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广东开平祠堂学校的建筑装饰变迁研究

2020-06-10谭金花刘昭君史金运

关键词:开平侨乡祠堂

谭金花 ,刘昭君,史金运

(1.五邑大学 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江门,529020;2. 五邑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广东 江门,529020)

研究背景

关于中国传统祠堂建筑的研究,从王俊的《中国古代宗祠》[1]到陈志文和李秋香的《乡土瑰宝系列:宗祠》[2],以及丁贤勇编著的《祠堂·学堂·礼堂:20世纪中国乡土社会公共空间变迁》[3]等著作,多关注于祠堂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祠堂的性质、形制、建造、风水,及其建筑类型、空间利用,地域特征、社会活动、管理、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在岭南广府祠堂研究方面,刘兆江的《祠堂文化——广州·花都篇》[4]及钟晖、刘小玲的《珠海古祠堂》[5],多从摄影的角度介绍岭南的祠堂建筑文化;石坚平的《蓬江祠堂文化研究》[6]则从家族历史的角度剖析祠堂文化;另外,刘兆江的《广州祠堂壁画》[7]和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编的《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故事和传说》[8],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广州陈家祠的建筑装饰,以传统故事、传说和花鸟虫鱼等传统主题为主。

近代以来,在岭南地区独树一帜的五邑侨乡地区(包括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其民多侨居美国和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也有部分人侨居东南亚诸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随着侨汇的增多和海内外的频繁交往,逐渐形成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侨乡建筑文化景观,其祠堂建筑深刻地反映了这种中西合璧的文化现象。谭金花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建筑装饰研究》[9]从建筑装饰的角度探讨了该地区的建筑装饰从传统往民国风格转变的过程,也对祠堂建筑有所涉猎;付正超、张超的《台山近代学校建筑形态分析》[10]一文,运用田野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对台山的华侨学校建筑形态进行粗略的总结和分类,但未涉及祠堂学校建筑装饰的具体内容及其背后的文化原因。

本文以开平市作为考察研究的范围,探讨五邑侨乡地区祠堂学校的建筑装饰特点。开平境内现存446座建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祠堂建筑,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清末民初建造的祠堂学校约有111座[11]。清末民初华侨回乡建设祠堂的时候,利用传统祠堂筹款的方式“百子会”筹措经费,根据“祠堂当学堂”的传统,把敬奉祖先和教育后代两种功能合二为一进行现代学校的建设,此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华侨所捐钱财的价值——既为祖先也为后代;建筑空间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使用——一方面满足特殊日子里传统祭祀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保证后代有正式的读书场所。

开平地区民国祠堂学校(图1)与传统广府祠堂私塾(图2)的最大区别在于村民对于教育的意识的改变,以致影响到祠堂的建造和装饰。该些祠堂学校皆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第一, 一般都郑重其事地把“学校”两字刻在建筑最显眼的位置,昭示这座建筑的主要功能;

第二, 明显借鉴西式建筑元素,如罗马拱券、西方古典柱式、窝卷等,作为建筑的正立面装饰,彰显其新式学校的性质;

第三, 在建筑主入口的门楣上方刻有祖祠的名字,内部大厅一般具有集会和祭祀的功能,摆放祖先牌位;

第四, 对于较有财力的家族宗祠学校,则遵循中国传统书院的形制而形成“前堂后楼”的格局。前堂是指具有祭祀和课室功能的前座建筑,后楼是指祠堂的后座图书馆大楼。这是传统书院的后座“藏书阁”与现代图书馆的概念相结合演绎而来。

图1 (左)塘口镇民国祠堂学校(1933年):“寿贞学校”字样在楼顶山花上,“秉文谢公祠”字样在大门上方。

图2 (右)赤坎镇传统祠堂——子仁关公祠(同治初年)。

一、明清时期传统祠堂建筑的装饰特点

古代开平并非富庶之地,明清时期的祠堂属广府祠堂风格,其建筑的装饰并不突出,一般以本土风格的灰雕、壁画、石雕、木雕为主要装饰工艺。壁画装饰的主题多为传统故事和传说,包括:渭水求贤、三顾草庐、英雄会、八仙图、太白回诗、加官晋爵、三多图、汉三杰、复生授经、四皓图、进酒图、五贵图、赏菊图等,兼采用传统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岭南本土特色的山水、水果、花鸟虫鱼等题材,内容极为广泛,以祈求多子多福多寿为基本出发点。从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开平赤坎子仁关公祠的门楣壁画装饰,可以看到以历史故事“东吴成亲图”、民间传说“八仙醉酒图”和山水、虫鱼为壁画的主要内容(图3-4)。到了清末,富有家族则有以砖雕、陶瓷脊作为装饰,传统祠堂的壁画装饰亦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规则:祠堂大门口的中幅和门廊两边墙壁上方必有“四幅头”,其表现主题包括古代人物故事、诗词、花鸟(或者山水)和书法,本地工匠称为“四幅头”。如光绪辛卯年(1891年)建设的开平苍城镇决华谢公祠(图5),和光绪丁酉年(1897年)重修的开平金鸡屯安镇刘公祠,已经非常严谨地遵循“四幅头”的规则。

