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沙尔克钢琴小品《波多黎各的回忆》曲式分析
2020-06-15皇甫超阳
摘 要:《波多黎各的回忆》是一首双主题变奏曲,是美国十九世纪钢琴家及作曲家戈特沙尔克作曲,作于1857年,全曲节奏鲜明具拉美风格。在作品的素材上,既有来自西班牙等欧洲风格的作品,也有来自秘鲁、巴西等非、美洲风格的作品。本文主要从作者简介,主题结构分析,变奏分组,调式调性与拍号,音乐形象的联想这五部分进行阐述,旨在对这首作品的演奏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波多黎各的回忆》;戈特沙尔克;曲式分析
钢琴曲《波多黎各的回忆》就是美国的民族主义乐派作曲家戈特沙尔克运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的热带风格和美国法裔民族音乐的特色创作而成。笔者旨在通过对一部好的作品的分析来了解一位才华横溢却又英年早逝的作曲家, 希望能够通过对作品以及作曲家背景的理解及曲式结构的分析来走进作曲家的内心世界。
一、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戈特沙尔克是美国十九世纪钢琴家及作曲家,这位美国法裔钢琴天才于1829年出生在美国的新奥尔良。1844年举行的钢琴首演曾得到肖邦的赞扬,被称为“键盘的未来之王”、“美国肖邦”。1869年12月18日卒于巴西。
戈特沙尔克在1853~1854年以及1857~1862年多次抵达古巴。在这段时间,他也游历了波多黎各、海蒂等岛国。之前他已经灵活地将西班牙及美国民间和流行音乐素材运用在创作上。同样,拉丁美洲的探戈节奏、热带音乐风格旋律也吸引了他,使他写下了另外的一些作品,《波多黎各的回忆》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关于主题结构的特点
《波多黎各的回忆》,作于1857年。降e小调2/4拍中板速度,全曲节奏鲜明具拉美风格。格特沙尔克的钢琴作品中还有欧洲音乐的特色,又不乏非洲美洲的音乐色彩。在作品的素材上,既有来自西班牙等欧洲风格的作品,也有来自秘鲁、巴西等非、美洲风格的作品。
从力度、音区变化,以及调式调性布局等方面能明显的看出,这首作品是由开始—高潮—回落三块组成。但在具体的分析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主题结构的认识,在作品主题结构的划分上,是“雙主题变奏”结构,共有七个变奏。
三、关于变奏分组
变奏分组是变奏曲结构中的基础问题。《波罗黎各的回忆》采用古典变奏曲中最常见的“三部性”关系布局,既通过同主音大小调的调是对比产生出三步性特征。
通过对作品整体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这首作品具有类似歌曲中主歌与副歌的结构关系,同时在布局上基本符合“黄金分割”的原则。
四、关于调式调性与拍号
《波罗黎各的回忆》是2/4为拍号。降e小调为主要调式调性的作品。在尼·斯洛尼姆斯基所著《拉丁美洲的音乐》中提到:哥伦布到美洲以前,美洲音乐基本上是五声音阶的,大致就是钢琴键盘上的五个黑键,如果主音是升f。就是大调音阶;如果主音在升D上,就是小调(由于在大小调中一般不使用升d小调就用其同名小调降e代替)。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降e小调的选择可能与美洲的五声调式有关。但无疑这首作品是以欧洲大小体系中降e和声小调为基础的。
2/4是进行曲节拍,沿用了Si Me Dan Pasteles的拍号。因此这首作品也被冠予了Marche des Gibaros(《吉巴星进行曲》的副标题,其中吉巴星是西班牙语jibaro的音译。该节拍也可能与哈巴涅拉舞蹈有关。因为作品中使用了较多的哈巴涅拉节奏,并且哈巴涅拉舞蹈也是较慢的二拍子舞蹈。
五、关于音乐形象的联想
在音乐中常常使用联觉将抽象的音乐符号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形象。以此来使音乐思路更加完整清晰。音乐表达更为丰满。约瑟夫·迦特认为:“作曲家只有用乐谱记下音乐作品的一般轮廓,只能标出情感,内容的草图,而演奏者想将草图复原甚至重新创作就需要借助音乐形象来表达。”音乐的联想是无限的,要善于发挥想象才能充分的表达音乐并演绎出个性的色彩。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做出以下联想:夜晚时分,边跳边唱以及伴奏的人群从远处走来,刚开始只是零星的听到鼓点的节奏,逐渐能听到人声。渐渐的距离越来越近能够听到旋律。接着有人物对话,在一家门前结束后再继续前进重复对话、歌唱和舞蹈队伍越来越壮大,场景越来越热烈,最终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欢快的跳舞,无比疯狂。当夜晚逐渐离去时,热闹的人群也逐渐平静下来,最后回归最初的宁静。
对同样的场景,在具体上也有不同的看法,由于前三个变奏都是从p开始,到了变奏4,5几乎没有过渡就进入了ff。那么也可以认为一种镜头式的写法:依次呈现出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用同样主旋律但以不同形式的舞蹈、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鼓点节奏对节日的庆祝。分散的人群最终集中到一起。情绪高涨气氛火热,当黎明来临时。集聚的人群逐渐散去恢复到平静之中,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认为是作曲家通过音符,将节日的场景描绘出来。
六、结语
戈特沙尔克的音乐风格经常会采用强大而又震颤性的艺术风格, 简单又清晰的美妙旋律、频繁的变奏回归、高调的炫目技巧运用、富丽的装饰性曲调, 无不表现出他的非凡才气。
遗憾的是, 戈特沙尔克由于意外原因于1869年12月18日卒于巴西, 享年仅40岁。他的逝世是美国钢琴界甚至是美国音乐界的一个巨大的损失,笔者在此通过对钢琴曲《波多黎各的回忆》的曲式结构和作品分析来介绍作曲家路易斯·莫罗·戈特沙尔克, 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够关注更多优秀的作曲家并发现更多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胡志勇.和声分析在曲式中的作用探讨[J].黄河之声,2016,(05).
[2]李新潮.钢琴演奏的发展与变化略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8期.
[3]何紫源.戈特沙尔克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与演奏诠释——以《《波多黎各的回忆》》与《安达卢西亚的纪念》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皇甫超阳(1995.9),女,汉,河北,在读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钢琴表演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