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2020-06-13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0 引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具有美容功效的微创治疗术式,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操作创伤小和术后身体恢复快等优点[1]。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术式,术后疼痛无法避免,部分患者需要肌内或者静脉注射镇痛药物[2]。有相关临床报道,将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处理,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3],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而提高镇痛效果。但此方法报告较少,仍缺乏相关临床依据。在临床观察中,对研究组和参照组1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展开观察和讨论,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镇痛方案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状况临床效果的差异性,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0 例,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参照组(55 例,不做镇痛处理)与研究组(55 例,采用罗哌卡因局部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中女性25 例,男性30 例,年龄40~59 岁,平均(50.57±6.62)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4 例,男性31 例,年龄41~60 岁,平均(50.75±6.75)岁,所有研究对象ASA 分级均为Ⅰ~Ⅱ,全部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且家属皆已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研究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与批准。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通过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方法完全一致,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手术结束前参照组切口处均不进行任何镇痛处理,若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较为剧烈,可根据情况给予患者适量哌替啶进行肌肉注射。研究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束时,在患者腹壁切口注射1.0%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 113463;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4 mL,进行局部浸润阻滞麻醉。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常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进行止呕预处理。
1.3 观察指标
(1)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术后1 h、6 h、12 h 与24 h 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总分0~10 分,其中无痛(0 分),轻度疼痛(1~3 分),中度疼痛(4~7 分),重度疼痛(8~10 分)。评分越高代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
(2)通过记录统计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等对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术后恢复状况进行观察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术后1 h、6 h、12 h 与24 h 的VAS 评分等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统计学软件为SPSS 21.0,经由t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10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VAS 评分对比
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1 h、6 h、12 h与24 h 的VAS 评分更低(P<0.05),详情如表1 所示。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分)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分)
2.2 110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对比
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0.05),详情如表2 所示。
表2 研究组和参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比较(,h)
表2 研究组和参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比较(,h)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整体提升,胆道外科疾病的治疗已不再是一项技术难题,95%的胆囊手术均能够通过腹腔镜完成[4]。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方式而言,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术后痛苦小等优势[5]。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术式,少数患者在腹腔镜术后依然会有胃肠应激反应与疼痛症状等[6]。现阶段仍不能摆脱术后疼痛的困扰,不利于术后恢复,患者需要肌内或者静脉注射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症状[7]。
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8]。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通过手术结束时在患者腹壁切口使用适量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可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罗哌卡因具有扩张血管与镇痛功效[9],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局部微循环,促进切口愈合[10]。在此次研究中,实施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的患者相较于不做镇痛处理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其术后1 h、6 h、12 h 与24 h 的VAS 评分更低,同时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更短,提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能够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
研究结果显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此次研究中具有明显优势,对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将该方法推广普及于临床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