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穆制度起源新探

2020-06-10刘玉环柳邦松

关键词:宗庙氏族太祖

刘玉环,柳邦松

(1.五邑大学 文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2.胶州市政协 文史办,山东 胶州 266300)

昭穆制度①是我国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昭穆制度研讨颇多,但始终歧说纷纭,长期争论未决。笔者从文献典籍入手,结合字词溯源和汉民族文化分析,就昭穆制度的缘起之因和命名之由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昭穆制度的缘起

“昭”“穆”之称散见于《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国语》等文献典籍之中,但古人并未明确阐述昭穆制度的出现时间、出现原因及具体所指。历代学者只能依据有限的文献记载做出推测,因此见仁见智,争论不休。

部分学者认为昭穆制度起源于氏族社会,其产生与原始婚姻有关。李亚农认为“昭穆之制,实即周族的亚血族群婚制的遗迹”,他提出在母系氏族时代“昭穆是代表两个氏族的”,到父系氏族时代昭穆才变成了父子两代的代级。[1]加藤常贤《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研究》提出,昭穆制产生于从母系向父系过渡时出现的等级婚。[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指出,昭穆制是由王族分级内婚婚制产生的,夏商两代就有类似的制度存在。[3]232-234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提出,昭穆源于原始级婚,即以交表异代互婚产生的婚姻组为基础。[4]李衡眉撰写《昭穆制度研究》和一系列论文讨论昭穆制度及相关问题,他认为昭穆制度产生于两合氏族婚姻,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区分父子两代人的氏族界限,进而杜绝近亲婚姻关系的发生。[5]

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摩尔根的婚级制,两个氏族的男子分别与两个氏族的女子通婚,子女各随其母而分属两个氏族,因此在神位或墓葬的排列上遵循父亲与其子女不同葬于一行的原则。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因为:第一,既然父辈和子辈分属两个不同的母系氏族,又怎么可能安葬在同一块墓地、共处同一所宗庙呢?第二,如果昭穆制起源于母系氏族分宗的原始社会,就应以女子为宗主观察血缘谱系,怎会以男子为宗主观察宗族谱系呢?而女子始终留处本部族,并不存在隔代生活的问题。第三,父系氏族社会的通婚制发生改变,有通婚关系的两个氏族,其成年女子成群互嫁到对方部落,其男子不会离开氏族部落,并不存在隔代共存的问题。如果昭穆制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则古人不会以母系氏族社会男子通婚的婚级制为依据制定昭穆制度。第四,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关于昭穆制度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周代的,无法证明原始氏族社会已有昭穆制度,而周代主要实行个体婚而非族群婚。因此,婚级制与反映神位排列的昭穆制之间没有必然关联。陈筱芳《昭穆制度异议》中“昭穆的起因与原始婚姻毫无关系”[6]的观点是可取的。

另有学者认为昭穆制度的产生与宗法制度有关。张光直提出昭穆“与宗法制有关”[3]201。谢维扬认为周代昭穆制度的起因“应与周代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和宗族组织的强化有关”,是“适应周代宗族组织存在的需要”而产生的。[7]张富祥则认为“昭穆制起源于上古贵族依母系分宗传统,其核心是一夫多妻制下三代之间的本生关系”,而“其主导机制是夫妻同昭穆,古文献所见祖孙同昭穆、父子异昭穆、兄弟同昭穆等特征都由夫妻同昭穆连带而来”。[8]白宏建《周代昭穆制度辨》提出:“‘父昭子穆’也许应该是昭穆制度的原始含义。”[9]陈筱芳《昭穆制度异议》提出:“昭穆仅仅是一个表示字辈的普通概念,不是一种制度。父辈和子辈之间以昭穆区分辈分次序,与兄弟之间以伯仲叔季作为长幼之称本质相同,父子之有昭穆,犹如兄弟之有伯仲”,“伯仲用以区别同辈之长幼,昭穆意在辨别异辈之尊卑”[6]。

