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研究
2020-06-11矫磊孟卓
矫磊 孟卓
【摘 要】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与时俱进,而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分析,是艺术实践的前提所在,只有合理研究审美特征,明确具体的审美规律与特点,才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艺术实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研究声乐表演的原则,并提出关于声乐表演的艺术实践建议,旨在为声乐表演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依据。
【关键词】声乐表演;审美特征;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6-0030-02
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二度创作”、形象创造等,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应该全面了解其审美特征,并按照实际情况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将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作为载体,促使艺术实践工作良好发展。
一、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分析
(一)“二度创作”的审美特征分析
近年来,在我国声乐表演艺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现代化的声乐表演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更加重视,强调对声乐作品的再次创作加工,利用新的表演形式将其呈现给观众,这样除了可以继承作品原本的特色艺术文化外,还能融入丰富的现代化元素。现代化的声乐表演艺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演唱者不仅需要塑造较为鲜明的音乐形象,还应该将自己的真实感情融入到演唱中,承担着音乐作品二度创作的责任。演唱者的审美特征,就是将艺术作品全面转变为艺术形象,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声乐作品,并且全面体会作者的真实感情,合理开展加工创作活动,使得音乐作品在舞台中有着新的呈现。
(二)神形兼备的审美特征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神形兼备是演唱者的重要特征,“形”就是演唱者对声乐作品进行外在演绎;“神”就是演唱者的内在表达,只有二者相互统一,才能使声乐表演达到最高境界。演唱者不僅要有静态的形体表演,也要有动态的歌唱表达,使得神形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演唱者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不仅需要强化自身的肢体语言,还需要合理运用演唱技巧,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将自己的真实感情投入进去,从而将作品更好地呈现给观众。
(三)腔法独特的审美特征
声乐表演中舞台演唱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演唱者需要利用自己的声腔,将所需要表达的音乐作品呈现给观众,和观众产生心灵上的交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气韵的生动性,声音要婉转动听,带给观众亲切感。在合理运用声腔的前提下,需要保证底气充足,并且将底气作为腔法与气韵的协调基础,这样可以使声音更好听。演唱腔法的应用,具有气韵控制的特征,演唱者需要将自身的演唱方式与舞台相融合,对声乐作品进行全面演绎。
二、声乐表演的基本原则
在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美学思想属于基础,可确保演唱者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度演绎与表达,为了将声乐作品中的创作美感展现出来,演唱者在对作品进行深度演绎时,可使观众体会其中的审美内涵。具体声乐表演原则如下。
(一)保证客观真实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审美一致
一般情况下,演唱者的客体存在一定差异,这也说明审美心理有所不同,对相关声乐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此情况下,要求演唱者针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全面了解,并掌握声乐作品的原始风格与具体的表现形式,在实际演唱中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保留声乐作品原来的风格特点,并融入自己的理解,形成个性化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对声乐作品进行准确分析与再现,将自身的风格特点全面展现出来,将真实情感传递给观众,与观众产生共鸣。
(二)时代品位和历史风貌的审美统一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声乐作品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这涉及到当时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表现手法,并且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大众审美倾向有一定的关系,成为音乐作品诞生与流传的原因。在各个历史时期,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融入现代化的审美需求,对作品进行多元化创造,从而被观众接受。
(三)声乐艺术与演唱技巧的审美统一
声乐表演属于较为抽象的表演艺术,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声乐传达的形式,将作品中蕴含的感情抒发出来,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将自身的艺术表现和演唱技巧统一起来,一方面,演唱者需要对作品的观念与情感有深入的理解,便于将自身的演唱技巧融入进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习与科学训练的方式,夯实演唱者的基本功,使得演唱者在演唱中合理控制节拍与节奏,严格协调演奏速度,懂得利用什么样的音色进行表达,全面诠释作品的真实情感与审美特征,以此提升演唱者的演唱水平[1]。
