科重点”包括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两个方面,包括核心概念、核心思想方法、核心能力等。学科本质是指哲学层面上本学科的根本性质和核心特征,育人价值是指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即为了实现教育总目标,本学科到底能够培养学生什么品质。例如,“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 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就包括学科本质(综合文科课程)和育人价值(公民教育)。

有的目标或问题是学科重点,既体现了学科本质,又有育人价值,但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不是难点,就不是教学关键问题。既是“学科重点”,又是“学习难点”的,才能构成教学关键问题。所谓“学习难点”,就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学科重点。有的目标或问题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但只要不是“学科重点”,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学习难点”。需要说明的是,“学科重点”“学习难点”都不是知识点,而是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实现的目标或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目标,“教学关键问题”是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一“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是研究解决“学科重点”和“学习难点”。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实践研究等方法,经历了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提炼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过程。

(一)理论研究,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我们与高中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以及小学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标准进行比较研究,尤其是认真吸纳高中新课标中的创新成果,如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等,从中凝练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研究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教学关键问题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包括学科核心思想、核心方法、核心能力;教学关键问题的提炼与解决,最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调查研究,提炼教学关键问题[2]

运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我们收集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点和困惑。为确保教学关键问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2014 年8 月,浙江省教研室下发了《关于开展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成果征集活动的通知》,征集、梳理、归纳总结了57个教学关键问题。同时,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尤其是课标中的重要论述,从中抽象、概括、提炼了17个教学关键问题。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2015 年12 月,我们召开了以“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为主题的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会,反复讨论了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对调查研究中收集的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成果进行合并、梳理,进一步提炼、确定了28个教学关键问题。此后,我们又多次召开课题研讨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把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确定为15 个。

(三)实践研究,解决教学关键问题

我们在课题“历史与社会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初中历史与社会》,以推动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我们还组织力量就已确定的教学关键问题研制解决方案,并编辑出版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指导》。

“教学关键问题指导”只是一种“方案”,能不能解决问题,还需实践检验。为此,2015 年 4 月、2019 年 11月,我们分别举办了以“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为主题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具体授课内容为已经确定的最关键教学问题,例如,如何运用地图图表等获取信息,描述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基于学科任务,创设任务情境,选择恰当的社会调查方法或途径,规划、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等。同时,2015 年起,我们连续3 年开展以“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为主题的历史与社会“一师一优课”评选、推荐活动。此外,我们还于2019 年9 月开展了“基于教学关键问题的考试评价研究”专题研训活动。

三、研究成果

经过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凝练了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了教学关键问题,形成了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策略等,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社会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人文品格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社会参与、综合思维、家国情怀等组成。

空间感知是指对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人类生存空间(区域)的感性、理性认识过程,包括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区域认知,指借助各种空间认知工具,对有关区域位置、特征、差异、联系等进行解释、比较、说明,进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地理认识。人地协调,指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意识是指在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时,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觉反映,包括唯物史观、历史理解和历史评判。唯物史观,指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理解,指以史料实证为基础,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解释、比较、说明,进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评判,指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从事实和价值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或判断。

社会参与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的意识、方法和过程,是公民意识、地理实践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体现,包括实践取向和社会活动。实践取向,指具有实践意识和规划、设计实践活动的能力。社会活动,指在日常学习、野外活动等环境下实施的解决与社会学科有关问题的行动。

综合思维是指借助历史的眼光观照今天的社会,运用综合的观点纵向认识人类历史进程、横向关注人们社会生活及生活环境,包括时空观念和多元联系。时空观念,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多元联系,指对古今、中外、时空,以及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渗透或融合。

家国情怀是指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家乡、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具有全球意识,包括国家认同和国际视野。国家认同,指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等的认可和赞同,是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国际视野,指对世界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五大核心素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空间感知”的过程是时间(历史),“历史意识”又离不开特定空间;“空间”和“时间”构成了“社会”,“空间感知”“历史意识”都必须有社会体验,从而指向“社会参与”。“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社会参与”渗透着“综合思维”,凝聚有“家国情怀”,“综合思维”“家国情怀”又推动着“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社会参与”的进一步发展。五者之间的逻辑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五大核心素养的相互联系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须要研究解决的最关紧要的学科重点和学习难点问题(目标)。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就是指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或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而必须解决的最基本、最紧要的学科重点暨学习难点问题。