昭穆制度确实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但昭穆制度并非起源于宗法制度,它的出现能够更好地维护宗法制度。②昭穆制主要出现在宗庙、祭祀、墓葬等与死人有关的场合,很少直接用在活人身上表示不同行辈。而且“昭”和“穆”间隔出现只能区别相邻的两个辈分,对于成员复杂的大家族来说,仅用“昭穆”不能明确地区别辈分。况且对于活着的亲族成员而言,行辈通过称呼作出的界定远比通过“昭穆”作出的界定更加明晰。笔者认为昭穆不是为了表示字辈而产生的,它起源于宗庙,是为安排去世的家族成员的庙或神主在宗庙中的位次而出现的,即昭穆表示宗庙中庙位或神位的序列,附带起到了显示行辈的作用。

昭穆制解决了相邻两辈(父亲和儿子)的庙或神主的排列问题。而隔辈(爷爷和孙子)同处一列,同为“昭”或同为“穆”,又一般不会遇到孰先孰后的摆放难题。因为隔辈即间隔一代,年龄至少相差三四十岁,孙子比爷爷早死的现象较为少见。而且古人平均寿命较低,爷爷的寿命一般不会很长,若孙子比爷爷还早离世,则这个早死的孙子极可能未成年,未到成年而亡称为殇,夭折者不能葬入宗族墓地,不立神主,进不了祖庙也就不存在神主如何摆放的问题。总之,宗庙无需考虑隔辈的庙或神主的顺序安排。

昭穆制产生于宗庙之中,古籍记载可作印证。《礼记·中庸》:“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祧,迁主所藏之庙。自始祖之后,父曰昭,子曰穆。”《说文解字·人部》:“佋,庙佋穆。父为佋,南面;子为穆,北面。”这些文献记载说明,昭穆能够显示庙、祧之序。《正字通·禾部》:“穆,庙序也。一世昭,二世穆。”将“穆”解释为“庙序”,符合“昭穆”产生之本义。《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天子、诸侯、大夫的宗庙设置都是太祖庙居中(处于宗庙最西边的中间)东向,其后代各庙依次自西往东分昭、穆两列摆开。《汉书·韦玄成传》:“祭者,毁庙与未毁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父为昭,子为穆,孙复为昭,古之正礼也。”南朝梁经学家皇侃在《论语义疏·八佾》篇中注解“禘祫礼”时讲:“列诸主在太祖庙堂,太祖之主在西壁东向。太祖之子为昭,在太祖之东而南向。太祖之孙为穆,对太祖之子而北向,以次东陈。在北者曰昭,在南者为穆,所谓父昭子穆也。”《汉书》和皇侃描述的是合祭时祖先神主的摆放序列。可见,昭穆制适用于宗庙中庙位的排列和宗庙祭祀时神主的摆放。

“父昭子穆”是古人笼统的说法,显然不够严谨。太祖庙处宗庙中间,昭一、昭三、昭五为一列,居左;穆二、穆四、穆六为另一列,居右。而昭一和穆二处同一行,昭三和穆四处同一行,昭五和穆六处同一行。“父昭子穆”对于昭一和穆二、昭三和穆四、昭五和穆六来说是适用的。而穆二与昭三、穆四与昭五也是父子关系,却是“父穆子昭”。显然,“左昭右穆”的说法更严谨。左昭、右穆是相对于居中的太祖的庙位或神位而言的,即昭列在太祖的左边,穆列在太祖的右边。

总之,笔者认为昭穆产生于宗庙之中,是为解决相邻两辈(父亲和儿子)的庙或神主的摆放顺序而产生的,是庙位或神位的一种排列方式,太祖以下的左右两列分别是昭列和穆列。

二、“昭”“穆”命名之由

商代崇拜自然神,凡事必卜。周人逐渐认识到人的力量和作用,崇拜祖先神,为方便供奉、拜祝而建立宗庙、摆放神主。昭穆的出现和宗庙的设置大致同时或稍迟。唐兰说:“分昭穆是周民族原有的习惯,在周初已经应用。”[10]其观点是可信的。

