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画的实验性与“窑变”之美
2020-06-11谢葵萍
摘 要 釉画是近年来發展起来的新兴艺术,是采用高温颜色釉在陶瓷泥坯板上进行艺术创作的画种。文章解析了釉画的创作流程及其具有实验性的原因。釉画所承载的是一种民族情节,它所具有的“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自然“窑变”之美,传达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理和韵味。釉画的“窑变”之美存在于包含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的艺术系统之中,是釉画创作者的心路之美,也是釉画作品的肌理与釉色之美,更是釉画鉴赏者所感知的视觉与触觉之美。
关键词 釉画;实验性;窑变;美;艺术系统
Abstract Glaze painting is a new art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It is a kind of painting that uses high temperature color glaze to create art on ceramic mud slab.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reation process of glaze painting and its experimental reasons. Glaze painting carries a kind of national plot, which has the beauty of natural "kiln change" like "heaven opens", and conveys the philosophy and charm of "harmony of heaven and man". The beauty of "kiln change" of glaze painting exists in the art system including art creation, art works and art appreciation. It is the beauty of the heart of the creator of glaze painting, the beauty of the texture and color of glaze painting, and the beauty of vision and touch perceived by the connoisseur of glaze painting.
Key Words glaze painting; experimentation; kiln change; beauty; art system
一 、关于釉画
釉画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艺术。其采用高温颜色釉在平面泥坯板上进行艺术创作。釉画的绘画颜料主要是高温颜色釉,绘画媒介是陶瓷泥坯板。与其他绘画不同的是,釉画需要经过高温烧制才能最终完成,具有实验性、不可复制性及“窑变”等特性,可以说是陶瓷工艺与美术创作巧妙结合的实验艺术。在没有化学的时代,高温颜色釉瓷器是陶瓷艺术发展历史中名贵的品种,曾被人们誉为“人间瑰宝”。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温颜色釉不断地创新,烧造日趋稳定,这为当代釉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成千上万的高温颜色釉所形成的釉库完全满足了艺术家创作釉画的需求。高温颜色釉瓷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温颜色釉的创新及在釉画中的应用,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随着各种跨界的通力合作,得益于国家文化复兴所形成的肥沃土壤,釉画的绘画题材和创作方式越来越丰富,釉画作品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二、釉画的创作流程
釉画的创作过程一般分为泥坯板的准备、选釉、釉绘、烧成四个步骤。相较于其他画种,在创作过程中,釉画作品的完成周期较长,每一个步骤都不允许出现失误。
(一)泥坯板的准备
釉画创作的载体是泥坯板。制作泥坯板的材料有高白泥、中白泥、陶泥或大缸泥等。采用哪种泥料制作泥坯板事先要做实验,看看泥坯和颜色釉的膨胀系数是否相差很大,二者的结合度是否好,否则容易烧成失败。泥料颜色与质地对釉的发色和肌理都会有所影响。大多数的颜色釉覆盖力较强,在中高白泥上绘制釉画,颜色影响不大。一般来说,较低成本的中白泥是制作泥坯板的合适材料。各种陶泥或大缸泥制作的泥坯板对颜色釉的色相有所影响,需要做实验加以总结。景德镇老鸦滩是瓷板画工作坊的聚集地,创作者们可以直接购买各种尺寸的泥坯板或进行特殊定制,这些压制平整的泥坯板需要一定的制作周期。
