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基于“有机课程观”视角的审视

2020-06-19

教育参考 2020年3期
关键词:校本学科学校

吴 映

(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 浙江温州 325000)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学校课程建设要坚持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探索,推进体现学科本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对话的课程实施文化。温州市建设小学(以下简称建设小学)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提出“智圆慧行”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在学识、能力、品行、人格等方面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深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避免陷入碎片化、无序化的课程建设状态,学校站在“有机融合”的哲学高度,以有机课程观为指导,从三个维度整体思考、统筹谋划学校课程实施。

一、有机课程观概述

有机课程观以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从过程哲学的泛价值论、过程/关系思维、创造性原理出发,以价值论、本体论和实践论三个维度为主线,全面检视和深入分析当代课程观的革故鼎新问题,构筑了新的课程理论体系。

有机课程观包括三个密不可分、互相关联协调的组成部分:一是“泛价值和合”课程价值观,从学识涵养、创造潜力、做事能力、责任感、同理心等方面,规定了学校课程实施的育人目标;二是“过程与关系”课程本体观,揭示了课程是一种关系性的、过程性的和整体性的存在,要求学校课程实施既要重视过程建设和监控,又要重视整体设计和逻辑一致;三是“创化生成”课程发展观,要求学校课程实施关注生成和创生,保持持续改进、拾级而上的态势。上述三个部分互为前提和条件,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的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有机课程观结构[1]

有机课程观倡导“泛价值和合”课程价值观,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一价值取向,建设小学确立了“智圆慧行,幸福童年”的教育哲学。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三种方式

建设小学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从有机课程观出发,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育哲学为统摄,采取“垂直转化”“水平提升”“监测调控”三位一体的课程实施方式,把书本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遵循课程形态转换规律与学习规律,充分关注校情、学情,对课程做调适,对课堂做创生,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切的学习机会,最终生成属于学生的课程。其实施路径如图2 所示。

图2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

(一)课程的垂直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理想层面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经验层面的课程,所以整个课程实施过程要尽可能做到策略得当、环环紧扣,减少课程价值和能量的损耗。

1.“理想课程”向“正式课程”转化及其策略

理想的课程主要指国家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所提出的教育方针或政策中对育人目标的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 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教好每一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如何将这种理想层面的育人目标转化为学校正式课程的目标,实现理想课程向正式课程的转化?实践表明可采取以下策略:

(1)学科深化。建设小学根据学生素质水平相对较高,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有很高期望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的改造,要求每一学科的教师都要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目标,在备课时充分分析学情、教材,每一单元(课时)都要设计涉及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提升性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主题拓展。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课程学习的最低要求,未来教育非常重视学生面对真实问题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的惯性思维,以主题或项目驱动,带动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学习。主题拓展的探索,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要素融入学科教学,将低阶认知“包裹”入高阶认知,在不降低学科学业成绩和保证基础类知识与技能不损失的情况下,通过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同时培育学生的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等重要能力。

(3)跨界整合。国家课程总体上是按分科的逻辑设置的,校本化实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分科课程进行超越学科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其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将学科课程与其他教育活动进行整合,即围绕某一特定的育人目标,将正式课程的教学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加以整合,重新组合成一个“学习领域”;二是将学科课程与生活、情境进行整合,即通过建立学科的知识与真实的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运用学科知识(技能)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学科与工程生产联系的情境,学科与艺术创作联系的情境等,让学生面对真实生活或情境,学会如何生活,学会如何做事。

2.“正式课程”向“理解课程”转化及其策略

经过学科深化、主题拓展和跨界整合等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工作,学校的正式课程包括学科基础类(Basic course)、学科提升类(Advance course)和学科拓展类(Continuation course)三大领域,我们将之简称为BAC 课程。如何让教师能够理解BAC 课程的理念要求,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工作,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智能系统,是课程垂直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为此,我们采取理念认同和环境熏陶“软硬兼施”的转化策略。

(1)理念认同。正式课程实质上还是一种课程理念或课程思想,是以国家课程标准、学校教育哲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等课程文本为主要载体存在的,如果这些课程文本所承载的课程理念不被教师所认同和接受,那么理解课程就不会发生。为了将正式课程的课程理念传递到每一位教师,建设小学采取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宣讲、教研、交流、分享提升等多种措施,使BAC 课程理念入脑入心。

(2)环境熏陶。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橱窗、走廊、楼梯、功能室等空间物理环境,展示建设小学办学哲学和育人目标,渲染正式课程的理念要求,使每一位教师在校园里随处都能感受到学校的课程理念。一是利用室外空间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如利用大面积墙面、楼梯斜坡、宣传橱窗等物理空间,展示学校的教育哲学、育人目标以及课程理念;二是利用室内空间营造正式课程的学科氛围,如结合学科性质特点,精心布置各类功能教室的环境,让整个教室凸显出学科特色,弥漫浓厚的育人氛围。