古人采用双行排列的方式安排宗庙之中的庙位或神位,即太祖的庙位或神位居中,太祖之外的庙(或神主)分为两排摆放。为称说方便,古人必然选择意象好的词语对这两排分别加以命名。

“昭”“穆”本身的意象都很好。《说文·日部》:“昭,日明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明之称。”《尔雅·释诂下》:“昭,光也。”《诗经·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说文·禾部》:“穆,禾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引《说文》:“穆,和也。”《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郑玄笺:“穆,和也。”《广韵·屋韵》:“穆,美也。”《诗经·周颂·清庙》:“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毛传:“穆,美。”可见,“昭”指光明;“穆”有和美、美好之意。

然而,意象好的词语很多,古人为什么偏偏选取“昭”、“穆”二词来命名庙或神主的左、右两列呢?对此学者们的观点可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观点是“昭”取“明”义,“穆”取“美”义。颜师古注解《汉书·韦玄成传》“父为昭,子为穆,孙复为昭,古之正礼也”时说:“昭穆者,父子易其号序也。昭,明也;穆,美也”[11]。

第二种观点认为“昭”指光明,“穆”指顺承、恭敬。《后汉书·祭祀志下》注引《决疑要注》:“凡昭穆,父南面,故曰昭;昭,明也。子北面,故曰穆;穆,顺也。”皇侃在其著作《论语义疏》中注解《八佾》篇时说:“昭者明也,尊父故曰明;穆,敬也,子宜敬于父也。”陆佃《昭穆议》提出:“昭穆者,父子之号,昭以明下为义,穆以恭上为义。方其为父则称昭,取其昭以明下也;方其为子则称穆,取其穆以恭上也。”按,昭与父、穆与子的对应关系不是绝对的。昭和穆交替出现,“昭”为父则其子为“穆”,而此“穆”又是其子“昭”的父亲,即“穆为父而昭为子”,这与“昭显穆敬”相违背。可见,“穆”表顺承、恭敬之义的看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昭显穆敬”不是昭穆制产生之初的本义。

朱熹《朱子论古今庙制》批驳陆佃说:“殊不知昭穆本以庙之居东、居西,主之向南、向北而得名,初不为父子之号也。”清代孙诒让撰写《周礼正义》,在《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条下注解说:“昭穆者,所以辨庙、祧之序次,不以此为尊卑,凡庙及神位,并昭在左,穆在右,故冢人掌公墓,云‘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注云:‘昭居左,穆居右’。庙位与墓位同也。”清代毛奇龄在《庙制折衷·昭穆》中解释得较为清楚:“南面为昭,以其向阳;北面为穆,以其向幽,此昭穆之名所由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昭”字下的解说也很有道理:“庙有昭穆,昭取阳明,穆取阴幽。皆本无正字,假此二字为之。”这是昭穆制得名之意的第三种观点。

对于太祖之庙,历来有南向和东向两种说法。太祖之庙南向的史料记载主要出现在元代以后,早期文献典籍的记载是“太祖东向”。《公羊传·文公二年》何休注说:“太祖东向,昭南向,穆北向,其余孙从王父,父曰昭,子曰穆。”④笔者认为,太祖的庙或神主面向东方,其后代的庙或神主分为两列摆放。对这两列进行命名,因左边的一列面向南,即向阳、向光,命名为“昭”,取“明”义;右边的一列面向北,即背阳、背光,命名为“穆”,取“暗”义。古人由“明”“暗”首先想到了“朝”“暮”,但“朝”“暮”是常用词,分别指早晨和傍晚,而且是中性词,不含褒扬的感情色彩,于是古人不用“朝”“暮”而选用分别与之音近的“昭”“穆”二字⑤。“昭”有光明、显著等义,“穆”有温和、和美等义。选取“昭”、“穆”分别为左、右两列命名,既贴合了向南、向北的特性,又蕴含了美好的寓意。