图3 开平赤坎镇子仁关公祠大门门楣壁画——八仙醉酒图,两边配以书法。

图4 开平赤坎镇子仁关公祠内门门楣壁画——东吴成亲图,两边配以山水花鸟画。

图5 开平苍城镇决华谢公祠(1891年)门廊包含“四幅头”内容的壁画。

二、清末民初侨乡祠堂学校建筑的装饰特点

民国以来,华侨在居住国和家乡之间的往来更为频繁,侨乡人的生活和思想逐渐改变,侨乡的建设方兴未艾,西方影响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从防御性的碉楼到舒适居住的庐(别墅),西方古典建筑元素已经遍布乡间,司空见惯。逐渐地也影响了长期被村人视为最神圣、最不能随便改变的家族公共物业——祠堂建筑。祠堂学校多数是比较新潮的家族在海外华侨集资捐建或者重修旧祠堂的时候按照新的潮流改建。与传统祠堂相比,民国祠堂学校建筑的改变表现在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各个层面,如: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改变;建筑立面装饰和内部平面布局的改变;建筑装饰的内容、制作方法、材料的改变等,具体可参见下表。

五邑地区传统广府祠堂与民国祠堂学校特征对比

(作者根据在地调查数据编制)

从上表可以看到,民国祠堂学校是在传承明清祠堂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一方面保存了传统祠堂的祭祀和集会的功能,保存了传统祠堂的平面格局和祭祀空间,另一方面又为了追求新时代的教育功能,以及彰显华侨的身份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在建筑装饰方面,让祠堂学校看起来更有现代感,更有学校感。然而,新时代的追求也逐渐地削弱了传统的根基。

譬如:祠堂学校的中幅壁画虽保持传统“四幅头”——书法、山水、人物和花鸟等的题材要求,但在传统山水画题材的位置都换上表现华侨身份的轮船归乡情景的山水画内容;对文学和艺术上的严谨态度不如从前,而变得随意和自由松散,在选择书法的内容上亦不够严格,甚至出现漏写和使用别字的情况(图6-7) 。

在屋顶装饰上,用水泥钢筋做成的西式花纹的三角山花代替传统祠堂正脊上的岭南灰雕风格的博古脊。西方古典柱式和罗马拱券是祠堂学校立面和内部走廊惯用的手法,使用钢筋水泥建造的西方柱式替换中式石柱或者木柱,使用西方拱券代替中式木结构的梁架。

以五邑地区最早引进“学校”概念的名贤余忠襄公祠(俗称“风采堂”)为例。该祠堂名为“风采学校”,是余氏族人于1906—1914年为纪念余氏祖先余靖而建的合族祠,捐建者以台山、开平两县余姓海外华侨为主,兼有省内其他地方余姓族人的捐输。风采堂是四邑侨乡甚至广东地区最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宗祠,三路三进,后有图书馆“风采楼”。其建筑装饰繁多,从堂、院、廊、厅、栏杆、梁、壁到屋脊都大量运用石雕、木雕、砖雕、灰雕等岭南传统建筑工艺和当时从西洋引进的铁铸工艺[12]。风采堂仿效前祠后藏书阁的古代书院形制而建成为前座宗祠后座图书馆的建筑形制,其建筑装饰风格的改革也成为后来各个家族效仿的对象,开五邑侨乡建筑改革之先河(图8)。如距离不远的“荣山谢公祠”(潭溪学校)(图9)。“荣山谢公祠”是谢姓族人为纪念塘口潭边院的始祖谢荣山而建的祠堂,于1921年建成。该祠堂在原来旧祠堂的基础上往四周扩大,而形成中间祠堂、两层柱廊成课室的格局,在外观设计上更是一改传统的建筑风格,而饰以西方拱券、断山花、窝卷、古典柱式等西方建筑元素。设计者为本族建筑师谢济众。

图6 侯成谢公祠里面的壁画。 图7 侯成谢公祠大门口的壁画。

图8 名贤余忠襄公祠( “风采堂”)的铁艺拜亭。 图9 “荣山谢公祠”(潭溪学校)的后楼图书馆“宝树楼”。

三、清末民初开平祠堂学校建筑装饰变迁背后的文化因素

开平侨乡的祠堂学校建筑的变迁,与华侨开发的思想有着莫大的关系。华侨一方面秉承传统,另一方面则敢于开拓,接受新思想。祠堂学校建筑装饰的变迁,无论从内容主题上,还是从建筑工艺和材料上,都反映了华侨的这种特质。

首先,华侨骨子里对祠堂和祖先的尊重溢于言表,传承祖训仍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祠堂学校的风水信仰并不因“中西合璧”的风格而有所动摇。