(二)选釉
如今,釉的品种越来越丰富,高温颜色釉也成为了艺术家们青睐的创作题材之一。在景德镇的釉店里选釉,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照子。照子,就是颜色釉料烧成之后的颜色标本。在照子上标明釉名、釉的基本性能、烧成环境及价格等基本信息。这里不仅有传统陶艺的天青、甜白、祭蓝、娇黄、兔毫、乌金、郎窑红、茶叶末等高温颜色釉,还有很多如蓝幽灵、桂花香、犀牛皮、满天星、鹌鹑蛋、熔岩等现代创新高温颜色釉。创作者通过查看照子,填写釉单,选择和购买想要的颜色釉料。未烧成之前的颜色釉料是一种调制好比重的液态泥浆,常常用塑料容器装好称重,在容器上贴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釉料的名字、烧成环境等参数。
(三)釉绘
“画器调色,与画家不同,器上诸色,必出火而后定。”[1]朱琰在《陶说》中表明:在瓷器上调色绘画与画家是不同的,瓷器上的各种颜色一定要在烧制之后才能确定色调。市面上所售的用于釉画创作的高温颜色釉料,是一种调制好比重的液态泥浆。釉画的颜色在绘制的过程中不能马上看到色彩的最终呈现,只有通过照子联想到预期效果。比如豇豆红釉料,在烧成之前是一种灰色的泥浆,在烧成之后,釉色品相最好的叫“大红袍”,次之叫“美人醉”或“桃花片”,最差的叫“驴肝马肺”。同一种釉,因釉绘方式、釉料的厚薄、放置的窑位、烧成制度(烧成气氛、烧成温度、烧成曲线)等因素的不同将呈现不同的效果。用高温颜色釉在泥坯上彩绘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笔绘、喷绘、注射绘、刷涂、泼洒、浇淋等。相应地,釉画彩绘的工具有毛笔、排刷、吹釉壶、注射器等。因釉绘方法的不同,烧成后产生的釉色、肌理效果会有所不同。
(四)烧成
陶艺的烧成方法一般有气烧、电烧、柴烧、盐烧、乐烧、熏烧、坑烧等。景德镇老鸦滩釉画创作基地大都采用气烧,即在1 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煤气窑炉里一次性完成烧制。窑炉的型号因瓷板的大小而异,瓷板的尺寸越大越容易出现变形或开裂的现象,因而烧制成本越大。在釉画创作过程中,常常因瓷板变形、开裂及釉面缺陷等因素导致成品率不高,甚至会出现全窑无一完好无损的作品,因而要获得瓷板平整无损,釉面发色精美的釉画作品不是很容易,需要积累大量的实验经验。
三、釉画的实验性
釉色是釉画独特的艺术语言。与油画、国画等绘画颜料的即调即绘、立刻见效不同,釉画具有实验性,这是釉画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釉画创作最大的难点。釉画的实验性不仅由高温颜色釉本身的特点决定,还和绘画载体和绘画方式等因素有关。
(一)釉画的绘画颜料决定了釉画的实验性
釉画的绘画颜料主要是高温颜色釉。釉是釉料熔融在陶瓷泥坯体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釉色的形成主要靠金属氧化物的成分比例,如含铁元素的釉能烧出黑褐色和青翠色等颜色,含铜元素的釉能烧出红色、绿色或红中带绿的颜色等。釉料根据科学配方将各种矿物磨成的泥浆,需要在高温烧成之后才能看到其美丽的色彩和肌理效果。如有些花釉会产生犹如烟雨和彩霞般效果;有些结晶釉能达到水墨画一般的晕散;有些裂纹釉能产生皲裂干涸的肌理等。所以在用高温颜色釉料进行绘制的时候,需要事先多做一些实验来熟悉高温颜色釉的色相、透明度、乳浊度和肌理等特性。
(二)釉画的绘画载体决定了釉画的实验性
釉画的绘画载体是泥坯,釉画创作者除了必须熟谙颜色釉的发色规律之外,还要掌握泥坯与釉的膨胀系数和相互结合度,要考虑到泥料颜色与质地对釉的发色和肌理的影响,这些都需要通过实验加以总结。在绘画之前,先清扫、吹净泥板坯上的粉尘等杂质,再用补水笔或海绵进行表面补水,使其表面更加平整光滑,为之后的釉绘做好准备工作。通过补水还可以发现坯体中隐藏的气孔,以减少釉面缺陷的可能性。补水时应注意保持水的清洁,经常换水,防止水中沾有油渍或污物等杂质。
(三)釉画的绘画方式决定了釉画的实验性
除了泥坯和釉本身的性质之外,釉画的绘画方式、釉料的厚薄以及烧成制度都会影响高温颜色釉的发色。若施釉较薄,容易形成类似水彩画的效果;若施釉较厚,则能产生类似油画的凝重。釉画的绘画方式与国画、油画等画种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用毛笔蘸取釉料进行绘画,勾、描、皴、擦、点、染等技法和国画基本相同,只是因为泥坯会快速吸收釉水,往往会出现画不动的窘状,因此运笔速度讲究快与巧,在绘画技法上需稍作调整。绘画所用毛笔也与国画用毛笔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比如传统绘制青花瓷器时用的是鸡头笔;又如用排刷刷涂釉料时,可用补水笔代替,烧成后的效果有的与油画有相似之处。
