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常法在口腔教学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20-06-11陈淑丽刘梅秀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器械门诊物品

陈淑丽,严 娟,刘梅秀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623)

实习医生刚从专业理论的学习转向临床实习时,在诊疗程序、患者关系、临床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未得到系统训练,在求诊心切的患者和种类多样的医疗器械面前,往往不知所措[1]。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加强护理管理,运用了“五常法”的现场管理方法。“五常法”又称五常卓越管理法,即常组织(Seiri)、常整顿(Seiton)、常清洁(Seiso)、常规范(Seiketsu)、常自律(Shitsuke),是一种现场管理技巧[2]。五常法在口腔教学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该管理模式获得良好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口腔教学门诊护理人员6人,女性,年龄:20~37岁,学历:大专1名,本科5名,日均接诊患者55例。2017年11月科室开始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了五常法。在此之前实施常规管理,分别选取五常法实施前后120例口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前后口腔教学门诊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1.2 方法

召开集体动员大会,要求实习医生和护理人员积极参加“五常法”。因为只有操作人员自身明白“五常法”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将护理意识贯穿到护理操作中,全方位提高护理质量。

1.2.1 常组织

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物”为目标,有用在手,无用搬走。尽量将杂乱,不必要的物品清除,将常用的物品分别放置,每周清理物品,防止过期物品被误用。消毒、无菌物品定位放置,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统一左进右出,标签管理。注意物品的数量不宜过多,确保诊疗台物品数量合适[3]。备用物品集中存放,做好分类。

1.2.2 常整顿

目的是改善口腔门诊卫生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在椅旁治疗车放置物品分割条,分成收纳格子,可以按照材料、药物等使用频率和有效期,先后定格放置。贵重物品、急救物品专人负责,专册登记使用情况。各个功能分区,一定要“专人专管”。每天下班前检查和整顿,能够从一定程度对相应器械、物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器械产品使用率和使用寿命[4]。

1.2.3 常清洁

强调医护人员手卫生和器械的清洁。每月控感小组监督、考核手卫生的执行情况。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每天紫外线消毒1h,用消毒湿布擦拭物体表面,对使用过的器械,要先消除器械上的牙科材料,才分类放置送消毒室消毒、清洁、灭菌。在每位患者治疗之后,都必须对牙科综合治疗台进行消毒,遵循从清到污的顺序消毒。每周实施1次全面的大扫除[5]。

1.2.4 常规范

重点强调规范操作流程,以及对器械的管理。进行操作时,做好标准预防。器械规范、有序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放置。根管镍钛锉的管理,根据长度和浮标颜色的不同,成套装式登记使用次数,以减少断针的不良事件发生,用一次性医用包装纸密封灭菌。诊位固定基数的器械,每天上下班清点,登记,责任到人。规范镍钛根管锉使用登记本,仪器使用情况登记本,护理日常工作登记本,使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日常化。

1.2.5 常自律

常自律属于五常法的核心。每天回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整顿,规范。护理人员自律主要通过提升临床能力与自身素养来体现[6][7]。科室每月举行一次的各专科临床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口腔消毒用药及材料的性能、调拌技术,三基知识和四手操作等。制定人人质控本,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每周护理组织质控人员护理查房,召开例会、分析、评价、总结,持续不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五常法实施前及实施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 计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差异分别用t或卡方来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明显。

2 结 果

相较于实施前,五常法实施后,手卫生执行率,器械准备完好率,空气培养合格率以及患着的满意度更高。(P<0.05),见附表。

附表 实施“五常法”前后门诊护理质量效果比较(%)

3 讨 论

在口腔教学门诊积极实施五常法,有效加强对物品规范管理,有计划性做好库存管理,并能对其查漏补缺,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规范操作流程,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规范的操作,有图文指引和标签管理,令刚入科的实习医生能很快地将临床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因功率过大引起注意器械折断,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常清洁,可以有效降低内院感染发生率。通过实施五常法的相关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自律性和责任心,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自主学习以及慎独能力。通过有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有助于提高各项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8]。提高护理人员的洞察力、预见性,将隐患消灭在源头。每项工作的开展,都严格按照“计划、制定、执行、检查‘的封闭式循环进行[9]。

“五常法”以实施自律作为中心,组织作为实施的保障,天天五常。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并及时改正工作中的不足,将规范化的流程逐渐转变为“习惯化”和“标准化”,同时应提高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并改善患者服务效果及质量。“五常法”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医疗不良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提高医院及科室的核心技术能力;有效提高护理优质服务质量,具有极大的推广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器械门诊物品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称物品
门诊支付之变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