始建于1906年的“名贤余忠襄公祠”,大门楹联“水襟三县,名冠四贤”①和图书馆的楹联“风采冠北宋一朝,立德立功,勋业巍巍,庙食应留茭荻嘴;声威震南诏六属,有为有守,大名鼎鼎,讴歌奚祗曲江头”②记录了其祖先余忠襄公的功绩,也表达了余氏族人的文化自豪感。

重建于1934年的塘口仓东村秉文谢公祠和候成谢公祠(见图1),既是家族祠堂亦是村的教育机关。根据《重修秉文祖祠进支数征信录》记载,该祠堂的兴建与当时村中出现多层高楼如碉楼和庐式民居有关:

其东边之眼角紫气,已为焕业楼(碉楼)所遮蔽,西边之眼角来水,又被汝伦楼(庐)所间断,更兼白虎方位,层楼高耸,压迫难堪。俨同坐井之势,故地离家评论,此祠若不改迁,不但无发达之可言,仍恐难免退化之虑。③

新建的祠堂不但在高度和体量上与周边的高楼相仿,而且在内部格局和外部风格上也一改旧式祠堂的规则,而以新式学校之面貌出现。侯成谢公祠(侯成学校)内祭坛的对联“家庙乔迁梁栋辉煌步武西堂开学舍,人文蔚起声明赫奕继承东晋显英才”记录了祠堂从纯粹的拜祭功能到兼有教育功能的转变。该祠堂大门的楹联“东山相业,北府军威”④则表明,谢氏家族为历史上同宗先祖谢安、谢玄的辉煌业绩深感骄傲,同时也希望后代秉承其家族历史优良传统、多出人才。

虽然秉文谢公祠和侯成谢公祠两祠堂均为西式拱券立面,十分标新立异,但是在壁画装饰上,仍然在最重要的位置绘制“三多初度图” 和“一子定中原”⑤。两个传统故事的主题,表达了他们朴素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愿望。

其次,侨乡地区清末民初的祠堂学校与明清的传统祠堂相比,无论在建筑风格、建筑装饰、建筑功能还是在建筑空间的利用上,都应时代思维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化,祠堂学校的功能从拜祭和议事为主到以教育为主的转变是华侨重视教育的最大体现,而对于教育的重视,也与华侨们在海外被排挤的经历有关。随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通过排华法案,限制华工入籍,华工更不能申请妻子儿女在当地定居共同生活。于是,回国建设家乡、建设学校培养后代,成为众多华侨的夙愿。1920年赴加拿大筹款建设开平中学的吴在民在1924年的《开平中学筹款征信录》里记载了当时排华情况下在家乡办校的社会思维:

坎拿大政府,苛例百出,我华人之居此者,几近被迫出境,未来者更无从入其国门,准现在以测未来,此后我国同胞,势难再在坎属地方谋噉饭地改良生计,自非振兴祖国实业无以植长治久安之基。⑥

此外,当时水泥和钢筋等建筑材料通过香港进口到侨乡各地,加上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参与建设的华侨回乡加入建筑大军,这样的建筑热潮造就了大批工匠,让他们可以在壁画与灰雕等传统建筑装饰手段的基础上,同时利用侨乡的经济与物质优势购买西方建筑装饰材料,融合本土传统,使祠堂学校的装饰既保持传统规范,同时又以新式 “学校”建筑的身份而使用水泥和混凝土塑造西方建筑装饰元素,但是,无论装饰的材料和主题如何变化,都无法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中所起的核心作用[13]。

(本文图片均为谭金花摄)

注释:

①风采堂的正门对联“水襟三县,名冠四贤”为开平举人张启煌和台山举人余廷槐(又名余彦昭)等人撰写修改而成。“水襟三县”是指该祠的风水位置——地处台、开、恩的茭江、潭江、锦江的汇合处,“名冠四贤”是表达了后人对余靖的敬佩与爱戴,四贤是指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同时被贬逐,时称“四贤”;又庆历三年(1043年),余靖、欧阳修、王素、蔡襄一起为谏官,时称“庆历四贤”。

②对联位于风采楼三楼中柱,在《增邑碧江余氏族谱》中亦有记载。

③摘自《重修秉文祖祠进支数征信录》序言,民国廿三年十二月(1934年)。

④“东山相业”指的是东晋丞相谢安的功绩;“北府军威”指的是东晋谢玄主持创立的军队,称“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淝水之战中,谢玄的策略使北府军大败前秦苻坚的军队。

⑤“三多”出自《庄子·天地》,是华封三祝的祝颂之辞,泛指多子多福多寿。作为家族祠堂,“三多”是民间最美好的祝愿。出自《说唐》李世民跟虬髯公对弈故事的“一子定中原”,则画出了李世民执黑先行,把第一颗黑子落在棋盘中央天元位,在场的人直摇头,李世民解释说:这叫一子定中原。后李世民凭借中央的这颗子,不断扩大势力,把虬髯公杀得七零八落,几乎全军覆没。

⑥摘自吴在民《募捐开平中学记略》第3页。

猜你喜欢

开平侨乡祠堂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梁家祠堂史话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华侨作用下的侨乡建设研究
古镇开平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
沈家祠堂