釉画还可以用喷釉壶、注射器、釉勺或釉杯等工具进行创作。采用喷釉壶进行喷绘,其釉色均匀、过渡自然。还可以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高温颜色釉进行交替喷釉,相互叠加进行叠釉,将会出现“窑变”的效果。采用注射器进行施釉,一般采用粗口无针式注射器,以防釉料堵塞注射口。同时交替注射不同色调的高温颜色釉将会产生撞色的效果,不同的注射方式将会出现不同的花样。还可以用釉勺或釉杯将高温颜色釉泼洒或浇淋在泥坯板上,釉料的面积和薄厚程度需要把握好,烧成后将形成随意洒脱的泼彩画效果。当然还可画所用毛笔也与国画用毛笔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比如传统绘制青花瓷器时用的是鸡头笔;又如用排刷刷涂釉料时,可用补水笔代替,烧成后的效果有的与油画有相似之处。
釉画还可以用喷釉壶、注射器、釉勺或釉杯等工具进行创作。采用喷釉壶进行喷绘,其釉色均匀、过渡自然。还可以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高温颜色釉进行交替喷釉,相互叠加进行叠釉,将会出现“窑变”的效果。采用注射器进行施釉,一般采用粗口无针式注射器,以防釉料堵塞注射口。同时交替注射不同色调的高温颜色釉将会产生撞色的效果,不同的注射方式将会出现不同的花样。还可以用釉勺或釉杯将高温颜色釉泼洒或浇淋在泥坯板上,釉料的面积和薄厚程度需要把握好,烧成后将形成随意洒脱的泼彩画效果。当然还可是每次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某些如釉面有瑕疵或瓷板開裂等缺陷的釉画将在烧成之后进行二次创作实验,这或许是一种顺势而为,当然也是一种节约成本和对环保的考虑。二次创作实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釉上彩或其他材料增加绘画内容,使得作品表现力更加丰富,且具有新的内涵。笔者在创作关于荷塘的釉画作品时,荷花部分因烧成缺陷,采用釉上彩绘进行了二次创作,荷叶部分采用大面积的斑驳的窑变高温颜色釉,形成了夜晚氤氲的荷塘景色,荷叶的细微之处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到各种美妙的金属结晶体。(见图2)
当然,很多艺术家采用高温颜色釉大肆渲染画面的背景,再用釉上彩添加主体对象,形成一种釉画综合装饰。朱乐耕教授在创作天马系列釉画时,将高温颜色釉作为背景,在合适的位置用釉上彩添加了三五成群、迎风而立的天马。这些高温颜色釉如果单独成画,除了没有表现内容之外,还在某些地方凸显了各种缩釉的瑕疵。经过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巧妙设计,这些往往被认为有缺陷的地方却得到了巧妙的利用,本来觉得凌乱无序的缩釉之痕和自然流动的窑变肌理却成了荒原和河道,成了远山和云霭,悠远的意境,宛若天成,细细品来甚是微妙。(见图3)
四、釉画的“窑变”之美
“窑变”是釉料在高温窑炉中因不同的温度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化学变化,开窑后便会出现鬼斧神工的新奇釉色和肌理。这种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每件高温颜色釉瓷器都是绝世的孤品,因而才有“窑变无双”之说。景德镇有高温颜色釉、玲珑、粉彩、青花四大传统名瓷,其中高温色釉瓷被世人称为“人造宝石”,它的绘画和烧制是四大名瓷中最难把握的工艺。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精彩“窑变”指的就是高温颜色釉瓷的“窑变”。陶瓷艺术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艺[2],高温颜色釉的“窑变”之色”主要是因为“金”的作用,即金属元素在窑火中发生的奇妙变化。高温颜色釉是在基础釉料中加入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再经过火的凝练而形成的。历史上的银丝兔毫、鹧鸪斑、油滴、曜变、冰裂等都是窑变的代表,其中以钧瓷的窑变最为著名。宋代钧瓷素有“家有黄金万两,不如钧瓷一片”和“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美誉。其中钧窑的“窑变”又以“钧红”和“钧紫”最为名贵。钧瓷之美不在于器型,而在于“窑变”。那五彩交融、变幻多端的“窑变”之美至今都是一个美妙的话题。当然,当代釉画中的“窑变”更加丰富多彩、绚烂夺目。而对于“窑变”的描绘与赞美,有的时候会令人诗兴大发,有的时候却会令人词穷墨尽。似波涛涌动,还似水光潋滟;似雨花之石,还似犀牛之皮;似“苔色青苍山雨痕”,还似“夕阳紫翠忽成岚”;似“星朗月明玉宇苍”,还似“云蒸霞蔚染碧空”……“窑变”之美,不可言喻。(见图4)