三、声乐表演的艺术实践措施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将艺术特征与审美特征有效展现出来,从而形成良好的艺术实践发展形式。
(一)艺术审美特征处理措施
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艺术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求遵循“谋篇布局”的原则,利用声音与情感之间的和谐统一,实现声音的有效控制。传统的声乐演唱,声腔的艺术性处理,要求开腔时要“审”,板调应该准确,即准确中带着沉稳。要求演唱者在演唱之前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全面分析字词内容、曲情内容,深入演唱的主题,营造出良好的演唱情境。通常情况下,声乐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还具有声音色彩,而语调可以将声音色彩集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声乐艺术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和语调的艺术处理存在直接联系,合理掌握相关声乐的语调表现规律与表达方法,可强化各方面的艺术处理力度,提升艺术表现能力。如,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利用委婉深情的语气,使得情感温柔、含蓄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够突出体现演唱风格。在此情况下,要求演唱者保证声乐语调的丰富性,并非单纯依靠曲谱进行表达,而是要深入融合情感,有效进行演唱创造。另外,演唱者不仅需要注重本色嗓音的表达与展现,还需要扩大自身的声音变化幅度,对词曲、声音情感进行细致处理,将自身情感全面表达出来[2]。
(二)声乐造型审美特征的艺术实践
声乐作品主要涉及音乐元素与歌词元素,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提到了演唱语言具有顿挫与轻重的特点,在艺术造型方面,主要利用顿挫的形式表达出喜悦情感,从而实现最终的艺术造型目的。第一,对潜台词的合理调控。潜台词是声乐表演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可将戏剧台词的深层情感与意识表达出来,不会将其显露于纸张中,也无需直接说出来,而是蕴含在声乐演唱中,不容易被观众发现,它将声乐作品、作者与创作背景等相互整合,深入理解、联想与体会相关表层台词的情感,挖掘作品的真实情感,并全面感悟文字的情感、人物内心的感情。第二,内心独白。内心独白主要来自于戏剧,就是在某些情境之下,实现内心的交流,产生情感活动与心理活动,要求演唱者全面体会声乐作品的思维形式与特点,通过角色的内心独白合理控制情感思维,找到可以抒发演唱者自身情感的语言。演唱者应该针对内心独白进行分析与感受,确保演唱时带着真实情感,使得演唱更加真实动人[3]。
(三)情感性审美特征的声乐艺术实践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在深入理解作品内容的情况下,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首先,要求演唱者全面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将自己的演唱经验融入其中,并且凸显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声乐演唱的专业素养,在不断练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感悟。其次,演唱者需要注重自身对声乐作品表现手法的选择,针对作品进行精细化处理,在深度加工的情况下,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最后,演唱者在融入真实情感的过程中,需重视感动自我,将声乐作品中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受众,找到作品中的情感元素与灵魂所在,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生命力[4]。
(四)逻辑性审美下的面部表情的调节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合理调节面部表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演唱者应该重点关注面部表情,调节好口型、眼神与表情,在面部五官的良好配合之下,达到情感表达的目的。如果在聲乐表演的过程中采用夸张的表情,或是矫揉造作的表情,那么会对演唱情感的表达造成严重影响。眼睛是演唱者心灵的窗户,只有灵活应用眼神,才可以更好地将声乐作品的灵魂表达出来,促使观众跟随演唱者的情绪,形成良好的艺术表达。在声乐表演时,演唱者不同的口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在此情况下,演唱者应该确保口型正确,在合理调节口型与面部表情的情况下,实现声乐演唱艺术处理目的[5]。
(五)台风审美元素的调整
台风属于声乐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为确保良好的台风,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对台步、站位进行调整,保证面容与形体动作的协调。同时还需重视服装的选择,按照声乐作品的情感与意蕴配上适当的妆容,在一定程度上将声乐作品的风格、内涵等展现出来,为作品注入新鲜的生命力,以此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效果。演唱者良好的台风可以对声乐作品进行创造、创新,并将声乐作品的底蕴表达出来,应该对台风给予足够的重视[6]。
(六)充分展现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
演唱者应该合理领会审美特征,在表演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审美能力。一般情况下,声乐表演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属于较为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演唱时主要利用声乐传达的方法,将作品中的情感抒发出来。如若演唱者缺乏对作品的审美能力,将会难以理解其中的美感,因此,在进行声乐表演时,必须要确保演唱者的审美水平,加大其审美训练力度,在日常学习中,要夯实演唱者的基本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表演的过程中全面理解音乐作品,有效调节节拍与演奏速度,准确分析相关的情感因素,批判演唱作品的情感[7]。在此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演唱者的审美水平,将情感与自然相互统一,全面理解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将声乐表达贴近现实生活,准确欣赏声乐作品,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将审美因素表达出来。