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教学实践,我们确定了如下教学关键问题[1],如表 1 所示。

表1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把教学关键问题界定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重点和学生学习难点,就可以突出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基于核心素养和教学实践,我们从繁多的课程内容中确定了15 个教学关键问题,突出了重点,抓住了难点,减轻了课业负担。

(三)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学关键问题具有综合性特征,是学科的本质问题,反映了一个学科的关键探寻,指向学科中的大概念[2]。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的,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大单元规划、小课堂设计、系列化实施。所以解决教学关键问题要应用项目化学习策略。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科关键概念或能力为中心,基于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学习者(往往采用合作方式)通过制定计划、调研等活动,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并将学习过程以产品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学习方式。

可以说项目化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升级版。探究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一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项目化学习往往面对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究,一般会把这些问题提炼成一个主题,并进行规划、展开行动,花费的时间较长,而且要产生可见的成果(如研学旅行方案、社会调查报告等)。项目化学习与探究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发现学习,都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注重持续性的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基于项目化学习,针对不同类教学关键问题,侧重不同的解决策略。

1.空间感知类教学关键问题

教师侧重图表运用策略,运用地图、地球仪、图表等各种认知工具,这是学生增强空间感知等素养的基本途径。学生一方面要学习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在识读地图和图表中获得空间感知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习运用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特征,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例如,教学“中国地形”中,学生可阅读《中国地形图》,然后归纳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再如,在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时,学生阅读《新航路的开辟路线图》,然后据图描述开辟新航路的简要过程。

学生学习用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自然、人文环境特征,例如,教学“图说诸暨”时,学生绘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三者关系的思维导图,学生用图呈现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再如,教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时,学生可在学习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基本内涵后,图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历史意识类教学关键问题

教师侧重史料实证策略,以史料为证据认识和论证历史与现实问题,这是学生形成历史意识等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使史实建立在充分的证据基础之上(史由证来),如“不能忘却的记忆”教学中,学生根据展示的大铁锅图片、老人口述视频和《抗日战争在富阳》图书,层层推进来佐证日军的侵略史实。其次,我们通过对历史叙述的解读,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如从史料分析中得出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理由(论从史出)。再次,通过“回到历史现场”“神入”“角色扮演”等方式,“从证据(结论)中重建过去”(史论结合)。如“辛亥革命”教学中,学生围绕“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展开讨论,结合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神入”孙中山的内心世界,分析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

3.社会参与类教学关键问题

教师侧重社会实践策略,设计活动方案,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这是学生形成社会参与等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一方面要应用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设计游学攻略、调查计划等方案(或提案),如“图说遂昌”教学中,设计“遂昌一日游”。另一方面,要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活动,如暑期开展新西兰七日游等活动。然后,学生把所见所闻及活动体会通过调查报告、小论文或作品展示等形式介绍给大家。开展社会活动,要从生活经验出发,了解生活关切,并通过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丰富学习内容,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

4.综合思维类教学关键问题

教师侧重综合探究策略,整合相关内容,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形成综合思维等素养的基本途径。综合探究应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相关人文社会学科内容,围绕有关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方面,教师从问题或现象出发,纵横联系、相互比较,把相关知识构建成网,以培养知识整合(迁移)能力,如教学“停滞的帝国”时,以马戛尔尼使华这一事件切入,把当时中国传统结构社会与英国工业文明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状况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如在学习书本知识时,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把生动活泼的现实材料引进课堂;在认识古今中外历史与社会现象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5.家国情怀类教学关键问题

教师侧重议题活动策略,围绕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这是学生形成家国情怀等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首先要科学选题,所选议题应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标准,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或无法探究。如“中国的人口问题是数量问题还是质量问题”“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了文明还是野蛮”等,就是很好的议题。其次,要合理分组、明确分工。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小组人数不能过多,以4—6 人为宜,每人都应有明确分工。再次,围绕议题自由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分析、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研讨的成果在全班展示,接受同学或老师的评判。

“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对深化浙江省教学改革、提升教研能力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积极评价。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许多教师积极参与、深入实践,教学理念与方式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平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