3.“理解课程”向“操作课程”转化及其策略

理解课程只能说明教师在思想上认同学校的课程理念,只有将这种理念转化为行动,即教师在操作层面也能按照理解的去执行,才能真正减少课程转化的落差。为此,建设小学要求教师掌握三种转化策略。

(1)创新备课。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备课工作是将理解了的课程理念和想法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创新备课要求既对国家课程教材做到懂、透、化,还要融入学校育人要求,对整个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对具体内容进行精益化打磨。建设小学自行设计了符合学校智圆慧行BAC 课程的特色备课模板,设计了带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学校对传统的备课形式进行了改革,语文和数学等学科均采用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每单元由一位主备人说明教材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备课组成员要围绕国家基础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2)营造情境。学习不能被简单地理解成把抽象的知识从一个人的脑袋搬到另一个人的脑袋。教师要摆脱廉价的知识搬运工的角色禁锢,应注重营造真实性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面对多样化情境下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变“单纯抽象知识”的教学为“通过具体情境习得知识”的教学。例如,一位教师在数学课“滴水中的数学问题”中,采取“做”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探究“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滴多少水”的问题情境,从制定实验方法、进行科学实验、数据计算、总结与体会等几个环节,让学生不断地尝试、失败、总结经验,有助于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训练,锻炼其问题解决能力。再如,另一位教师带来的英语课“Shapes”,教师以帮助机器人解决麻烦为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既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3)精化作业。当前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教师在操作课程环节必须向35 分钟要质量,不人为增加学生的作业量,尤其是机械重复的练习。建设小学数学学科根据不同年级学情设计特色作业,针对低段,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游戏,包括加法拳、逗猴王、走迷宫、圈数游戏等;针对中段,设计了一系列综合性作业,包括小小采购员、小小测绘员、小小设计师、小小调研员等。科学教师会依据不同研究物体,设计长短作业,布置观察日记,也会有脑洞大开的思维导图等。体育教师制订了21 天马拉松打卡计划,给完成打卡的学生分发“运动赞”,培养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4.“操作课程”向“经验课程”转化及其策略

经验课程是指学生真正感受、理解、体悟到的课程,它不单表现为考试分数和成绩,更是学生走出教室忘记了书本知识后剩下的东西。操作课程如何转化为经验课程?这需要教师将教的策略与学生的真实性学习结合起来,从教学端下沉到学习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课程垂直转化的最后一里路。为此,建设小学采取了基于BAC 课程体系的“真实学习”实践探索,以及基于真实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两大对策。

(1)真实学习。真实学习是指课堂要使每个学生受到关注,每个学生都有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真实学习要基于真实需求、创设真实情境、展示真实过程、凸显真实生成、产生真实交流、达成真实理解,让学生始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真实学习的操作流程为:第一步,基于学生需求和实际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目标和任务;第二步,创设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和核心知识之间建立解决模型;第三步,采取包括低、中、高等不同水平的认知策略,展开探究性、合作性、审美性、技术性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第四步,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出发,对学习过程和成效进行总结、反思与评价。

(2)革新评价。如何知道学生经由课程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在评价时不能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合理科学,更要关注经由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什么。为此,我们改进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从学习态度、学习深度、学习品质、学习主体等视角强化对经验层面课程的考察,并且在赋分上给予倾斜,突出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见表1)

表1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二)课程的水平提升

有机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用关系性思维编制起来的广延连续体,具有空间广阔性;课程实施应以一定的目标为导向,将散见于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纳入学校整体课程的考察范畴。自从新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以来,学校有了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开发了大量的课程,看似丰富多彩,实则主题不清,零散而杂乱,显得多而不精。课程就像散落在地上的珍珠,需要用一根线将之串起来,这根线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学校要从国家课程标准出发,以国家课程为圆心,逐层向外扩展,形成学科基础课程、学科提升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经过近四年的实践检视,建设小学科研团队从只会做加法到学会做混合运算,逐步跨越碎片化课程阶段,正朝有机整体课程阶段迈进。

1.根据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初步设置课程

建设小学创办伊始,依据浙江省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智圆慧行,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开发出“智圆慧行AB+C 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设置的雏形。AB 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也是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实践课程的有机整合与提升。C 课程,是指在完成基础性课程的前提下,每日下午开设多项特色拓展课程,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C 课程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内个性拓展课程,即C1 课程,如慧心交流课程、智圆趣思课程、奇思妙想课程、快乐运动课程、艺术启蒙课程等;另一类是课外拓展系列课程,即C2 课程,如快乐ABC、激情乐高、乒乓球、跆拳道、创意美工、艺术芭蕾、西洋管弦等。

反思这一阶段的课程实施,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对AB 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等领域的界定不是特别清楚;C 课程开设过于追求门类齐、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从系统整体的视角对学校课程进行梳理,现有的各类课程彼此关联不大,呈现碎片化分布的状态。