与此同时,还需准确划分声乐表演审美,将自身的情感语言与审美表达方式有机整合,将声乐表演的审美划分成音质元素、咬字元素、情感元素与整体性表达元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领会审美特征,划分声乐表演审美,形成良好的声乐表演发展形式。第一,对于音质而言,其美感属于声乐表演中较为基础的部分,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可集中体现音质的美感,借助演唱的方式将美好情感传递给观众。第二,在咬字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清晰度,为观众准确传递各种作品信息,在清晰咬字的情况下,可以将声乐作品的情感全面传递给观众,因此,演唱者必须要掌握咬字技能,可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演唱活动中[8]。第三,应重点关注情感美,将其作为声乐表演中的审美灵魂,演唱者全面阐述音乐作品的情感,综合把握时代情感,按照自身的领会,将声乐表演情感美真实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为观众提供层次丰富的情感享受,还能从整体上统一整合审美元素,遵循基本性的原则,有效开展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与分析工作,将声乐表演的艺术实践作用与情感表达作用充分发挥出来[9]。
(七)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应重视艺术表现手段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声乐艺术具有较为丰富的表演形式,而表演形态则是表演艺术中的形式体现。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元化的声腔造型手段,形成风格迥异的表演形态[10]。
第一,叙事性的艺术表现手段。叙事性的声乐作品就是将叙述故事作为表现手段,可按照各种不同的载体容量,取舍相关的情节,按照各种体裁篇幅要求,明确叙事内容的大小。例如,叙事性的声乐作品,其故事情节不能过长,要求篇幅短小,歌唱中蕴含着故事,因此,演唱者应该全面分析故事中的情感元素,对声乐作品的故事与情感形成良好的理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演唱艺术的实践水平,增强声乐表演的艺术性。
一般情况下,叙事性的声乐作品,多数都是运用吟诵类或者宣叙类唱法,声乐作品具有多元化特点,可将地方语言进行整合,唱腔语言有着一定的特征,唱腔的风格和韵律等具有口语化的特点。在众多声乐形态当中,曲艺演唱艺术具有典型特点,应该将叙事性作为主体,要求演唱者采用散文说和韵文唱的形式来实现感情的表达。
第二,抒情性分析。一般情况下,声乐形态具有一定的抒情性,以抒情为主的声乐形态,需要借助作品中的强烈抒情特征来表现。在此情况下,应该从文学方面确保声乐作品具有很高的抒情性特点,借助于某些特定环境与情境所描绘出来的声乐作品,利用音乐旋律的创造,可将丰富情感表达出来[11]。演唱者在演唱此类作品的时候,需要具有宽大的音域,可自如舒展节奏,并且利用活泼、热情的音型实现情感的对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将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出来,还能营造出良好的声乐表演氛围。
第三,戏剧性的艺术实践。一般情况下,戏剧性的艺术实践,就是将戏剧作为主要元素的声乐形态,将戏剧作为载体,有机整合歌剧元素与戏剧声乐元素。演唱者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戏剧性的声乐作品情感特点、戏剧元素等,利用合理的方式将戏剧性声乐作品的人物情感、情节内容等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展现相关的戏剧内容,还能全面提升戏剧性歌曲的演唱水平,通过情感的表达与展现,将声乐作品的不同主题特征展现出来,实现最终的艺术实践目的。在演唱戏剧性声乐作品的过程中,要求演唱者树立正确的演唱意识,总结演唱经验,积极参与到演唱活动中,确保演唱的艺术实践效果[12]。
四、结语
近年来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艺术实践的问题,不能将情感因素有机融入其中,难以全面凸显声乐艺术的情感元素与实践元素。在此情况下,就应该要求演唱者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合理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凸显艺术实践特征,遵循科学化与时代性的原则,以此提升艺术实践水平和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洪艳.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23):67-69.
[2]朱俊霖.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J].戏剧之家,2018,23(9):69-198.
[3]祁伟耿.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J].艺海,2018,46(7):30-31.
[4]闵玉荣.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66(50):178-245.
[5]崔丽.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探析[J].山西青年,2018,11(7):202-203.
[6]段艺辉.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探析[J].黄河之声,2017,57(20):116-244.
[7]李超.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J].当代音乐,2016,66(18):48-49,51.
[8]徐敦广.桃李芳菲传古韵玉树琼花歌满情 ——方琼歌唱艺术的民族情怀[J].当代音乐,2019,14(3):33-99.
[9]赵春萌.浅析声乐演唱中的审美心理及情感机制[J].黄河之声,2017,44(16):86-199.
[10]郭贝贝.卡尔·詹金斯合唱套曲《圣殿之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7,56(44):122-255.
[11]李兵.“戏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56(33):122-228.
[12]唐联桃.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浪漫曲在综合性高校音樂表演专业教学中的运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7,44(67):15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