《景德镇陶录》中说:“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识预定某色也”[3]。“窑变”最初并非人们有意而为之,其奇幻之色是自然形成的,具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窑变”的记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天工开物·窑变》记载:“正德中,内使监造御器。时宣红失传不成,身家俱丧。一人跃入自焚,托梦他人造出,竞传窑变,好异者遂妄传烧出鹿、象诸异物也。”[4]此段是关于高温红釉的窑变,“宣红”瓷器制作技艺已失传,有人跳入窑火中祭窑并托梦给他人,“宣红”再造成功,传说是发生了“窑变”。在当代,较之于青釉等其他釉色,高温红釉烧成的难度要大,在古代,要烧出品相好的红色更是难上加难。从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大量釉里红残片残器可以看出,凡发色不好的釉里红都被砸碎就地掩埋,只有品相最好的才被运往皇宫,可谓万里挑一。面对残酷的现实,古人将希望寄托在“窯变”上。而今,在景德镇的釉店里,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红色高温颜色釉,如宝石红、祭红、郎窑红、豇豆红、中国红、珊瑚红、胭脂红、朱砂红、海棠红、鸡血红、玫瑰红、桃花红、火焰红等。《南窑笔记》记载:“釉水色泽,全资窑火,或风雨阴霾,地气蒸湿,则釉色黯黄惊裂,种种诸疵,皆窑病也。必使火候釉水恰好,则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又有窑变一种,盖因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5]此段所说釉料烧成之后的色泽全部依赖于窑火。如果天气不好,可能就会烧出品相差,有很多瑕疵“窑病”的瓷器。只有烧成制度和釉料都恰到好处,成品率才会达到 70%~80%。而其中的“窑变”瓷器是一种罕见的集窑火之精华,偶然天成,光怪奇色的“窑宝”。景德镇有句行话:“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瓷器烧造成功与否,坯料和釉料等原料是基础条件,最后的烧成才是最关键的。在古代,瓷器烧造的诸多工序中都分工明确,其中以烧窑的“把桩”师傅的待遇最高。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审美价值的产生和实现包含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三个环节,是一个完整有机的艺术系统[6]。釉画是一种土与火的艺术。釉画的“窑变”之美存在于釉画的创作与烧成实验、釉画表面的窑变肌理与釉色、观者对于釉画的视觉鉴赏及触觉感受的艺术系统之中。因而釉画的“窑变”之美可以概括为釉画创作的心路之美、釉画作品的肌理与釉色之美、釉画鉴赏的视觉与触觉之美。
(一)釉画创作的心路之美
釉画的艺术创作从构思、泥坯肌理创作、釉绘到最终入窑烧成是一个较为漫长而掺杂着细致、耐心、担忧、期待、惊喜、失望等多味杂陈的过程,犹如细细品味一次丰富的人生经历。粘土的可塑性和可触摸的特征,给人带来了触觉上的认知体验,从而留下了独特而唯一的“手语”痕迹,或柔软温润,或坚硬冰冷,或细密的裂纹,或凹凸有致的粗糙,这些印迹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釉画釉绘的过程肆意洒脱,具有挑战性,笔绘、喷绘、注射绘、刷涂、泼洒、浇淋等各种叠釉与撞色的排列组合,成千上万的可能性令人欲罢不能。而釉画的艺术效果却不能立马看到,还需经过多个小时的等待。灰色泥土经过窑火历练使釉画出窑,创作者终于盼来了绝妙神品的“窑变”之作。有满意的、有预想的、也有嫌弃的,还有意料不到的惊喜。回首品味釉画的创作过程,亦是一种心路之美。
(二)釉画作品的肌理与釉色之美
与其他画种相比,釉画作品的肌理与釉色最能表现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釉画的肌理是釉画表面的纹理结构与质感。釉画的视觉肌理是指在釉层中所形成的裂痕、结晶、气泡和分层等肌理,只可见而不可触及。或厚如堆脂,或光泽莹润,或晶莹剔透的冰层,或用金丝与铁线构筑的奇妙空间,或如蚯蚓在泥中爬过的痕迹。釉画的触觉肌理是通过人的皮肤触摸而感受到的一种肌理。或如清冷的冰层,或如温润的美玉,或如光滑的肌肤。釉画的釉色是各种金属氧化物在窑炉中烧成所呈现出来的自然色泽。除了表现非常纯净的白、灰、黑等无彩色系,还表现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有彩色系,抑或是各种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搭配。釉画的“窑变”之色可以是飘雪、烟雨、彩霞、冰层、火焰、熔岩、木头、皮革、金属、玳瑁、鹧鸪等模仿自然之色,还可以是朱砂、胭脂、月白、石青、鹅黄、赭石、沉香等中国传统文化之色,还可以是贵妃醉、蓝幽灵、天女散花、紫府映瑶台、银波泛玉海等梦境之色。釉画的“窑变”之色具有其他艺术领域不可替代的色彩世界。