三、结 语

综上,昭穆制产生于宗庙,是庙位或神位的一种排列方式。典籍中常见左昭右穆、父昭子穆、昭在北南向、穆在南北向等记载,说明太祖的庙或神主位于宗庙的西边而东向,太祖以下各代先祖的庙或神主分两列摆放,先摆左边,后摆右边;左边的一列称为“昭”,右边的一列称为“穆”。昭穆制的基本原则是父子异昭穆,即相邻两辈昭穆不同,而兄弟同昭穆、爷孙同昭穆都由父子异昭穆连带而来。

昭穆只是一种排列方式,不能决定庙位或神位的先后次序。礼制规定无论是受祭者还是祭祀者都应尊卑分明、长幼有序,即让辈分高的居前,辈分低的居后,次序明确。一个人生前的辈分和嫡庶(或政治)身份决定其地位尊卑,决定他作为后辈子孙在宗庙祭祀时站立、行礼的位置和次序,同时决定他死后的庙或神主在宗庙中的摆放位置、先后次序及受祭顺序。实际上,即使没有昭穆制度,在宗庙中庙或神主的安排以及举行祭祀、宴飨等宗族活动时的顺序,也要按照辈分及地位高低来进行,所以不是昭穆决定了先后顺序,而是辈分及地位决定了前后顺序。

分两列的排列方式出现于宗庙之后,为称说方便而对这两列加以命名。左列在北边、南向,向阳、向光,遂以含有“明”义的“[o]”命名,写作“昭”;右列在南边、北向,背阳、背光,遂以含有“暗”义的“[muk]”命名,写作“穆”。“昭”、“穆”两词的产生及文字符号的选择符合语言文字学规律。

考察相关文献典籍,发现昭穆制度与宗庙制度、祭祀、墓葬等密切相关,在宗庙出现的同时或稍迟出现昭穆制度。昭穆的出现和使用都与去世的家族成员有关,不单纯用于活人的行辈排列②。

因着眼于解决普遍性问题,昭穆制出现时简单明了。但在实施过程中,时常遇到特殊情况⑥,古人需要变通和调整,昭穆制遂越来越不被人们全面了解。辨明昭穆制产生缘由和命名原理,对准确地认识昭穆制度和宗法制度大有益处。

注释:

①“昭穆”是否是一种“制度”,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制度有大有小,“昭穆”出现在宗庙、墓冢和祭祀等多种场合,适应范围比较广,且有助于维系宗法制度,所以称之为“昭穆制度”。

②刘玉环《“昭穆制”历史功能辨议》一文对此有详细阐述,载《运城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③古代人寿命普遍较短,且因医疗水平较低、战争频繁、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原因,寿命长短并不稳定,儿子比父亲早死的现象比较多见。

④何休讲的是祭祀时的神位摆放,庙位的安排和神位的摆放是一个道理。

⑤“昭”属于章纽、宵部、平声,“朝”属于端纽、宵部、平声,古音相近;“穆”属于明纽、觉部、入声,“暮”属于明纽、铎部、入声,古音接近。据《说文解字》,“昭”有时写作“佋”,但不常见,后来固定用“昭”字。

⑥比如兄弟相继为国君,他们死后神位的摆放问题。刘玉环《辨“天子七庙”及其相关问题》一文对此做出探讨,载《关东学刊》2016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宗庙氏族太祖
八月十五月儿明
论电影《一一》中的儒道生死观
婆婆纳
东汉初的礼制建设与政治合法性建构
试论辽朝太祖时期的宗庙制度构建
天空之城与地球引力
浅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启示
浅谈图腾崇拜
贵州彝文文献《土鲁窦吉》中“哎哺”浅析
《中国丛书综录》等所收氏族类丛书补辑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