2.根据学生需求和实施成效调整课程设置

为改进第一阶段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经过专家指导,建设小学将“智圆慧行AB+C 课程”改为“智圆慧行BAC 课程”。B 课程即国家基础课程,保质保量地实施。A 课程即基于B 课程的提升性课程。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每一单元和课时要制定提升性目标,并预设了目标达成的内容和措施。C 课程实现从关注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每一学期结束前,学校向学生和家长做兴趣度和成效两方面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整合相似内容主题的课程,删减不受欢迎的课程,对C 课程进行内容系列化、系统化改进。

反思这一阶段的课程实施,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①国家校本化课程实施没有突出国家基础课程的权威地位;②BAC 三类课程的界定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

3.根据课标、校情、生情、师情完善课程设置

针对前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建设小学坚持用行动研究的立场和做法去解决,逐渐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其要义就在于如何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科基础课程,对原来学校自主开发的A、C 课程进行改造,并将之纳入整个校本化课程实施的体系中来,最终形成学科基础课程、学科提升课程和学科拓展课程有机整体的课程结构形态。

(1)学科基础课程——特色设置,校本改造。所谓特色设置,是指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学校结合办学理念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全面提升学科基础课程品质。例如,英语采用牛津教材,一、二年级每周3 节课,三年级开始增开1 节外教口语课;体育每周开设4 节专业课,一年级1 节乒乓球专业课,二年级1 节羽毛球专业课,三年级1 节篮球专业课,四年级1 节足球专业课,各年级各具特色;美术不局限于教材,与国家课程结合,一、二年级陶艺,三、四年级瓯塑,时间隔周相融;科学根据国家课程要求除了一年级开设1 节,二年级也每周增设了1 节课;艺术学科二年级每周增设1 节“艺术浅尝”课程。所谓校本改造,是指学校对各学科基础课程进行学科内优化整合、课内外优化整合,提升内容,拓展知识,优化结构,创新方法,实施时讲究“三追求”。

(2)学科提升课程——整体序列,循序渐进。学科提升课程注重顶层整体设计,由不同年级老师共同谋划,打破原来老师各自为政、没有系统性的做法,各个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目标,系统化、序列化、渐进化设计实施。基于学科课程所涉及的必修领域,共开发了实验探究课程、数形探秘课程、东瓯文化课程、双语在线课程、快乐运动课程、光影丹青课程等六类学科提升课程。这些课程结合低、中、高各学段的“目标、内容、形式、评价”,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分段设计。其中,A 课程“数形探秘”就是很好的例子。(见表2)

表2 A 课程“数形探秘”三、四年级教学计划

(3)学科拓展课程——理清逻辑,滤粗存精。首先,我们将由学科基础课程延伸出来的各类课程进行梳理,共形成语言与人文、数学与逻辑、艺术与审美、科学与信息、体育与健康、品格与社会六大学习领域,将原来归属于C2 课程范围的个性化选修课程进行归类整理,凡是符合六大学习领域课程理念要求的予以保留,凡是不能划归到六大领域的课程则进行清理。其次,根据家长反馈意见,考虑孩子的需求、年龄特征及课程的实施效果,对学科拓展课程进行持续不断的增删调整。比如,在2017 年度已有课程的基础上,三、四年级果断舍去创意美工、舞台话剧、快乐ABC、陶乐泥欢等选课人数过少的课程,增设开心创客、国际象棋、领翔航模、剪刻艺术等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为了让孩子们获得高层次的艺术熏陶,2019 年又增设了“音乐戏剧”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

(三)课程的监测调控

有机课程观认为,课程的运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经营和管理,从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监督评价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展开对课程运作的全程监管。如若监管缺位,课程的垂直转化就有可能走样,课程的水平提升就有可能停滞。所以,从课程规划到课堂教学,再到课程结果的输出,每个阶段建设小学都将监测调控工作摆在与课程实施同样重要的地位,为顺利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保驾护航。

1.顶层设计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前期,为课程改革把握方向,进行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确立了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抓手,建构完善的课程文化体系的学校愿景,按时、分步、递进式开发和实施课程,确保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2.教研推进

依托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借助教师会议和校本教研的机会,研讨B 课程的提升落实、A 课程的行动研究、C 课程的重组完善,练好内功,尽量保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科学严谨、行稳致远。

3.全程评价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否有效,事前虽然无法预测,但是一定要制定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不仅指向结果,也要关注过程,要形成横跨目标、过程、结果的评价链条。为此,学校制定了BAC 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4.管理保障

课程管理不仅是学校领导和行政的事,也是全体教师和学生的事。建设小学的课程管理充分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理念,形成了分工式管理、问题式管理、参与式管理、专长式管理、调查式管理等多元化课程管理模式。

三、结语

有机课程观视域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既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有脚踏实地的实践反思,整个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改进课程品质的连续过程。建设小学紧紧围绕着政策/导向机制、目标/动力机制、实施/过程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管理/保障机制运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上述五个运作机制可以构成一轮课程运作周期,但是课程运作并不会就此停止,而是会随着运作过程中新的问题的产生、新的课程改革需要的产生而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从而进入新一轮的运作周期,呈现一个阶梯式进步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孩子拥抱课程,给成长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校本学科学校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超学科”来啦
学校推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