(三)釉画鉴赏的视觉与触觉之美
对于釉画“窑变”之美的品鉴与欣赏是立体的,其既可远观,又可近距离地“亵玩”,是视觉与触觉的综合感受。远观釉画,其或混沌初开,抑或意境悠远。“窑变”之釉色绚烂多姿,瑰丽而凝重。从灰色的泥土到妙不可言的作品,“窑变”是一个陶瓷工艺的技术名词,也是作品本身的华丽转变,同时也成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此类审美的代名词。“窑变”承载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者在品鉴中,感受创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获得作品所传达的哲理与诗情。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观者获得了一种美的享受,在高雅艺术中使其自身素养与品味得以提高与升华。釉画独特的材质美不由自主地吸引观者去亲近和触摸。通过近距离地亲密接触,观者知道釉画的釉面可以是光滑和冰凉的,也可以是毛糙和温润的。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观者得以进入釉画的微观世界,看到了那种被称为“聚球攒珠”的密集气泡,也看到了层层叠叠簇拥着争相绽放的金属结晶体,还看到了流淌的湖泊和倾泻的银河,这是另外一个“窑变”的奇幻世界。
结语
与国画和油画相比,釉画不会发霉,防水又防火。釉画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有一种独特的材质美,吸引人去亲近它和触摸它,还可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欣赏其微观世界。釉画因经过高温烧制所具有的实验性、不可复制性及“窑变”特性使其更具创作的挑战性。除了陶瓷艺术家和陶艺爱好者们对其热衷之外,釉画也逐渐成了其他领域的艺术家青睐的创作媒介。如今艺术市场上出售的釉画作品,很多是其他艺术与设计领域的跨界之作。艺术市场上出现了一类釉画作品,其通过综合运用高温颜色釉、国画或油画等技法,采用毛笔蘸取深色釉料描绘主题形象,再用勾、描、皴、擦、点、染,泼洒及喷涂等釉绘方式将各种单色釉和花釉在“窑变”中表现出酣畅淋漓的写意画风,使得作品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又有现代时尚的创新气息。(见图5)
随着艺术市场的釉画作品越来越丰富,作品质量不断提高,釉画具备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釉画的拍卖价格一度攀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关注。釉是陶瓷艺术独特的符号语言,釉画的“窑变”最能表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自然之美,釉画所承载的“天人合一”的哲理和诗韵是一种民族情节,釉画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对国粹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釉画具有生态环保、稳定性好等优点,如将其植入合适的环境空间,与植物、流水、灯光、影像、装置等相互融合,让传统文化回归诗意生活,釉画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朱琰.陶说[M].杜斌,校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 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2
[3]蓝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M]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4]宋应星.天工开物[M].扬州:广陵书社,2013.
[5]张九钺.南窑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上):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1.
[7]朱振洪.巧夺天工 复归自然——高温颜色釉绘画之我见[J] .景德镇陶瓷,2012.
谢葵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